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劈峰夕照,登八仙之台

踏歌山行

<p class="ql-block"><b>  进入冬天,天气越来越寒冷,不太适合长时间、远距离的户外活动了,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在附近转转。前几个周末分别去了云门山、驼山等,上个周末原本计划去劈山,欣赏一下劈峰夕照,完整感受一下《青州府志》中记录的云门山、驼山、劈山“三山联翠”,可惜上个周末时间比较紧张,没有登顶劈山。这个周末可能是今年最后一个气温还在零上的周末了,下周将会剧烈降温,无论如何也要去完成“三山联翠”这个心愿。</b></p><p class="ql-block"><b> 劈山在青州城南约6公里,远远望去山峰一分为二,如刀劈斧砍一般,所以得名为劈山。劈山在青州也是一座名山,海拔约550米,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劈峰夕照”更是青州古景之一,很多文人墨客、地方大员都曾在此游历,留下了大量诗篇。劈山之前去过多次,这个周末我们相约再登劈山,走经典的线路,环穿劈山和八仙台。</b></p> <p class="ql-block">  这个周末天气没有上个周末好,但还没有到零下,我们在一个小区门口集合。</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入冬前最后一次骑摩托车了。一路没有熄火,让摩托车电瓶充充电,再骑可能就要春节后了。</p> <p class="ql-block">  把摩托车停在广福寺南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从广福寺穿过,计划从广福寺北进山,在山上走个小环线,从广福寺南下来。</p> <p class="ql-block">  到广福寺北了,就是从这个位置进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比较成熟的户外路线,沿途的路径都较为清晰。</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松柏林。</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谁在林中放了一只老虎玩偶。</p> <p class="ql-block">  一进山就开始拔高,身体还不适应,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  登上第一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  向下俯瞰广福寺,对面就是观音崖所在的山头。</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山是云门山,直线距离不是很远。</p> <p class="ql-block">  最高的那个山头就是劈山,看着也不是很远。</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间那个山头是八仙台,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登顶劈山和八仙台。</p> <p class="ql-block">  又登上更高的一个山头,视野更加开阔,群山连绵一望无际。</p> <p class="ql-block">  再看广福寺。</p> <p class="ql-block">  不从山脊走了,从山腰切到劈山方向。</p> <p class="ql-block">  沿途有一些户外队伍做的记号,不用担心迷路。</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一个小区,环境真好。</p> <p class="ql-block">  劈山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  登顶劈山的最后这一段路比较陡峭,但也难度不大。</p> <p class="ql-block">  向南望去,八仙台不在视线之内,还隔着好几个山头呢。</p> <p class="ql-block">  没走寻常路,结果误走了这整个行程中最难走的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  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天天气时阴时晴,光影变幻中群山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  到达劈山口的底部了,高度约有四五十米。</p> <p class="ql-block">  准备登顶劈山。</p> <p class="ql-block">  沿途看见的一些石刻,像是现代的标记。</p> <p class="ql-block">  登顶劈山,西望是八角寨和寨子村。</p> <p class="ql-block">  西北望去,远处的山是驼山。从驼山可以看到青州著名的山体巨佛,劈山以及附近几个山头构成了山体巨佛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  劈山峰顶向东望去,山下是青州市的科教园区。</p> <p class="ql-block">  向西南望去,隐约可见八仙台。</p> <p class="ql-block">  劈山峰顶,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下图是明朝正德年间青州府同知杨谏的作品,落款比较清晰,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副石刻。</p> <p class="ql-block">  下图这幅石刻已不容易辨认,但落款可辩,作者更为厉害,是明朝正德年间青州知府朱鉴的题诗。落款是岚溪书,岚溪正是朱鉴的号。</p> <p class="ql-block">  还有好多作品,可惜与岩石上的裂纹混作一团,不容易辨认了。</p> <p class="ql-block">  古时候,劈山是文人墨客们喜欢登临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饮酒作诗,留下了很多赞美劈山的诗作,冯裕、李文藻、杨应奎等大文豪都曾登临并留下作品。附上一首冯裕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劈山》 冯裕(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雨霁携壶上劈峰,峰头遥带夕阳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人散去杨花径,樵子归来木叶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仙境茫茫天地外,伯图眇眇有无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惭潦倒登临晚,一笑空须向烛龙。</p> <p class="ql-block">  再欣赏一下山顶风光,劈山是周围群山中的最高点,海拔约550米。</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向八仙台进发。</p> <p class="ql-block">  下山时,偶遇外地来的户外驴友队伍。</p> <p class="ql-block">  太阳悄悄的露了脸,趁此机会赶紧看看“劈峰夕照”。</p> <p class="ql-block">  回望劈山,温暖的阳光落在劈山上,全当是观赏“劈峰夕照”吧。</p> <p class="ql-block">  向南前进,去八仙台还需要翻越三四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  翻过第1个山头了。</p> <p class="ql-block">  翻过第2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  八仙台就在眼前了,还隔着一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  到达八仙台脚下。</p> <p class="ql-block">  登顶八仙台。</p> <p class="ql-block">  八仙台上有山寨遗址,山寨具体建于何时、作何用途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山寨,二是作为参拜巨佛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山寨已经倒塌,只剩些残垣断壁,但看起来规模还不小。</p> <p class="ql-block">  山寨南部有一些天然的岩石,其中一块岩石上有一幅巨大的棋盘,这次没有过去,以前看过。就是这个巨大的棋盘,有一个来自山脚下李宝峪村的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个樵夫叫李宝,以打柴为生。一天,他打柴来到了村子的东山上,也就是现在的八仙台,看见八个仙人一边吃着仙桃,一边悠闲自在地下棋。李宝又饥又渴,看着他们身边又红又大的桃子,口涎欲滴,便忍不住停了下来。八个仙人依旧旁若无人的自顾下棋,他们把吃剩的桃子随手一扔,李宝就拾起来,把他们剩下的桃子吃得一干二净。李宝边看仙人们下棋,边捡拾丢弃的桃子吃,便忘却了归路。殊不知,山下的村子春来冬往,四季轮回,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后来李宝得道成仙,村子东山上的平台人们称作“八仙台”</p> <p class="ql-block">  八仙台东边山下是广福寺,从这里看广福寺全貌更为开阔,我们准备下山的时候广福寺的钟声响起,在八仙台上听着袅袅钟声,似乎天外的梵音一般,顿时觉得疲惫尽消。</p> <p class="ql-block">  八仙台下的山脊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到广福寺。</p> <p class="ql-block">  到山下了。</p> <p class="ql-block">  沿广福寺外道路去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天色也渐渐暗了,到达停车场取车返程。</p> <p class="ql-block">  忙中偷闲,一个下午的时间到广福寺转山,身心都得到放松和休息。置于群山之中,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在这宇宙万物之中,群山就如同一粒微尘,而我们只是微尘中的微尘。《菜根谭》中有一句名言: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人生一世,没有理由盲目自大,但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好自己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