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本虚幻 ,艺术却真实,——山西博物院“佛风遗韵”参观记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佛教艺术嬗变之核心区域,以云冈昙曜五窟开凿为始,石窟、寺院、佛塔遍布城乡,石刻造像、壁画、彩塑异彩纷呈,被誉为古代艺术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宗教本虚幻,艺术却真实,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地区。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南北朝,随着多民族交往、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佛教文化传播迅速。隋唐时达到鼎盛,并成为北传佛教乃至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区域。宋以后,伴随着佛教在印度渐趋衰落,以及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逐渐中国化,佛教文化全面融入中华文化思想体系。早期佛教雕塑艺术外来风格浓郁,北朝至唐,民族风格日益明显,唐以后又逐渐走向世俗化。</p> <p class="ql-block">  癸卯之年,孟冬时节,再次走进山西博物院,美丽邂逅《佛风遗韵》展,漫步期间,陶醉其中,我被佛教文化所陶醉。</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佛风遗韵”展陈面积983平米,展线260米,是“晋魂”基本陈列中最“重”的展厅。整个展厅分为序厅、“北朝风貌”、“大唐气度”和“宋明世相”三个单元,展出石刻造像、金铜造像、经卷、水陆画和佛经木刻板等文物144件(组),其中40件为新增重量级展品,浓缩了北朝至明清1500余年间山西地区的佛教艺术,见证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之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  <b>北朝风貌</b>。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各阶层的推动下,佛教文化炽烈传播,北朝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开窟造像蔚然成风。山西作为北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至今仍存有石窟寺、摩崖造像等220余处。既有集国家之力开凿的大型石窟——云冈石窟,也有民间开凿的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基本勾勒出北朝佛教发展面貌。北朝早期佛像多为鼻梁高挺、薄衣贴体的外来风格。中晚期逐渐汉化,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时代特征。佛教造像这一外来艺术经历了不断中国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佛教东传。佛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不断向境外传播,向亚洲各地的传播大致分为北向“汉传佛教”(以大乘为主)和南向“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此两系之后传入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以密教为主,称为“藏传佛教”。</p><p class="ql-block"> 云岗石窟。云冈石窟,史称“武州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开凿始于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昙曜五窟”高大雄伟,具有浑厚、拙朴的异域风格;中期石窟伟岸之势减弱,装饰华丽,中国文化元素增多;晚期石窟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瘦骨清像”的源起。云冈石窟反映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过程,多种艺术风格在此融合,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北魏佛教。北魏时期,佛教教义契合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的政治需求,自帝王而下大力推崇,令“沙门敷导民俗”,孝文帝崇法更是深涉义理。统治者为推广佛教,推出了沙门不服兵役徭役、不纳税的政策,致使大量人口遁入沙门,一时佛寺林立,寺院田产广布,对国家政治、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太武帝太延四年(438年)实行的“灭法”活动,就与这些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 北魏佛教造像特点。北魏早期,佛教造像尚带有许多犍陀罗特征,身躯粗壮、鼻梁高挺、着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衣纹稠叠随身圆转;北魏晚期佛教造像一改早期的伟岸之势,和悦平易之感加强,面形消瘦、身材修长,呈现出清新典雅的“秀骨清像”。佛像褒衣博带,垂领广袖,宽大的服装将结跏跌坐时置于腿上的脚全部遮掩。这种造像风格与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南涅水石刻群。1957年秋,在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发现石刻窖藏,出土单体造像、造像塔和造像碑1100余件,年代为北魏永平三年(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造像塔是北朝时期民间兴起的佛教礼拜供养形式。南涅水造像塔由大小不同的单层四面石刻逐层收分层垒而成,石塔每一级四面开龛,顶部安放塔刹。发愿文中自名为“图塔”“高举”“石级造像”等,是由民间社邑捐资建造而成。造像题材丰富,有佛本生、佛传故事和阿弥陀佛、弥勒菩萨、二佛并坐及千佛等,是研究北朝民间佛教信仰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东魏北齐佛教造像。东魏造像中,弥勒减少,观世音增多。流行北魏晚期以来秀骨清像样式,表现手法以线条刻划为主。佛像高肉髻,脸庞清瘦,溜肩,身体修长,身着褒衣博带。菩萨头束髻,面相长圆,眉清目秀。</p><p class="ql-block"> 北齐时,无量寿佛和阿弥陀佛造像增多,出现双尊像组合。造像风格为表现人体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手法,立体感增强。佛像流行低平素面肉髻和螺发肉髻,面相浑圆,身体健壮而丰满,多穿袒右式大衣。菩萨头戴高冠,脸庞宽而丰满,上身袒露,腹部微凸,衣薄贴体,衣纹疏简,流露出造像的精神气质。</p> <p class="ql-block">  <b>大唐气度</b>。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社会开放,文化繁荣,佛教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禅宗的建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完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唐代佛教艺术博采众长,融汇中西,独具特色。佛教造像一改汉以来的简约,形成了丰腴健美、雍容华贵、优雅自然的时代风格,从中我们能够领略到气势恢弘的大唐气度,感悟到海纳百川、开放进取的大唐精神。</p><p class="ql-block"> 唐代佛教造像特点。唐代佛教造像流行释迦、弥勒、阿弥陀佛三世佛组合,坐姿菩萨像增多。佛造像多水波纹发,面相浑圆丰满,颈部刻三道蚕纹线,宽肩细腰,胸部及躯体丰满健美,身披袒右式偏衫或双领下垂式大衣,大衣紧裹双足,呈“曹衣出水”之式。菩萨束高髻,眉眼细长,面相丰满圆润。宽肩,细腰,窄臀,身姿修长,婀娜多姿。装束飘逸,下裙贴体,衣纹雕成“U”字形,表现出柔和的质地感。这一时期佛教造像既能为僧徒所供养,又受到世俗群众的礼拜和崇敬。</p> <p class="ql-block">  <b>宋明世相</b>。佛教发展到宋代,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教与儒学、道教彼此渗透补充,不断走向圆融合一,形成了宋明理学。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汇入社会生活,融入民间习俗。佛教传播载体多样,汉文佛经刊印蔚然成风。佛教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石刻造像日益衰退,彩塑、木雕、金铜造像兴盛,寺院壁画、水陆画流行。庄严妙相绘入文人画卷,盛世梵音化为人间情怀。</p><p class="ql-block"> 宋代佛教造像特点。宋以后,开窟造像之风逐渐衰落,佛教造像更加世俗化。造像材质采用木、泥、石、瓷及铜铁等。佛像面相多为方圆或是长圆,螺发,常饰有髻珠,与世俗人物的面相接近。菩萨造像流行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等多种题材。密教图像的传播,也进一步丰富了佛教雕塑的形象与技艺。</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行“佛风遗韵”参观,我脑海里日渐萌生的一种想法,走进新时代,我们在传承佛教文化中,应弘扬一种“人间佛教”的思想。因为当今世界急剧变化,中华民族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是当下我们所处的“人间”。中国佛教在这个历史性机缘中,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在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佛教界在充分注重佛教“人间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注重并坚守佛教的“神圣性”。只有实现“人间性”与“神圣性”的完美结合,达到“入世”与“出世”的高度统一,这才是“人间佛教”的完整内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70余篇文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