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培计划”(2023)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校园长高级研究班(第二年度)小学优秀校长二班(第一组)第二期简报

蝶舞沧海

<p class="ql-block">  秦陇锁钥会宁郡,历史悠远建县久。</p><p class="ql-block"> 状元县,博士乡,红军长征会师地。</p><p class="ql-block"> 云南校长齐聚此,孜孜求学不辍耕。</p><p class="ql-block"> 红色精神浸润染,育人润德初心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红色精神续百年,三苦两乐谱华章</b></p> <p class="ql-block">  会宁,一个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的国家级贫困县,红军长征三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一个“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苦而不可居”的地方。这样一个贫困落后、沟壑纵横的不毛之地,却仅在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69人。自恢复高考以来,考取2个省状元、5个省榜眼、158 名北大清华学子、博士1500多名、 硕士6000多名、17万名大中专院校学生,状元村、状元户持续涌现,一个农民家庭走出“双博士”、“三博士”已不足为奇,全县一门“双博士”近30家。这样辉煌的教育成就源于何?</p> <p class="ql-block">  带着无限的疑问,我们随着大巴的前行,历经两个多小时,从兰州来到了会宁,走访了教场小学、文昌小学。在校园里的两天,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三苦两乐”教育精神,即:领导苦抓,社会苦帮,家长苦供,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既是立足实际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的延续,更是着眼未来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远大抱负。随着浸润式研讨的深入,我们逐渐听懂了这首苦乐变奏曲演奏出的优美乐章。</p> <p class="ql-block"><b> 文化建设寻出路,立足实际谋发展</b></p> <p class="ql-block">  从历史来说,如果要挖根溯源,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会宁虽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好像除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外,不太容易挖掘到现代教育需要的东西,总不能家家学校都是艰苦奋斗发扬红军精神吧?浸润式的学习,最好的就是能够看到真正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昔日教场地,今日小学堂。教场小学,在校学生1996人。却有省级骨干教师11人,市级骨干教师47人。步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放飞理想”的雕塑,左手边的教学楼上贴着金灿灿的长对联“勤学深思宜恢宏做人做事做学问自强不息怀壮志,立德树人需高远修身立志敦品性厚德载物兴中华”。这是学校的愿景,也是师生的方向。最引入注目的就是消防箱,如果不细看会以为是消防宣传画,上面把消防栓和灭火器的运用方法写得清楚简洁而明白。楼梯上一句句经典名句随着孩子的上楼引入眼帘。文化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浸入孩子的心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崇文昌德,雅致正气。文昌小学是一所只有五年建校史的新学校,招收的多为进城务工子女、农民工子女,181位教师中竟有4名研究生,建有宽敞的师生都可以活动的体育馆、心理咨询室,健身房是专为老师配备的,这在国家级特困县中应该是凤毛麟角吧。教学楼的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胜在布置得雅致,课余时间就是学生学习、娱乐的乐园。梦想课堂、开心屋、智慧校园是学校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b> 互动学习增智慧,课堂启智润心灵</b></p> <p class="ql-block">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两所学校的教学在会宁是可圈可点的。我们分别在学校听了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课堂习惯和课堂纪律很好,基本没有玩东西、讲小话、开小差的学生。教师上课都很自然,好像没有我们在场一样,关注点全在学生身上。更可贵的是,我们基本听的都是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科学这些“副科”,这在其他地方的其他学校是不太可能见到的。来给我们作分享的都是一线教师,他们的文字功底、自如的表现力都令我们感慨。看来这个状元县、博士乡的美名教师确实功不可没。在参观教育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心中的疑问一点点解开,这样一个小县城,贫困县,却是接待国家领导人最多的,全国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在此挂牌……这一切不得不令我们深思。</p> <p class="ql-block"><b> 课后服务显风采,五育并举出俊才</b></p> <p class="ql-block">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在全国都在探索课后服务如何开展的时候,会宁县的学校摒弃了许多花花绕,脚踏实地,用活资源,结合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后服务。从项目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学生能够全员参与,个个受益,就连上台展示也是全班同学齐上阵。长久以往,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学校将会像果蔬园一样“旱地今成翠谷园,露润瓜田滚珠圆。藤萝满架蜂蝶攘,绿柳莺啼自在天。”</p> <p class="ql-block"><b> 问道学习潜心研,思维碰撞助成长</b></p> <p class="ql-block">  学之越深,知之越明,行之越笃。这次培训,来自全省各个地州的校长书记、副校长才是最亮的风景。听课时,专心聆听,蹙眉思考;交流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体验时,积极参与,勇于发言。<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观摩研习,对照反思,与导师交流;</span>开心屋体验,欢声笑语,仿佛回到童年,笑声从心底飞出;参与式学习,奋笔疾书,勇于表现;头脑风暴,思维涌动,智慧碰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钢铁志震苍穹,照耀后辈前行。来到革命圣地,党课是必须的。在参观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会师塔时,我们走进了长征纪念馆,重温长征的历史,感受先辈的精神,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远去的是历史,不灭的是精神,永存的是信仰!</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聚是一团上进火,散作满天燎原星。</span>今天,我们相聚兰州,孜孜以求,刻苦研学,如一团火焰,在寒冷的金城熊熊燃烧,用火光温暖着彼此,激励着彼此。明天,我们回归各自的岗位,反思创新,默默奉献,如万颗星星,在七彩云南闪闪发光,用光芒引导着老师,引导着孩子。正如蒲松龄所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p>

学校

会宁

我们

状元

学生

长征

精神

红军

课后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