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脚

西风低语者

<p class="ql-block"><b> 老人口里经常有“哪个人不是谁家的外甥”一说,言下之意就是生而为人,究有其根源,必当尊重某些事实的存在,还有“姑舅亲,姑舅亲,砸断骨头连着筋”一说,这句话的含义,更在于有些事情的内在联系一定也是不容置疑的存在,而非人力所能改变。</b></p><p class="ql-block"><b> 奶奶,父之母也。她的存在如树木之根基,是吾等所受舔犊之情具体的表现第二大主体。按正常的人生规律,也是吾等最早失去的至亲之一,她的离世,更是真切地告诫吾等,越是毫无保留施与我们爱的,也是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我们爱的也终将会离开。爱的离开先从迭代的爷爷奶奶开始,再者接下来的就是父母之爱,再再者,就是我们的离开,我们也都终将离开这个给过我们爱的家,以及我们释放过爱的地方,我们的子嗣也会同样往复这样的历程,直到以后,将来。所以呢,家庭这个社会最基层,它并不需要人人皆飞黄腾达,而是需要爱的施与,和感受爱的滋养,不爱人,和人不爱,一定是出了问题,不用追究问题根由,这样的家,一定是要落败的。</b></p> <p class="ql-block"><b>  被唤孙子,且还挺高兴的答应,在我这里,也就奶奶一人,包括在记忆里存活过的三爷,三奶,他们也只是唤我的乳名,从未直接喊我孙子。当然,不提到爷爷,就不能说自己没有爷,而是爷那位“老哥”,与吾从未谋面,在奶奶离世前的更早时间撒手人寰。听奶有说过,那“老哥”倔强,执一辈子偏不留照的意志,说留照是搅乱人心的玩意,就是留有一两张死人面孔,倒不如活着的时候开心,还说照片那张纸,迟早要被人遗弃、焚烧,倒不如提早自己干净了的好,能给有洞察人性人情薄凉,有三辈过忘先见之明这样的爷当孙子,我觉得不亏,且荣耀的很。</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奶奶这样说过,也因当时自己小,当真的以为爷爷是个犟人,现在想来,完全不是奶奶嘴里说的那么回事。爷爷有点驼背,那是常年弓背打磨银器,后天落下的毛病,大概因为是这,会有一点自卑的心理因素,才未留照,再有就是奶奶的强势的一面,吾深有感触。吾爷的不留照,放大的说是不具有照汗青的意外,往小里说是脾气的使然,到底是什么会让一位弯背驼腰的小老头,耍这样的性子,姑且令他亲孙子的我,妄猜、妄疑,不得真解。</b></p> <p class="ql-block"><b>  奶奶不像不留照的爷,倒是真真切切的留了一张照的,要是回想起奶奶的那些好,大都跟奶奶的脚脱不开干系。走跟跑一般,给人挺麻利的映像,实则是,奶奶的脚不是完完全全被裹成功的三寸金莲所致,身欲动,双脚便先使力。说它是旧文化与先进文明的半成品再恰当不过,根本在于她的那双脚,说文不文,说武不武,都说古代女子的指尖如刀笋,而奶奶的脚确实像大号的矛头,外人听到的是她每走一步都是脚后跟“蹬蹬”作响,实则她是也用前脚掌的,真正用脚后跟走路的三寸,到了她那个岁数,跑字对于她们的身体条件而言,无形中是最大的难题。对于蹑手蹑脚的真正理解,不是孩提读书时的字面,却是现在对奶奶的记忆,和她举足轻的会没有一点声响。</b></p> <p class="ql-block"><b>  吾等常听“留发不留头”的许多轶事,但从没有说“留足不留头”的说道,头发那东西,自努尔哈赤们以为它具有标志性,在全国自上而下将所有中原大地的原住居民通通“髡”了一遍,到了民国,清被推翻以后,最能体现“革命”性的,也是从每个人的头上开始。得说溥仪也是一位割发的代表人物,他的发不是被张勋那帮“革命党”割的,真真切切是他自己用剪子“咔嚓”了的,那“咔嚓”吓的太监和宫女们“噗通通”的跪了一地,按清朝的祖律,割发如杀头如出一辙,溥仪的割发,岂不同于皇帝老儿自裁,那可不是闹得玩的把戏。溥仪割了发,并没有当即薨,后来逃到了老家盛京,倒是又做了许多诸如东山再起的梦,那梦后来虽然破灭,但在当时,对于他的追随者,乃至他个人而言,以为轰轰烈烈了。</b></p><p class="ql-block"><b> 奶奶的足不像爷们的发,显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解放与不解放足,不足以取人性命。奶奶说,当闺女时,想着要裹地美美的,也好嫁个好人家,懒得被别人骂大足的婆娘,殊不知自己忍不下那疼痛,慢待了脚丫,一来新文化的风吹到塞北后,风的力道弱了许多,与其说耽误了奶奶的脚,实则是奶奶说的,自己受不了那罪。</b></p><p class="ql-block"><b> 从奶奶未裹成功的脚来看,足的文化,很像是中国的文化,自唐魏晋南北两朝以来,一直裹着到1911北伐以后的解放,以前都以小巧唯美,自解放了以后,那些裹成功的,和类似奶奶那样的大都不会影响到走路,奶奶的脚确实要比我姑父的母亲,在走路时利索,但奶奶跟那姑奶奶在脚的交流中,常常眼里不乏羡慕流露,而那姑奶奶嘴上却说“后悔”之类的话,现在再回想那姑奶奶的神情,估摸有百分之九十沾沾自喜的成分,嘴上却说“我们那时候都小,什么都不懂,大人让裹,就从了”,“还是你有主见,没裹成,还好”的话。</b></p><p class="ql-block"><b> 裹成功跟没裹成功,大都不碍走路,只是蹑手蹑脚的程度不同,至于那裹脚的袜子,没见过的不知道,越是成功了的,倒比没有裹成功的用料少,即便后来奶奶那双未裹成功的脚,临离开这个世之前,用布一直没减少过一寸,三尺绰绰有余,足矣证明乃是裹足一成员。</b></p><p class="ql-block"><b> 裹足不前,那是骗人的鬼话,奶奶虽然不是裹足的成功者,但也有过一半的裹足经历,对于裹足有着深刻的体会,她说,人一旦裹了足,使出吃奶的劲,就算跑,也跑不过一个正常走路的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3.12.9于海原</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