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是为了能更好的回忆––记12月2–3日安山古道、小泉溪;南黄古道,国清寺二日徒步游。

雨晴

<p class="ql-block">Day1 12月2日7:40分出发,跟随行天下户外,乘坐大巴大约5个小时直达海拔200米高的新昌县安山村 ,开始安山古道–小泉溪的徒步路线。</p> <p class="ql-block">安山古道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村庄不大,依山而建。村口多见三五个老年人迎着冬日暖阳坐在石阶上闲谈或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或人,也或坐在一边卖些农家特产或小玩意 , 鲜少看见年轻人。越往山下走,房屋越是低矮,以石头或土胚建造的原生态的黑瓦房为特色 。</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还这样的房屋住着人,我想不该是贫困如此, 而是为开发安山古道的旅游,才会保留的原始风貌吧。</p> <p class="ql-block">安山古道就顺着这样的石板路,从村子穿过往下走。</p><p class="ql-block">古道总长只5公里,古道尽头便是小泉溪村。途中无需爬山,一路都是青石板或山间小路,所以行走非常轻松。</p> <p class="ql-block">古道第一站––山雪岗,大概是迎面的一面山呈现白色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山雪岗入口处,一棵佩戴标签的苍老却粗壮的枫柏,独自矗立在桥头守望这一片群山,树上已剩不多的枯黄叶片似乎在传递着秋去冬来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在山雪岗停留大约十来分钟,便继续沿西北方向下山,往建国村方向行走。说实话,建国村到底是怎样一个村子,并没有给我留有太多印象。印象中,往建国村的路好像是穿梭在种在盆地里一片茶叶地里。有蜿蜒的山涧小溪,有多个石板桥,还有这棵种在刻有”建国村”石碑旁的小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想着住在这里的人们定会既健康又长寿的吧。</p> <p class="ql-block">天气很给力,无风,晴,温度15度左右。很适合徒步,所以队友们很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倒挂金钟”就是坐落在护国庵后面的一座山头上,形态似金钟倒挂而得名,据说是安山古道上一大亮点。说实话,我感觉不太亮😂</p> <p class="ql-block">看,像金钟倒挂吗?😃</p> <p class="ql-block">过了护国庵,一路向北上一段山路,朝着飞龙瀑布前进。不是很远,记忆中好像10分钟左右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人们都在瀑布下争相打卡留影时,我却站在高处盯着瀑布出口,好奇这水真的是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终究是秋末了,所以瀑布离壮观差是甚远。可在已经许久没下雨的条件下,还能见水流源源不断,已经很满意了。</p> <p class="ql-block">停留约摸20分钟左右,我们原路返回。 折回到刻有”建国村”石碑处,过了石板桥后,就不再走右手边的原路了,而是跟着地导沿左手边的小路,朝游龙江靠近。</p> <p class="ql-block">绕过一亩见方的茶叶地,走过一座细长的石板桥,途中见三个有趣的驴友在溪边烧烤吃个特色午餐😂。虽不相识,但也算是同道中人,互相也就热情地打个招呼。他们还很真诚地将烤熟的包子、年糕递给我们。我们人太多,食物太少,当然婉言谢绝😄</p> <p class="ql-block">就在烧烤旁的一石头高地,吸引了队友们注意,再次争相爬上 ,摆拍留念。这个地反倒停留了不下20分钟。😊</p> <p class="ql-block">而后便来到了游龙江泮。毕竟不是夏季,所以虽水流不断,但更多的只是是看到溪水从大石头缝隙间流淌,偶尔也会看到深洼处一汪清潭。</p> <p class="ql-block">沿着游龙江,一路遇见游龙潭、马鞍等景观。也不知是季节的缘故,还是水流太小之故,这些景观似乎呈现的不够明显,所以都不太容易引起路人的注意 。唯独这座金锁桥,打造工程明显比前面路过的石板桥复杂,加之这青石板的台阶,和这拱桥外观的设计都给人以历史悠久的感觉,所以留给路人的印象要深刻得多。</p> <p class="ql-block">过了金锁桥,继续往下游走,就遇见干涸中的”丹霞地貌”。其中有几个好奇的队友,就从岸上下到了溪道中行走,兵分两路朝着小泉溪方向迈进。</p> <p class="ql-block">小泉溪村,因门口一条宽约20米的青石小溪而出名。