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2)

饶励

<p class="ql-block">铁权</p><p class="ql-block">秦 公元前221年 烟台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铁铸,重约30公斤,是目前出土最重的一件秦代铁权。半球形,平底,顶部为半环形鼻,权侧嵌铜诏版,铭文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p> <p class="ql-block">铁权局部</p> <p class="ql-block">新莽铜诏版</p><p class="ql-block">新莽 公元9-23年 山东大学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2017年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出土8件新莽时期的铜度量衡器(包括铜衡杆1件、圆环形铜权4件、诏版2件和货版1件)中的一件诏版,此件刻有王莽“同律度量衡”诏书铭文。</p> <p class="ql-block">作宝鼎</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国家一级文物山东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折沿,立耳,鼓腹,圆底,三蹄足。口沿下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和扉棱,腹饰勾连雷纹。腹内壁有铭文:“作宝鼎”三字及一人形徽志。依此鼎形制判断,可能是宗庙祭器。这是山东省内收藏的为数不多的较大型西周铜鼎。</p> <p class="ql-block">裂瓣纹银盒</p><p class="ql-block">战国-西汉早期 公元前475年—前2世纪 齐文化博物院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这件裂瓣纹银盒虽然出于西汉齐王墓,但造型和工艺与青州邵庄西辛战国齐墓出土裂瓣纹银盒在工艺和造型上如出一辙,不排除是战国时期到西汉初期的传世之物。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十分丰富,并有秦朝宫廷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裂瓣纹银盒</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青州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圆腹,覆钵形盖,短柄,圈足。豆盖上饰三个兽钮,器盖和腹部捶揲出似两行裂瓣纹,似花瓣。捶鍱工艺源于西亚,裂瓣纹饰很可能源于古代波斯。器体为西域风格,但形制是本土传统,体现了异域文化的本土化。</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镶绿松石铜镜</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足五龙戏铢砚</p><p class="ql-block">东汉 25-220年 国家一级文物 沂南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砚为石灰石质,圆形,子母口,由砚身和砚盖组成。砚身饰三熊足,砚首线刻莲瓣纹和漩涡纹,其中部凿刻一椭圆形墨池。砚盖镂刻五条龙首尾相连,中央刻“五铢”钱,组成一幅五龙戏珠(铢)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青铜鱼形器</p><p class="ql-block">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二级文物 寿光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青铜器作鱼形,较为少见,背脊隆起,鱼鳞用圆点组成。胸、腹部各有二鳍,背鳍有一孔,上下颌骨各饰一须式小鼻。前额有一近方形孔,带盖,上端装特制的活页轴,能启能合。</p> <p class="ql-block">四神铜执炉</p><p class="ql-block">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国家二级文物 新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汉人进食用以蘸料的染炉,全器由耳杯和炭炉组成。炉身上部四壁雕镂四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像,下部呈长方形,曲柄,炉底有火篦子。炉下四足雕成侏儒形,反手共抬炉体。《禮记·内则》郑玄注:“凡濡,谓亨(烹)之又以汁和之也。”</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俾侯于鲁 炜炜煌煌</p><p class="ql-block">本单元主要展示历代封地在山东的诸侯王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山东历代精品文物。</p> <p class="ql-block">玉剑首</p><p class="ql-block">西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巨野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通体浅雕云纹为地,浮雕与楼雕相结合,双面共雕五只镇虎,盘绕于云气之中,造型生动。底端有三孔,以剑茎。</p> <p class="ql-block">玉剑璏</p><p class="ql-block">西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国家一级文物 巨野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正面浮雕两只虎,一大一小对首相视,大者几乎占据整个正面,小者伏一隅。剑<span style="font-size:18px;">璏</span>的功用,是穿系于腰带上,从而将剑固定于腰间。