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文明

沉默是金

<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年间,一文人应某富豪之邀为其捉刀代笔,以炫其附弄风雅、借文扬名之需。富豪声名鹊起后,文人告知富豪,其代笔的诗文中有诡晦之解影射当今皇上。富豪大惊,花数百金使之缄口不言。此案例史称“文化敲诈”。</p><p class="ql-block"> 文化敲诈等同于掮客捞金,只不过掮客更具有政治买卖的意味。从中国文字的诞生起,文化是和高曲寡的,是服务和专属于上流社会思想交流的工具,继而影响和替代国政、民生、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先秦诸子百论、唐诗、宋词可谓是大雅文化,而此后的元曲、明清小说,乃至于近代的白话文,使文化由大雅走向雅俗共赏。曲高和寡的先秦文化和浓墨重彩的唐诗宋词被后人喻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稀有商品的属性。文化敲诈是借助文化,达到精神和物质的相互勾连所形成的黑市生意。至于那些诽谤或是歌功颂德之文,无不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权力和功利交易。</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存在着病态和扭曲的现象,在通向文明的道路上崎岖而坎坷。纵观古今,文化着重于钻研心机、工于心计,时至今日,文化仍然是纯精神的社会产品。虽有人冠之是社会科学,但与科学的涵义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文化和文明是相互推送的关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有地域性、封闭性和内敛的独特性,后者是开放性、包容性和兼容并蓄的发展性。文化可以是文明的基础,但文明可以摒弃落后的文化而脱胎换骨,从而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说教的成份很多,每一处论调都是一个框架,即便是不同的的论调也是由最初的相互排斥渐渐演变成相互取舍融合的一个新的框架。在强大的文化理论引领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理工农医等实体的产业结构及其内在的技术动力无所创新,无所驱动,只能游走在无目的的自由状态。文化敲诈案例的出现看似异端另类,但不足为奇,相爱相杀的活本剧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未停止过上演。</p><p class="ql-block"> 国人对文化的理解和运作无处不在。农耕、医疗、饮食、祭祀等等均被赋予了文化的范畴。在人际和地域上也可形成文化,如宫廷文化、帝王文化、氏族文化、城邦文化,云云总总,不胜枚举。牵强附会的各类文化如同道道藩篱相互阻隔,各自一体,甚至有向宗教信仰方向蔓延的趋势。固步自封的文化圈作茧自缚,孤芳自赏,同时对外来文化深闭顽拒,大加挞伐。抗日战争以前,国人戏称外来侵入者为“鬼子”,如德国鬼子、日本鬼子、美国鬼子等,别人是鬼子,我们才是人,这种戏称同样也表达了我们的自负和对外来文化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思想,唯有坚船利炮才能敲开我们迂腐已久的脑袋。内生的文化封闭会出现极度的个案。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晚清一个落寞的秀才,他在争取较大功名无望的状况下,接受了基督教,凭着对教义的一知半解和满足自我的需求,广泛发展信徒,成立了“拜上帝教”。新奇、怪异,又十分笼络人心的思想一度将晚清政权摇摇欲坠。这是一起典型的外来文化渗入的极端事件。当然,用外来文化和思想影响最具成功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的拿来主义是无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是批判性地接受,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直至走向文明发展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究其根本原因是文化和文明的战争,是落后的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施虐,也是现代文明对落后文化的吊打。自我封闭的文化会出现“文化敲诈”,而现代文明则是海纳百川、革故鼎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由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