村沿溪而建,可为依山傍水。溪水清澈见底,水藻、青石肉眼可见。连这里的鸭子都因水质过于干净, 洁白的羽毛被阳光照耀得发亮。</p> <p class="ql-block">在村子上游的”鱼鳞叠瀑”处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小溪将村子一分而二。溪南侧有分散的几户人家,没有北侧多,房屋看似也无北侧新式,略显老旧。房前屋后都种有茶叶或农家菜。依稀还能见着几间儿时才见过的土坯房,竟然莫名地喜欢起来,忍不住要近前停留观赏片刻。</p> <p class="ql-block">这儿的晒秋终究与婺源的晒秋有着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村北竟还有这样的墙字报,感觉像是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连接小泉溪南北村庄的桥的北端就是该村的中心位置。桥头亭子旁的这棵古树大概就是具有800年之久的苦木槠。它好似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守护着村庄,守护着亭中歇息的村民,掌控着整个村子的风水。</p> <p class="ql-block">安山古道给我的感觉是:徒步比较轻松,但秋天景不算美,可能春夏更适宜。小泉溪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或许是水流喘急的时候,或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风景会更甚一筹。</p> <p class="ql-block">约下午3点多的样子,我们坐上早已从安山村下来等候在小泉溪村口的大巴,开往白云大酒店入住。酒店只6层,内部设施虽有些年数,但户外活动能安排这样的级别,也是挺可以的了。尤其是酒店外围环境非常满意。紧挨酒店东、西、北三面都是各类水果店、小型超市、药店、小吃、小炒等等,除了没有大型商场,反正找吃饭的地绝对没问题。酒店南面过了马路就是新昌江。</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新昌江岸真是饭后消食的好去处。江两岸全是霓虹灯,不用担心抹黑撞到人。且岸边供人散步的2米宽道路不仅都是由防滑的青石砖平铺而成,且道路高出机动车道一米多高,只供行人行走,在这样的岸边散步怎不轻松惬意。</p> <p class="ql-block">Day2 在酒店简单吃过早饭,7点40分准时出发,开往天台县与临海县交界的南黄古道,这是我参加此次活动最期待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古道入口 一边的红枫红得如此艳丽,更增加了我对黄山古道的期待值。</p> <p class="ql-block">可惜啊,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以下是地导出发一周前发过来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而以下是我们真实所见。地导说是因为今年雨水特别少,所以叶子才会如此枯黄,没往年红,且若早来一周的话,叶子也不会落得这么多。好吧,出来参加户外活动,我本就是为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的,所以即便是遇上这残留的秋景也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队伍中的一些人年龄偏大,一直往上爬山体力有些跟不上,所以12公里古道环线,我们大约只走6公里的小环线,也就在此处打住,不再继续向上,而是往下绕回。</p> <p class="ql-block">下了古道,我们返回到景区入口处的村子里停留,吃饭歇息。村边小吃真的很多,所以自带干粮白费。队友们还热衷于买当地10元一斤的番薯粉条和5元一斤的老姜。</p><p class="ql-block">南黄古道,给我的感受是:的确是一个秋季值得来走一趟的古道,只要时间选得合适 ,一年四季,这里都会有极美的风景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大约13点的样子,我们又乘车前往不远的国清寺。寺庙不小不大,是一座有着久远历史的古刹。虽然秋末初冬才来,但由于寺内树木繁茂,所以风景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只是1小时左右的停留,所以来国清寺也只是到此一游。除了入口处一排叶子已接近落光的梧桐树似向我暗示着来得有些晚,还有古刹墙壁上盘根错节的爬墙虎在斑驳着岁月外,我已没有其它太多印象。</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40分 ,返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