</p> <p class="ql-block">玉珌</p><p class="ql-block">西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国家一级文物 巨野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两面皆阳琢云纹,一只透雕虎盘绕于两面。</p> <p class="ql-block">矩形五钮龙纹铜镜</p><p class="ql-block">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国家一级文物 淄博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文物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乃山东出土古代青铜器中的重器,是极为罕见的矩形,也是目前我国出土铜镜中最大的一面。自1980年出土以来,就很少公开展出。铜镜背面主体饰浅浮雕龙纹图案,花纹凸起0.1厘米,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弧纹,在铜镜背面的四角和中间有五个环形弦纹钮。由于铜镜体量巨大,使用时需要用镜框、柱子和底座加以支撑。近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亦出土了一件五钮大方镜(长70.3厘米、宽46.5厘米、厚1.3厘米)和配套的木制部件,复原后的状态,也为这件龙纹铜镜的使用方法提供了参考。</p> <p class="ql-block">矩形五钮龙纹铜镜拓片</p> <p class="ql-block">玉带板</p><p class="ql-block">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足支架</p><p class="ql-block">东汉 公元25—220年 国家一级文物 沂南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支架造型奇特,三腿作竹節状,腿部中央有合页可折叠,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龙头装饰,足部为马蹄状。三支架的顶部是半圆形,如倒扣的莲花,顶部是一动物,似熊。该文物的具体功用,原被定为熏炉支架,尚不知上部如何承接熏炉,从其中一腿上部残留的钩状物来看,当用于悬挂,或为衣服熏香时所用的支架。该支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龙、竹和马蹄的组合,对于理解龙马组合的起源、竹龙互化传说,乃至亚欧大陆同类器的传播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云纹铜马</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国家一级文物 平阴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马呈昂首端立状,长颈小头,躯体健硕,嘴巴张开似嘶鸣状。两侧腹部及周身雕饰有云纹和线刻装饰。</p> <p class="ql-block">镶嵌绿松石卧牛</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平阴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卧牛作回首状,通身间点式嵌满了水滴状绿松石,双眉、耳朵内、犄角、尾巴等部位,均雕刻以阴线作为装饰。</p> <p class="ql-block">蟠虺纹圆形金饰(上)</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心饰漩涡纹,周围饰首尾缠绕的蟠虺,外饰粟米纹,周缘上有小穿孔,便于缝在布上,金饰出土于墓主人腰下,应是腰带上的装饰。</p><p class="ql-block">“齐建邦账法化”刀币(下)</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国家一级文物 日照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刀币是由实用刀削类工具演变而来的青铜铸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齐国官方的货币是齐大刀。此币币身有郭,尖首,弧背刃,柄端有圆环,面文“齐建邦账法化”6字篆书。</p> <p class="ql-block">青铜钺</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223年 国家一级文物沂南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扇形刃,长方形口,上部居中有一圆孔,右上部近口处有12字铭文“廿四年莒阳丞寺库齐佐平聝”。廿四年,当为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两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p> <p class="ql-block">环</p><p class="ql-block">岳石文化 约公元前1900—前1600年 国家一级文物 山东大学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由韭叶状铜条弯成,接头处略宽,不闭合衔接。岳石文化,是继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在岳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铜质装饰品和铜质小工具,是中国东方进入早期青铜时代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银平脱卷云纹钟磬架铜构件</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淄博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长方体,一端有长方形銎以镶木架横木,另一端饰蝴蝶形卷云纹。