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新疆第一天,到达乌鲁木齐时,是下午两点多。去酒店的路上司机师傅就强烈建议我们去大巴扎转一转。</p><p class="ql-block">我问:那是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他说:那是乌鲁木齐最繁华的步行街,最热闹了,有好多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听到“最热闹”三个字,我的大脑马上浮现出一个熙熙攘攘、挨挨挤挤的热闹场面,立刻想起西安的“回民街”、武汉“汉正街”、成都的“宽乍巷子”……但对于初来乍到新疆的我们来说,当时心里不太想去,因为毕竟是第一次来乌市,去哪里都觉新鲜,就算在酒店附近溜达溜达,吃点儿东西,也会觉得很满足的。但当时司机师傅一再强调道:“你们酒店门口就是地铁站,走一站地就到大巴扎了,非常方便,去看看我们的国际大巴扎吧!”,我们表达了感谢,不过还是没去。</p><p class="ql-block"> 北疆千里归来,再次到达了乌鲁木齐市,而且将在这里小住几日。</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入住到乌鲁木齐不同的酒店、行走于不同的街区、汇入人来人往的客流、领略到不同风格的建筑之后,感觉这个城市真是一个独特的西部大都市,它高楼耸立、道路发达、商铺林立,而且处处和谐、有序,就像我们其他城市一样平安现代。只是自己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还没看到它的精髓,没有体验到它绝代风华的异域风情。虽然人来人往的面孔会跟内地有所不同、会有更多异域美丽的面孔,也看到了路旁漂亮的清真寺。但心里总觉有所欠缺,这个“欠缺”也许就是还没见到“国际大巴扎”吧?,于是,我决定马上去那里看看。</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晴空万里、微风拂面的上午,在去大巴扎的路上我努力想象着它美丽的样子,我以为自己很有想象力,可是到了大巴扎跟前,才发现它的异域风采,是自己根本想象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巴扎,才真正领略乌论木齐的富丽与华美。</p><p class="ql-block">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英文的Bazaar也是这个发音,据说这词源于古波斯语。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落成,既然能称作:“国际大巴扎”那它必须具有国际化的巨大的包容性,同时又必须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这里确实都具备,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大巴扎不仅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街道漂亮整洁,最重要的是每一处建筑都堪称经典,它们颜色与风格相得益彰。在这个色彩缤纷的美丽市场里,店铺、街道、楼房、舞台的颜色都分外明丽、鲜艳,走在这里、流连于各个摊位,人的心情是喜悦而灿烂的。丰富多彩的新疆特产、手工制品,都排列得错落有致,红色的大枣、黄绿色的葡萄干、乳白色的奶酪……,所有的美味与色彩共同发光,加上艳丽多彩民族服饰,让整条街就像春天的百花园,无处不美。人来人往的顾客,川流着各地的面孔,还有友好的外宾,在这繁华和热闹里,洋溢着快乐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在市场门口,我看到两位维族大哥正售卖一种很漂亮的果子,金黄色的、圆圆满满如乒乓球一样,而且放置得也很艺术,像一座金色的梯形小阁楼。我不禁好奇地走过去,问:这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摊主笑着说:这是无花果呀!</p><p class="ql-block"> 啊!这是无花果,我第一次见到黄金无花果,必须买几个尝尝。老板说还有一道仪式,就是由他拍一下(他用双手一拍,“啪”的一声,果子正好四处裂开,但又不瘪),我说:不用了,我现在不吃,要多买点儿带走。</p><p class="ql-block"> 回酒店后,马上就细细品味这黄金果子,真甜、真糯!真好吃!</p><p class="ql-block"> 早在初中地理书上就知道:新疆的水果特别甜。这次深深地承认:书上写的是真的,但必须到新疆来吃。</p><p class="ql-block"> 当你到水果店买水果时,老板会问:你是这两天吃、还是过两天吃、还是带回内地吃?马上吃的水果都是天然熟透的果子,又甜又香;过两天吃的果子也是基本熟了的,也是很甜的,但是第三种就差了一些,是还不太熟,需要在经历遥远路途时,慢慢变熟的果子。我们回家后,买到的新疆水果,都是第三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