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小雪”无雪,天气尚好,因疫情几年没去豫西了,到“天鹅之城”三门峡看天鹅去。</p> <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山川秀丽,湖面广阔,水肥草美,食物充足,具有人和鸟和谐相处的优越环境,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有成千上万只天鹅从西伯利亚飞越两千多公里,来到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过冬,三门峡市也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并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三门峡天鹅湖,碧波万顷,水清如玉,圣洁的白天鹅优雅从容,自在嬉戏,与城市相契相融。</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下午4点多时间偏晚天气偏冷,亦或是不到最佳观赏期,天鹅湖上天鹅数量和游人比往年要少些。</p> <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市古称陕州,陕州古城北濒黄河,南依青龙涧,东指崤陵,西望函谷,不仅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以西的地区。“陕西”便由此而得名。作为县治,陕县最早设置于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p> <p class="ql-block"> 1960年,三门峡大坝拦洪后,由于陕州(县)城地处原高坝深库设计的淹没区,居民全部搬迁。现在的古陕州城遗址已被开辟为陕州风景区,古陕州城的轮廓依稀可辨,宝轮寺塔、石牌坊等古迹得到了保护和修复。</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位于陕州城东大街,南北占地12米多,三道过门,高低错落,从上到下镌刻着麒麟、四不像怪兽、凤凰、仙鹤、盛开的莲花、菊花及云彩等。整个牌坊高大威武、雕刻精细,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 另外额坊二层东西石面分别刻制有1尺高的神像或人物37尊,其中18个还骑跨着奇异怪兽南北相对。4根大立柱在中间护压着圆鼓形的石墩,石墩上下贴合着12个姿态活跃的小石狮,或卧或立,或爬动或伸肢,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宝轮寺塔,是陕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唐代,金代复建。宝轮寺塔的建造融会了唐代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特点,秀丽俊俏、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宝轮寺塔坐落在三门峡市天鹅湖畔陕州风景区内,在塔下前方鼓掌或用石子撞击地基,会发出“呱,呱”的蛤蟆叫的声音,当地俗称“蛤蟆塔”。塔坐北朝南,塔高26.5米,是一座13层的宝塔,塔身自下至上慢慢收敛,塔内有梯道和塔心室。豋上塔顶放目远眺,可以看到近处天鹅湖的翩翩天鹅和远处黄河的雄浑壮丽。</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三门峡因黄河而生,黄河在三门峡市蜿蜒流经206公里,孕育了三门峡璀璨夺目的历史文明,赋予了三门峡华夏文明的渊源和厚重文化的底蕴。三门峡市围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了沿黄生态旅游示范带,依托黄河沿岸的自然地形地貌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娛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三门峡市黄河公园。</p> <p class="ql-block"> 会兴古渡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6公里处的黄河南岸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 茅津渡口位于黄河北岸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城南茅津村,南岸为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p> <p class="ql-block"> 据载,茅津在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于虞,伐灭虢国,即由茅津渡河。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渡河,以逸待劳,败秦军于崤山。</p> <p class="ql-block"> 1947年8月22日,刘邓大军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兵团右集团军从茅津以下强渡黄河,当地船工在缺少船只的情况下,冒着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创造了用油包把大军渡过黄河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黄河水如此清澈,颠覆了世人对黄河的想象。这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后,把黄河的浑水通过沉淀变成了清水,因而实现了三门峡黄河水清,也是三门峡近年来持续开展黄河生态环境治理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