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雀儿山</p> 玉隆拉措 德格印经院 <p class="ql-block"> 今天要走的路不长,重点是参观德格印经院,游玩雀儿山脚下的玉隆拉措。</p><p class="ql-block"> 早上9点开车到印经院,已经没有停车位了。20年前来印经院记得是在县城边上,周围只有一些低矮的民房。现在城市已经扩张到印经院,车辆行人各不相让,交警也不好使了。我们一直把车开到更庆寺上方才在路边勉强停下车,心里默念别被罚款。</p><p class="ql-block"> 印经院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一点没变,更庆寺的围墙扩大了不少,道路一侧新建了许多佛塔寺院,原来的土路也变成了油路,以前几乎没有什么游客,现在则多了很多,门票也由15涨到了50。</p><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当地人称为“巴宫”,以前从属于萨迦派的更庆寺,而更庆寺则是德格土司的家庙,一般是由家中长子接任更庆寺法王,次子接任土司。巴宫是由第十二代德格土司系六系法王确吉登巴泽仁于1729年所创建,延续至今已有294年历史。巴宫不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印经院,也是一座藏文化百科全书的图书馆,更是一座藏族文化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尽管当时的德格土司信奉藏传佛教萨迦派,但也从不排斥其他教派,因此在康区各个藏传佛教派系都可以和睦相处,开花散叶。印经院也不仅印制萨迦派的佛教经典,也同样印制其他教派的经典著作,甚至也印刷西藏原始宗教臃肿苯波的经典,可见巴宫的地位已然超越了教派,成为了一座没有藏地区域文化界线,也不存在时代文明隔阂的神圣殿堂。</p> 路边的佛塔 现代的旅游景点包装 印经院门前朝拜的信徒 <p class="ql-block"> 进入印经院大门,不同于一般寺院的宽大庭院,只有一个四周建筑围合的窄长院落,正对大门的是一座三层建筑,其中一层是大经堂,二、三层才是印经院。在参观印经院前一般是先朝拜大经堂,以示对这座宗教与文化圣殿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德格土司对宗教的包容并蓄,不仅体现在印经院印制各个教派的宗教典籍,在大经堂供奉的诸佛菩萨、大德高僧也囊括了各大教派的信仰。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八思巴法王,以及莲花生大士,格鲁派的始祖宗喀巴大师,宁玛派的隆钦绕降巴,噶举派的玛尔巴,米拉日巴,唐东杰布等等,各藏传佛教教派的大德高僧济济一堂,更令我吃惊的是还看到了供奉有臃肿苯波的娘麦.西绕坚赞大师。在佛、苯不容的今天能够看到各教派大德齐聚一堂的场面,实在令我震惊,也为德格印经院的包容、超然的大格局深深的折服。</p> 从印经院大门内望大经堂与印经院 印经院狭窄的内庭右侧一层就是供奉诸佛菩萨与诸派大德高僧的大经堂,去印经区及经版库房则要走画面中的台阶上二楼。 大经堂外侧供着古老的经版经书供信徒参观膜拜,信徒则会把零钞投到展柜里以示奉献。 下图供奉在正中的展柜是那个啥,不敢说,你们自己放大了看。 朝拜完一楼的大经堂正式进入印经院参观,上到二楼首先是进入印经区,印经人三人一组,一人负责搬运经版、纸张、成品等,另两人一组负责印经。两名印经工匠一高一低相向而坐,一个宽木板作为印刷台斜放在两人中间,经版就放在这块木板上。印经台上首的人负责用一个刷子蘸着墨给经版涂色,同时负责把纸张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下方那个人则负责把裁好的纸张放在经版上,然后用一个滚筒压在纸张上迅速地将纸和印版压实,红色或黑色的字迹就清晰地印在纸张上。下方的印经人每推动一次滚筒都会深深地弯下腰,同时不知是出于敬畏还是下意识的口中发出“哧哧”的声音,如此周而复始,仿若每印一张经文就鞠躬顶礼一次。 位于大经堂楼上的印经区 印经院建院294年来,收藏制作保存的经版约30万张。