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大观楼、海埂公园

幸福安宁(维福)

<p class="ql-block">  昆明大观楼是与黄鹤楼、岳阳楼等齐名的文化名胜古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初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后来经历了修葺扩建、战乱被毁、重建、再遭洪水损坏然后再修建的坎坷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对其进行过维修。1998年,为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政府又就近征用近两百亩土地,开辟了大观西园,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 ,尽可能恢复了大观楼等古建筑的本来面貌。</p><p class="ql-block"> 我在1988年曾经来这里游览过一次。时隔三十五年,大观楼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整个公园给人感觉要大气多了。我过去参加成都灯会在北京的制作展出时,在北京北海公园呆了一个多月,深感皇家园林雍容华贵的宏大气派。对比之下,我个人觉得大观楼虽然没有那么宏大壮阔,但其楼阁建筑样式及园林布局,也还有那么一点点皇家园林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昆明大观楼之所以出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的一副对联。大观楼建成三百多年来,积累了很多诗词楹联。其中乾隆时期昆明的布衣寒士孙冉翁所撰的一副长达一百八十字的对联引起轰动,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这副对联上联抒写滇池风光,像一篇观景游记;下联概述过往历史,似一卷读史随笔。整副对联情景交融,文采飞扬。当代伟人毛泽东都称其为“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正是这样一副对联,使得大观楼成为了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一样因文章而誉满天下的文化名楼。</p><p class="ql-block"> 这里附录孙冉翁所撰大观楼长联如下,以便学习、欣赏:</p><p class="ql-block">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副对联,还有这样一则轶事:清朝晚期的云贵总督阮元,江苏扬州人,是一个在文学、经史、数学、金石、编纂、校勘等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型官员。他看了大观楼长联后,认为其中有汉唐宋元的丰功伟绩总归一空之意,是暗讽清王朝;同时他还觉得长联的文采还不够好。于是这个阮元便亲自动手对孙冉翁的长联作了十几处修改,尤其是将下联中“伟烈丰功”改成“爨长蒙酋”。这“爨长蒙酋”是指曾经统治云南的吴三桂。他认为这样一改,“爨长蒙酋,费尽移山心力”而终归一空的是吴三桂而非汉唐宋元等王朝,这就避免了讽刺清王朝的嫌疑。可是他这一番煞费苦心的修改,云南人并不买账。阮元后来奉诏回京任职离开云南,前脚刚走,云南人就立马把他的长联取下扔掉,重新挂上孙冉翁的长联。因为阮元号“芸台”,人们给他取的外号叫“软烟袋”。有人就写打油诗说“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冉翁”,对他指责讽刺。本来啊,阮元作为一名备受好评的学者,在担任云贵总督时却因为自作聪明修改大观楼长联,落下一段笑柄,也算是可怜可叹哦!</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长联作者孙冉翁塑像</p> <p class="ql-block">  现在到昆明旅游,似乎都少不了一个活动:去滇池喂红嘴鸥。我们当然也不免俗,事先就买好了面包之类的食物,去滇池海埂公园喂红嘴鸥。本来,我们去大观楼时就想喂红嘴鸥的,但被我们那辆车的驾驶员误导,他说大观楼没有红嘴鸥。其实大观楼的红嘴鸥多着呢!</p><p class="ql-block"> 游完了大观楼,我们马上赶到滇池海埂公园喂食红嘴鸥。</p><p class="ql-block"> 海一般广阔的滇池上,成群结队的红嘴鸥在池水里相互嬉戏、在空中上下翻飞翱翔,欢快地鸣叫、歌唱着。岸边,众多的人们纷纷扬手高举着面包、糕点,呼唤红嘴鸥快来啄食。不时听到有人高兴欢呼,红嘴鸥吃了他的食物了;也不时听到有人抱怨说手都举得酸疼了,红嘴鸥还不来吃他的食物。我们也举着面包,等待红嘴鸥啄食,照相机也随时准备好抓拍鸟儿啄食的精彩镜头。等啊等,等啊等,终于有红嘴鸥来啄食我们手中的面包了!噢!它居然一口就把老伴手中那么大一块面包全啄走了!噢,又来一只,又来一只……呵呵!喂红嘴鸥的感觉真爽啊!</p><p class="ql-block"> 喂完了红嘴鸥,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刻了。我们在公园里沿着滇池岸边漫游了一会儿,拍了几张滇池风光片,恋恋不舍的回住地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