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古城一昙华林

蓝海润邦

<p class="ql-block">昙华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西部,毗邻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昙华林校区),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p><p class="ql-block">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p> <p class="ql-block">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北中医药大学~翟雅各健身房 </p><p class="ql-block">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校园内,以原文华大学首位校长翟雅各(英)的名字命名,建造于1921年,系混砖木结构中西合璧二层建筑,中式屋面,西式屋身。该建筑所在地原系美国基督教会圣公会创办的大学,1871-1903年称文华书院,1903年在美注册为文华大学,在1924年并入华中大学,1952年为华中师大,现属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p> <p class="ql-block">现武汉十四中</p> <p class="ql-block">武汉十四中优秀的校友〈国立一中〉</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街道 银杏</p> <p class="ql-block">惟楚有材,楚地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医《伤寒论》是中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介于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之间,全长1200米。街道两侧有戈甲营等支巷,中西建筑、文化在此交汇,现存中式、西式历史建筑50多处。昙华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承载了武昌古城的厚重历史。现成为旅游休闲步行街,但它仍然是武汉历史文化之根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昙华林如烟的往事大致可以分为:</p><p class="ql-block">(一)西式医院传入;</p><p class="ql-block">(二)外国教会兴起;</p><p class="ql-block">(三)近代教育及近代图书馆发端;</p><p class="ql-block">(四)古代、近代政治军事文化作用;</p><p class="ql-block">(五)名人旧居遗迹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西式医院传入</p><p class="ql-block">武昌仁济医院:1861年有“华中传教之父”之称的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杨格非牧师在戈甲营建礼拜堂,然后开设诊所和义塾为教众和附近的居民服务。七年后杨格非牧师将诊所和义塾迁至昙华林正街并加以扩建,早期叫英国伦敦教会医院,1883年改名为仁济医院。辛亥革命期间武昌仁济医院救治军民,1931年武汉水灾,在此设武昌赈灾指挥机构,武昌仁济医院在疾病救治、疫情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医疗机构,见证了武汉西医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据统计,自1835年西医传入中国以来,共建立了166家教会医院、421所教会诊所,武昌仁济医院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教会医院之一,在湖北称为仁济医院的还有汉口仁济医院(现武汉协和医院)、黄陂仁济医院(现黄陂人民医院)、孝感仁济医院(现孝感中心医院)、皂市仁济医院(位于现天门市皂市高中)。武昌仁济医院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留下了现在的建筑群,该建筑群现为武汉优秀历史建筑。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该医院,现为湖北省中医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外国教会兴起</p><p class="ql-block">到了近代,外国教会进入昙华林,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教会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崇真堂位于戈甲营44号,由杨格非牧师于1864年兴建,它是外国传教士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1924年,该教堂经过维修保存至今。该教堂主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600人做礼拜。崇真堂的兴建,象征着基督教(新教)传入武昌的历史开端。如今,杨格非牧师在武汉兴建的教堂除了崇真堂外,其他的都消失了,崇真堂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出。</p><p class="ql-block">瑞典教区,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共四栋),它建于1890年。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馆)人员住宅区。</p><p class="ql-block">天主教教区,该教区为意大利、英国天主教区,位于昙华林街中部以南的花园山山顶上,是所有昙华林历史遗迹中面积最大,同时存留建筑物最多的文物区,目前共有四座宗教建筑物。一是位于湖北中医院内西边的嘉诺撒小教堂,建于1888年,从穿过花园山的胭脂路左侧上山,沿着湖北中医院职工住宅区的小路前行,几经辗转,在一片废墟之中,孤独地矗立着一栋破败的老房子。从外墙上依稀可见的雕花装饰,以及大门结构,可以看出是欧式建筑,多年来在这里任由雨打风吹。这就是嘉诺撒小教堂,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1868年总部设在罗马的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在花园山置地创建此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二是1880年由意大利主教江成德设计修建的主教公署大楼;三是花园山天主堂,1891年修建,据说同武汉市上海路的天主堂为姊妹堂,1868年,意大利的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派遣6名修女来到武昌,在昙华林的花园山上创办了一间小小的圣约瑟诊所,这是后来的花园山天主教堂。教堂右侧的天文台是它的“气象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四是1928年由武昌主教艾原道创设的育婴堂大楼。</p><p class="ql-block">圣诞堂位于现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内,建于1870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礼拜堂,现改为他用。