其余四面,有三面饰卷云纹,其中两面饰几何形卷云纹。在每面纹饰四周均饰宽带弦纹。无纹饰的一面有长方形卯孔,孔侧刻“口陵夫人”四字。</p> <p class="ql-block">铜车马饰</p><p class="ql-block">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日照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铜车马饰,造型奇特,身形似鳄鱼的动物作趴伏状,前肢和后肢分别连接两个矩形环,尾巴上翘,尾端为一兽头卷曲,下挂圆环。矩形环的正前方有一昂首兽头。此器可能用于穿系皮带。</p> <p class="ql-block">鎏金凤鸟座</p><p class="ql-block">西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 平度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此凤鸟饰件极为罕见,应是木质器座上的构件,通体鎏金。两羽饰多条棱型花纹,背部有与木质器件相联的槽沟。</p> <p class="ql-block">铜熏炉</p><p class="ql-block">东汉 公元25—220年 兰陵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熏炉由承盘、底座炉身、炉盖四部分组成。炉盖为镂空半球形,顶端立一凤鸟形钮,其下环饰三鸟面向凤鸟而立,各鸟间分饰以花卉,似作“百鸟朝凤”之寓意。</p> <p class="ql-block">铜熏炉</p><p class="ql-block">东汉 25—220年 寿光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炉下圆盘内,以中空圆柱为中心,饰有十角星纹。盘下三足为三力士。上有镂孔盖,盖身主纹为四个虎形神兽。盖顶中央立有凤鸟。炉与盖接合处,有特制合页轴,可自由开启,又不易使盖脱落。</p> <p class="ql-block">秦诏陶量</p><p class="ql-block">秦 公元前221 山东博物馆 国家三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泥质灰陶,平口,直壁略收,平底,口沿下有一周弦纹。腹部有篆书印文二十行四十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内底戳印“驺”字两个,口沿戳以“马”字。</p> <p class="ql-block">瓷鼠</p><p class="ql-block">西晋 266-316年 国家一级文物 </p><p class="ql-block">临沂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伏卧状。嘴尖而长,大耳,身躯中部拱起,曲尾,鼠身刻画有毛须状纹。通体施青绿釉。</p> <p class="ql-block">卧式水晶兽</p><p class="ql-block">东汉 25-220年 国家一级文物 临沂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圆雕,水晶透明,形象亦虎亦狮,缩颈拱背,四肢屈踞,刀法洗练。腰部钻一小孔,作系绳之用。随身佩戴,有避邪之意。</p> <p class="ql-block">玻璃人物</p><p class="ql-block">汉 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国家一级文物烟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翁仲人像,半透明铅玻璃,以凝炼抽象的“汉八刀”玉雕手法制成。汉代时,有将玉翁仲挂在腰间以求平安消灾的习俗,传说他是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勇武过人。</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釉狮形烛台</p><p class="ql-block">西晋 266-316年 国家二级文物 新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青釉,状似狮形,双目圆睁,项背分披鬃毛,腹部两侧刻划有双翼。尾巴呈蕉叶状,臀部翘起,体态矫健神俊。脊背上塑有柱形圆管与腹相通。狮子动物形象在汉魏晋南北朝期间广为流传,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龙纹盖罐</p><p class="ql-block">明初 1368-1389年 国家一级文物 山东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直口,卷沿,短颈,圆腹,平底。胎体厚重,通体施青白色釉。腹部刻暗花双龙,在云雾中追逐。上下间隔处以卷草纹为饰,荷叶形与花心钮结合作盖,荷叶脉络清晰逼真。</p> <p class="ql-block">双凤莲花钮铜镜</p><p class="ql-block">明 洪武七年 1374年 国家一级文物 邹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圆形,圆钮,素镜缘,镜面微弧。外有圆形凸弦纹,弦纹外为弧线流云纹。莲花纹钮座,钮上部篆书“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部为楷书“美字贰拾陆号”,铭文两侧为双凤追逐图案,其中一凤拖长尾,又似雌雄相对,双凤体态虽同,但颈部及尾部各有变化。此镜出于明戈妃墓,当是其身前所用之物。明初第十子朱檀被封为鲁王,封地兖州,戈妃是明鲁王之妃。</p> <p class="ql-block">云龙纹铜镜</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六年,1373年 国家三级文物 山东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圆形,山形钮,宽平素缘。钮右浮雕五爪云龙,飞龙四周祥云环绕,其下装饰海水波浪作为地纹。钮左侧一长方形框内有八字篆书铭文“洪武六年五月日造”。这是极其珍贵的明初有纪年铜镜,纹饰精美,体现了明初铜镜制造的皇家气度。