走入经版库房,狭窄的走道两侧都是一排排码放到屋顶的经版,整个二三层除了工作间都堆满了这样的经版架,我站立其中想象四周的经板仿若众僧齐颂梵音,如洪钟大吕齐鸣振聋发聩,荡涤灵魂。<div> 记得2003年来德格,在新路海遇到了德格县长带队检查旅游工作,见我从山上下来就向我征求对德格旅游的意见。我当时对她说,德格印经院收藏的经板无比珍贵,一定要保护好经版库房,要做好防盗、防火。由于没人在库房值守,信徒们视圣物的经版,对于随意进出游客保不准会顺手牵羊偷走。在没有监控摄像头,也没人值守的情况下,不得不防。县长当即指示旅游局长做好记录,也许是我的意见他们接受了,后来听2004年后去过的人说经版库房不让参观了。<div> 现在的印经院监控器无处不在,可以做到360度无死角地监控了。</div></div> 经版库房。德格印经院规定《大藏经》(藏传佛教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用红色的朱砂印制,以示尊崇。 据说除《大藏经》外的其他的经卷、书籍等均用黑墨印刷。 这是校对检修经版的工序,经版用久了也要送到这里维修。 刻制好的经版用油浸泡后放在二层平台上晒干。 经版材料库,经版胚在这里阴干。 印经院不仅印刷经书、医书等书籍,还有专门的区域负责印刷《甘珠尔》和《丹珠尔》的插图,以及其他的佛教画像,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木刻画版。 位于二楼一侧的版画印刷区,印刷的师傅边休息边和我们藏汉语混杂地聊天。师傅介绍说这些木刻版非常珍贵,有好几百年了,印刷版画的纸都是藏纸,藏纸中混杂了狼毒草,所以不会被虫蛀鼠咬,等等。 明代时期的刻板。 大小不一的版画木刻板 印制好的版画。像不像印度教湿婆的妻子迦梨? 从印经院出来,同伴老王巧遇到了同住一个小区的近邻,以前从未打过招呼,但在印经院遇到就是难得的缘分。于是双方热情地招呼、相互介绍,原来这个街坊就是德格人,名叫根秋多吉,以前任四川日报某个板块的副主编,现在好像是四川省委办的《藏地阳光》的领导。多吉大哥个子不高但非常壮实,满脸花白的络腮胡有种超然出世之感,讲起话来嗓音洪亮、性格豪爽。老哥还特别把康区著名的格萨尔王传传唱艺人、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尼郑重地介绍给我们。<div> 阿尼先生精神矍铄身板硬朗,面带和善地与我们互祝“扎西德勒”、合影。《岭.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也是传承最为神奇的史诗,遗憾的是我们不会藏语,老先生不会汉话,因此我心中有无数个为什么却一个也说不出来,就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所说:“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实在是太可惜了。关于《岭.格萨尔王传》介绍起来会占用太多篇幅,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上网查看,非常非常神奇。</div> 老王与多吉大哥 <p class="ql-block"> 与格萨尔王转说唱艺人阿尼合影,老先生70多了看起来至少年轻十岁。</p> 告别多吉大哥与阿尼老先生,我们去更庆寺故地重游。二十年前我在更庆寺与当时的堪布益西洛仁有一面之缘,受其热情款待至今不敢遗忘。这次去更庆寺也是希望能再见堪布一面,遗憾的是僧人们告知益西洛仁堪布多年前已经离开更庆寺去了拉萨。 萨迦派在甘孜的主寺更庆寺,其灰白红的外墙是典型的萨迦派标志。 萨迦寺的内院与大殿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 <p class="ql-block"> 20年前与益西洛仁堪布在这个大殿门前的合影</p> 接近中午我们在县城吃了简餐,匆匆赶往317国道上的最著名的景点之一——雀儿山下的新路海(藏语名:玉隆拉措)。<div> 以前,人们习惯称这里为新路海,如今甘孜州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因此新路海也恢复用优美的藏语名字——玉隆拉措,为了尊重当地的习惯,文中我也改用玉隆拉措。