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曾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近代教育及近代图书馆发端</p><p class="ql-block">现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昌校区所在地原为文华书院,仍然有大量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文华书院,起初是男童寄宿学校。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03年增设大学部,发展成文华大学。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52年参与组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文华公书林辅楼书库建于1920年,为平面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原为文华大学公书林(公共图书馆)书库,是湖北武汉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为历史优秀建筑保护单位,现存的书库成为见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实证。</p><p class="ql-block">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校园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1907年,张之洞先后在此开办公立小学和中学堂,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古代、近代政治军事文化作用</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昙华林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当时位于花园山西麓的太平试馆巷用来接待全省70个州县来省城会试的秀才。</p><p class="ql-block">昙华林也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p><p class="ql-block">近代,一批民主战士在昙华林组成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p><p class="ql-block">昙华林32号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 ,保存较完好。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共进会领导人刘公曾在这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武汉沦陷后,汪精卫在武汉成立伪政府,瑞典驻华领事一度将领事馆迁到昙华林的瑞典教区,不仅处理本国外事,居然还代理英美等西方国家与汪伪政府的事务。</p><p class="ql-block">(五)名人旧居遗迹</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昙华林街道两侧的别墅日益增多,武汉的达官贵人都以能入住此地为荣。</p><p class="ql-block">翁守谦故居位于昙华林75号,属中西合璧式建筑,建于1895年前后,为传统中式民居院落式布局,主体建筑装饰采用欧式风格。翁守谦是福建人,曾任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p><p class="ql-block">石瑛故居:石瑛先生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忠实信徒,是欧洲同盟会支部的创建人、负责人,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石瑛在创建国立武昌大学任校长时,始在武昌区三义村置私人住宅一幢二层小楼。故居是辛亥首义革命前辈在武汉市内难得的一处故宅,对研究和展示辛亥革命历史和武汉名城发展轨迹具有极高的价值。这幢房子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有董必武、陈独秀、陶铸、李四光等名人来往。</p><p class="ql-block">朴园:朴园是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朴园诞生于1936年,是当时的私立华中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的参与组建方之一)修建的公寓之一,它的第一位主人是一位美国教授。那时和朴园类似的小楼有近百栋;抗日战争中,这里一度成为日军的宪兵司令部,房内也改成了可以推拉的日式门廊;到1946年,钱基博走进这栋历经更迭的小楼,成为住户之一,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1年。 钱基博过世后,这里逐渐变成了学生、教工的宿舍,最多时两层楼里住了20多户人家。钱基博所居住的房屋现被改造成艺术沙龙:在深沉的咖啡色背景中,考究的桌椅摆设和野生的芦苇蒿草相映成趣,保留原貌的壁炉和仿古的吊扇、窗户遥相呼应,在这里,艺术的典雅向历史的沧桑致敬。老师和学生都乐于沉浸在这营造出来的氛围当中。曾有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说:师生在这里聊艺术,常常会聊得忘记了时间。小楼门口,那棵300多年的朴树树阴垂青,把窗口染得碧绿。</p><p class="ql-block">1912年陈潭秋离开黄冈来到武昌求学,进入省立一中(现昙华林内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也就是董必武当时就读的文普通中学堂。于是,两人在昙华林相遇,成为校友,并在1921年共同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了中共一大。</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在昙华林文华书院教授英语的严家麟,组织了60个16岁以下的男孩,他们成为中国童子军第一支队。前些年,还有几位台湾的客人来到昙华林寻根。</p><p class="ql-block">1920年3月,董必武创办武汉中学,并立下校训:朴诚勇毅。与此同时,身在上海的李汉俊因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一,独自回到武汉,受董必武邀请来到武汉中学讲授社会科学。陈独秀在这一年也来到武昌昙华林文华大学发表演讲,并参与了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1923年8月,康有为在武昌美术专门学校大门书写了大幅匾额:武昌美专。</p> <p class="ql-block">武昌古城墙砖</p> <p class="ql-block">武昌古城墙砖</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p> <p class="ql-block">瑞典教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翁守谦故居</p> <p class="ql-block">翁守谦故居</p> <p class="ql-block">汉绣</p> <p class="ql-block">武昌古城 千年文脉</p> <p class="ql-block">马道门</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 崇真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