</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白地褐彩双凤纹罐</p><p class="ql-block">元 1271-1368年 菏泽市博物馆 国家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直口,圆唇,矮领。丰肩,鼓腹。灰胎,胎质粗,胎体厚。口沿处施酱釉,有较明显流釉现象。外壁施白釉,釉色泛黄口沿下以褐彩绘线描花瓣纹,肩部以褐彩绘花叶纹,腹部两侧分别绘飞凤和云纹。</p> <p class="ql-block">青釉带托执壶</p><p class="ql-block">北宋 960-1127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烟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是隋代出现的一种酒具,唐、五代、两宋流行。这件北宋执壶小直口,高颈,口上扣塔式盖,盖有钮。壶托圈足,壶底及托底各有六个支烧痕。壶内外通体施青釉,壶盖内涩胎,钻两小孔。</p> <p class="ql-block">钧窑瓷瓶</p><p class="ql-block">宋/金,960-1234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淄博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敞口,长颈,斜肩,圈足。施天蓝釉,有细小冰裂纹。瓶身天蓝釉和红釉混合处有天青色胭脂晕,内有几处玫瑰红耀斑。北方钧窑瓷器存世极少。</p> <p class="ql-block">隋代青釉八系莲瓣罐</p><p class="ql-block">隋 581-618年 临邑县文化旅游局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瓷质盛器。口沿内外及上腹部施青釉,下腹部及器底为素胎,胎质细腻精致。肩部附贴四组双系,系间饰以贴花,肩腹部饰双弦纹、垂莲瓣贴塑及划花水草。罐是隋代青瓷中常见的器皿,其中肩部贴附六系、八系的,一般称为“六系罐”或“八系罐”。</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水盂</p><p class="ql-block">唐 618-907年 国家一级文物 德州市陵城区文博苑</p><p class="ql-block">内施黄、绿、褐等色釉,外为黄色云纹,边缘似浪花翻卷。釉色晶莹润泽,体型轻盈别致。</p> <p class="ql-block">花形玛瑙杯</p><p class="ql-block">唐 618-907年 莒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雕刻喇叭形花状,口沿镂孔刻鸟和松鼠相对,周围镂雕枝叶攀于杯上,乃唐代玛瑙雕刻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龙凤纹贯耳宝月瓶</p><p class="ql-block">唐 618-907年 国家一级文物 德州市陵城区文博苑</p><p class="ql-block">波斯风格瓷质盛器。器身施黄釉,瓶身两面饰有龙凤图案,四周葡萄纹环绕,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波斯与中国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描金云龙纹白玉佩</p><p class="ql-block">明初 1368-1389年 山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花玉壶春瓶 元 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烟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元代玉壶春瓶的典型器形,造型清秀瘦长,敞口,细长颈,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露胎处有火石红。使用国产青花料,发色较暗,青中带灰,有结晶斑点。玉壶春瓶最早出现于宋代,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乃装酒的实用器,后逐渐演变为观赏性陈设瓷。</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青白釉瓷狻猊盖香薰</p><p class="ql-block">宋 960-1279年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新泰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五,形似狮子,喜静,好坐和喜欢烟火。香薰由炉盖与炉身两部分组成,炉盖作蹲狮状,昂首怒目,蕉叶尾上翘,腹中空与嘴和炉身相通,以子母口与炉身相扣合。炉身呈杯状,直口,平折沿,深腹寰底,圈足上卷,杯上有两道花形突棱。此香薰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晶莹呈半透明。</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高山仰止 登泰观海</p><p class="ql-block">本单元主要展示古代祭孔文化、祭祀泰山文化和蓬莱神仙文化。</p> <p class="ql-block">清奉天诰命盒</p><p class="ql-block">清 1644-1912年 孔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木雕鎏金,中为竖方蓝匾,上书满汉双语“奉天诰命”。整体由底座、内盒、外盖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式,其上饰有卷云纹。正面有五龙,两侧与后面四龙,共九龙。此盒技艺精湛,装饰繁缛,富丽堂皇,专为保存皇帝圣旨之用,不仅是孔府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的佐证,也是中国古代皇家仪范和气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晟钟</p><p class="ql-block">宋 徽宗崇宁三至四年 1104-1105年 孔子博物馆 国家三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晟钟是北宋徽宗年间制定、推行大晟新乐时期设计、铸制的固定音高青铜打击乐器,此件文物为目前现存大晟钟中尺寸较大者。