</div><div> 出德格去玉隆拉措,首先要穿越一段漂亮的峡谷,20年前我就称这里为十里画廊。十里画廊的实际长度远不止十里,是一条穿行于峡谷中的狭窄的土路,路沿着两侧陡峭山崖夹持着的一条湍急的溪流修建,公路就随着溪流蜿蜒曲折奔向德格县城。秋日,山壁上的各种植物或黄、或绿、或红,色彩浓艳点染群山,再向上则是终年积雪的雀儿山。现如今路拓宽油面化,两侧的树也少了,夏季的色彩也略显单调。现在翻雀儿山有了隧道,不用再去翻越5050米高的垭口,也感受不到雀儿山的险峻与狰狞。</div><div> 穿过隧道,竟然是阴天,还不时飘起了雨滴。</div> 雀儿山隧道长7079米,省却了翻山的艰险也失去了翻山的美景。 穿过隧道不久就到了玉隆拉措,除了我,同行的几位都没来过,因此不管天气好坏必须到海子边看看以不虚此行。<div> 玉隆拉措我曾经来过四次,每次景色不同,但最美的还是二十年前的十一那次,天气格外地好,秋色也渐染山野,游客非常少,海子边也可以露营。之后就是2019到2021年连续三年走317线,19年天气不好没进去,20年景区开始施工不让进,21年十一大假临时开放景区,先是乌云笼罩,湖面雾气缭绕,一会儿又云开雾散,雪山也犹抱琵芭半遮面地露出来部分。</div><div> 而这次我们赶上了太阳雨,一边是蓝天白云,一边是小雨不断,我们却恰好就在雨区下边。冒着雨大家匆匆在水边玛尼石旁拍照留念,远处雀儿山下的群峰依稀可见。正在懊恼之际,雨却停了。头顶的云飞快散去,阳光明媚,蓝天白云,草原翠绿,雪山皎洁,终于见到了最美的高原风光。</div> 刚到时湖的一侧阴云密布,远山朦朦胧胧,还下起了阵雨。 而对岸却是蓝天白云 不一会儿云开雾散,阳光明媚。 游人纷纷从躲雨的树下走出游玩 湖边游玩拍照的僧人 当地旅游部门在海子边竖一个女神的金属雕像,我猜可能是格萨尔王的王妃珠姆的塑像,在如此纯洁的大自然中立这么个像,实属狗尾续貂。 看看时间还早,阳光角度比较高,于是带着大家顺河而下去欣赏雀儿山全貌。 沿着一条小路,可以开到河边拍摄玛尼石与雀儿山。如果春天来河水还是清澈的。 眼看乌云又再次涌来,我决定先去马尼干戈找旅馆住下,然后看天气变化再决定是否重回玉隆拉措看日落时的雀儿山。车到马尼干戈大概10公里,到了三岔路口大风夹裹着雨滴再次袭来。我们原寄希望于这两年有新开张的酒店,结果仍是一家新建的大一些的酒店都没有,于是只好又找回以前住过两次的马尼干戈帕尼大酒店,这是当地目前最大标准最高且有热水浴室的酒店。只是由于时处旅游旺季只剩两间房了,我们正在犹豫间又来了一辆车,酒店的服务生小姑娘好心地告诉我们,赶快订,不然这两间也没了。待我们订完后,那辆车的几位只得继续寻找住处。由于只订到两间房,我们身体尚好的四人只好去住当地警察家开的民宿。民宿就在她家的院子里,两间带卫生间的平房,热水很小,地漏返臭,也只能将就着住了。<div> </div> 截止2023年8月,帕尼大酒店仍是马尼干戈最好最大的酒店, 安排好住宿看看天,晴了。问问谁还想再去玉隆拉措看日落,结果是全体响应,看来大家终于都适应了高原。<br> 往玉隆拉措没走多远,雀儿山顶峰已时隐时现,当再次转过一个弯,雀儿山巨大的山体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轰然跃入我们的眼帘,大家激动得无以言表。 高原日落时间很短,我们抓紧时间赶不同的拍摄地点拍摄不同角度的雀儿山与玉隆拉措。<br> 日落前的玉隆拉措与雀儿山 供牧人走的木桥 玉隆拉措前的小河布满刻着经文的玛尼石 日落时的雀儿山 <div> 原打算等到日落拍日照金山,但由于有云未能如愿,不过能够看到如此壮观的雀儿山一切也就值了。 <br></div><div><br></div><div> 回到马尼干戈简单地吃了晚餐,回到民宿的院子看看夜空,月亮很亮星星很少。睡吧,明天还有未知的路程在等待着我们。<br></div> <p class="ql-block">2003年秋天用反转片拍的玉隆拉措</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摄于2003年</p> <p class="ql-block">雀儿山垭口,摄于2003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