<p class="ql-block"> “独饮得神,对饮得趣,众饮得慧”。“校长讲校”美文成果分享,是一次彼此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涵盖教育、成长、智慧、仁爱等多维度的心灵之旅。校长们敞开心扉、真情流露,讲述着“我的管理我的校”,字里行间亦如看到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者正昂首阔步,为教育事业照亮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美文,很有味道。什么味道?首先是“思想的味道”。有一个词语叫做“思想的芬芳”,可见思想是有味道的。刘波副校长的美文《我愿做教育的磨刀石》,就讲出了思想的味道。他说:“一所好学校,一定是春色满园,绝不会是一枝独秀。作为教学管理者——教育的磨刀石,如何把每一位教师打磨成一柄锋利的宝剑,劈波斩浪,绽放异彩,是我的理想,更是我的责任和担当”。罗颖峰校长在他的美文中这样说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校长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实现政令通畅;只有把教师当做家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学校才能形成凝聚力;校长只有勇于担当,做教师坚强的后盾,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依修杰书记在他的美文中讲述:“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生活的孩子们,有的不能说话、有的不能走路、有的智力不健全……但是他们同样渴求知识、渴求平等、他们更需要理解和关爱。从教者都要有高尚无私的爱心,爱生如子是学校的最大亮点。以爱为源,铺就幸福之路。”在他们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坚守着纯洁、热烈、美好的教育初心。这就赋予枯燥的教育教学常规以思想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有“思想的味道”,还有“情感的味道”,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既是思想上的认识,也是情感上的共鸣,具有一种浓浓的教育情怀。如果说“思想的味道”代表一种深度,那么“情感的味道”则代表一种温度,它们合起来就是“教育的味道”,教育的味道就是“生命的味道”,今天他们讲出了生命的辽阔、深邃和温暖。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美文很有智慧。写作,是一个校长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在完善中总结,最终形成沉淀的过程。这些经验的沉淀和总结,是有感而发,没有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文字朴实、内涵丰富,给人启迪。宋毅副书记半生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儿时受哥哥的影响立志做一名受人尊崇的教师。就这样,她带着美好的憧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西丰县振兴小学的沃土上耕耘了33个春秋,从青涩的教师慢慢走向了领导岗位。如她所愿,不论哪个岗位,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激励着自己不断努力前行。用自己的智慧、言行带动了学校的教师,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人生。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五十过半的她,依然愿意把自己的这片园林管理得天晴日朗,以无愧于她坚守的那份执着!</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美文很有“烟火气”。校长有“烟火气”,才更“接地气”!一个有着“烟火气”的校长,让家长觉得更亲切,让师生觉得更亲近,让社会觉得更亲和,让教育更亲民!朱艳生校长的《谁不说俺和中好》、解志利书记的《校长管理学校二三事》、孟凡伟副校长的《新中考背景下校长的教学管理策略》、王振宇副校长的《从能改变的地方做起—“双减”背景下的质量提升》、李爱民副校长的《我理想中的教育》、李洪雷校长的《我的教育理想—军事化管理学校》、李海军书记的《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的做法》、高伟书记的《谈学校管理创新与质量提升》、屈美谦校长的《浅谈业务校长的教学管理决策》、李志刚校长的《以实干助推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王云玉校长的《这样的校长才接地气》、赵艳秋书记的《师德师风在路上》、宋岩副校长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高清明校长的《立新图志 踏新征程》……他们笔下的一篇篇美文,都有直击人内心的金句,与之共勉。学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接地气”的领导干部,才能让教育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气息。他们的“地气”从校园中来、从课堂中来、从师生中来,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发展了学校。</p> <p class="ql-block">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校长既是路中人,又是引路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学习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才能带领学校攀登得更高,看到更广阔、更美丽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