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都城东京(开封)被金兵攻占,北宋灭亡,大晟乐府的乐器也被洗动一空,从而散落四方。</p> <p class="ql-block">缠枝宝相花掐丝珐琅鹤足炉</p><p class="ql-block">清 1644—1912年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到曲阜祭祀孔子时,作为祭祀孔子的祭器御赐孔府的。在此次祭孔典禮中,乾隆皇帝看到孔庙中所陈祭祀禮器多为汉代所造,不足以彰显孔子的“帝师”身份,特令将内府所藏10件商周青铜器颁赐给曲阜孔庙。孔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颁下御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后汉时所造,且色泽亦不能甚古。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以为观美,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备列庙庭,用惬从周素愿。</p><p class="ql-block">俟朕回銮后,慎选邮发,交与衍圣公孔昭焕,世守勿替,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夔凤纹豆</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前22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夔凤纹豆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伯彝簋</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孔子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兽面纹觚</p><p class="ql-block">商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觚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册父乙卣</p><p class="ql-block">商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册父乙卣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牺尊</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牺尊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饕餮纹甗</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饕餮纹甗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四足方鼎</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夔龙纹簠</p><p class="ql-block">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窃曲纹簋</p><p class="ql-block">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窃曲纹簋局部</p> <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之木工册鼎</p><p class="ql-block">商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八卦纹鎏金铜编钟</p><p class="ql-block">清 康熙五十八年颁赐 1719年</p><p class="ql-block">孔子博物馆 国家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十八年,此组编钟颁赐孔庙,用于中和韶乐之演奏。包括十六枚鎏金铜钟,每件编钟上分别铸有“黄钟”“大吕”“太簇”等律制名称及“康熙五十二年制”的铭款。钟钮呈双龙形,钟体饰有八卦云龙纹,底部装饰满月图案。《周》中严格规定了各级贵族所能使用的钟磬类大型乐器的组合,在后世,编钟的意义远大过实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p><p class="ql-block">清 雍正十年颁赐1732年 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套画珐琅五供颁赐于雍正十年(1732)的三月,于同年五月由第六十九代衍圣公孔广棨恭迎回孔庙。《孔府档案》5108卷记载:“雍正十年三月十八日送钦颁匾对供器等件,五月初五日至济宁州。袭封衍圣公孔广架率庙庭执事官及各博士赴济宁州舟次恭迎,于十一日进庙。大成殿匾一面……珐琅香炉一件、珐琅烛台二件、珐琅花瓶二件、珐琅松竹梅花二树、珐琅香盒一件、退光金漆香几五件。”这套画珐琅五供,是国内已知现存最大的雍正时期黄地画珐琅五供。五供通体以黄釉为地,绘缠枝牡丹纹,雍容大气,花尊饰以龙耳更显尊贵。均为铜胎镀金,清宫廷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造。</p> <p class="ql-block">《圣迹图》三十六开选</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四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孔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明彩绘《孔子圣迹图》由三十六幅精细的画作组成。此图集主要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同时融合《论语》及《孔子家语》等经典,向世人展现孔子的嘉言懿行。画中所描绘的服饰、器物、山水与人物表现了明代绘画的风格,也再现了孔子生平的重要事件。本展选其中的四开,分别是“尼山致祷”“问禮老聃”“删述六经”“汉高祀鲁”四个与孔子相关的标志性故事。</p> <p class="ql-block">孔林之图和孔庙之图</p> <p class="ql-block">孔子讲学图</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孔子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此绢本设色作品细绘了孔子在山林瀑布间的讲学情景。孔子,头戴禮冠,着大袖宽衣,手执如意,怀揽凭几,端坐在松杏树下的平石上。直面的一弟子拱手,恭敬聆听;其左侧则有三弟子侍立,身姿各异。画面下方,另有十六名弟子沿着蜿蜒的山道而上,三两交谈。</p> <p class="ql-block">佚名《蓬瀛仙馆》</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孔子、颜回、曾参三圣图轴</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孔子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绢本水墨人物,图绘孔子、颜子和曾子三圣人,孔子居中,颜回、曾参侍立两旁,三人均长衣大袖,衣纹衣褶书小楷,文为半部《论语》,背景绘松树。孔子弟子以孔子为“宗”,最早的儒家学派便是由孔门师徒所组成的儒者群体。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众多,他们之间是一种“拟血缘亲”的关系。颜子、曾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孔子弟子,被后世分别尊称为“复圣”和“宗圣”。</p> <p class="ql-block">孔子燕居像</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张路《八仙》四条屏</p><p class="ql-block">明 15-16世纪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分别为汉钟离与吕洞宾、蓝采和和与何仙姑、韩湘子与曹国舅、张果老与铁拐李。</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八仙</p><p class="ql-block">清 1644-1912年 山东博物馆 国家三级文物</p><p class="ql-block">这组摆件采用上乘寿山石。设色巧雕,惟妙惟肖,搭配黑木底座,色调温润。根据寿山石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点进行构思,八仙姿态各异,各执法器,造型传神。</p> <p class="ql-block">青花釉里红八仙图瓷温酒壶(养和堂制款)</p><p class="ql-block">清 1644-1912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p> <p class="ql-block">青花八仙图瓷罐</p><p class="ql-block">明晚期 16-17世纪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东汉孔子见老子、泰山君、河伯出行画像石</p><p class="ql-block">东汉 25-220年 滕州汉画像石馆</p><p class="ql-block">画像十层,从上往下:</p><p class="ql-block">一层,人面兽、异兽;</p><p class="ql-block">二层,孔子见老子,榜题“孔子”和“老子”;</p><p class="ql-block">三层,人物,手持笏板,中刻榜题“东王父”;</p><p class="ql-block">四层,双鹿拉车,一人驾车,一人手持便面内坐,左侧刻“泰山君”;</p><p class="ql-block">五层,狩猎;</p><p class="ql-block">六层,群山异兽;</p><p class="ql-block">七至九层,人物;</p><p class="ql-block">十层,水上行船,垂钓,被认为是河伯出行画面。</p> <p class="ql-block">东汉孔子见老子、泰山君、河伯出行画像石拓片</p> <p class="ql-block">人面兽、异兽</p> <p class="ql-block">孔子见老子</p> <p class="ql-block">泰山君</p> <p class="ql-block">河伯</p> <p class="ql-block">狩猎</p> <p class="ql-block">群山异兽</p> <p class="ql-block">人物</p> <p class="ql-block">河伯出行</p> <p class="ql-block">绿地织金纱翔凤纹短衫</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孔子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裾。绿纱织缠枝勾莲暗花纹。白绢护领,窄袖口,袖口缘加白绢,右侧腰间钉两对系带。胸、背、肩、袖织金纱翔凤纹。</p> <p class="ql-block">绿地缠枝莲织金缎衫</p><p class="ql-block">明 1368-1644年 国家一级文物 孔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女服。圆领、右衽、琵琶袖、左右开裾,底边呈弧形。桃红素绢衬里,红色云纹、朵花织金缎掏袖。衫(袄)是明代女装最具代表性的款式,有短款与长款,领式有方领、圆领、竖领等。</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请继续观赏《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