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足迹

燕子

<p class="ql-block">秦晋大地,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五千多年的沧桑,孕育出无数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从10月14日到10月20日,沿着历史的足迹,自驾七日,行程二千四百多公里,从史前有人类记录的黄帝陵,走到了明代人类大迁徙的大槐树。历史给予的心灵震撼,留在了照片中。</p><p class="ql-block">文字:梦幻将军</p><p class="ql-block">图片:燕子</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平遥</p><p class="ql-block">山西晋中的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古城内的古城墙、古街道、古店铺、古寺庙、古民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年间,大约已有2800多年历史。古城在明代洪武三年重建。传说平遥城池,是朱元璋的谋士,有“赛诸葛”之称的名臣刘伯温所设计的。刘伯温的祖籍就在平遥。</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有六座城门,东部和西部城墙各有两座城门,似龟腿。南部和北部城墙各一座城门。南部是主城门,方形翁城似龟头,北门似龟尾。因此平遥又有“龟城”之称。</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古屋很多,大部分为明清建筑,毕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原古时的建筑,难于保存,但古城蕴含的文化底蕴,还是很厚重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南门瓮城入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龟头”瓮城内景</p> <p class="ql-block">历经沧桑的瓮城旧城门</p> <p class="ql-block">记录悠久历史的平遥商行会馆</p> <p class="ql-block">南门内景</p> <p class="ql-block">守城的士兵铜像</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看内城民居</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县衙</p><p class="ql-block">​平遥县的县衙门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县衙之一。平遥县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重建平遥城同时,建筑的县级官吏管理驻地。</p><p class="ql-block">​这个县衙是标准的明清机关布局。大堂处理重大刑事案件,二堂日常办公和处理民事纠纷。县衙前部建筑对外办公事,后半部建筑是家眷生活居住处。</p> <p class="ql-block">县衙正门入口</p> <p class="ql-block">县衙大堂</p> <p class="ql-block">县衙二堂</p> <p class="ql-block">监狱就设在县衙内。相机和手机拍摄的照片色彩不同。手机拍的更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内宋代古井。现在后花园成青少年画画写生的场所了。</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票号日升昌</p><p class="ql-block">​晋商代表之一的日升昌,开创了现代银行的雏形,由现金银两交易 ,创造性的发展成票据交易,是中国票据代替现金银两交易的鼻祖。当年的票据,类似今天的汇票,支票,等同于现金交易。</p><p class="ql-block">日升昌是中国的第一家票号,起源于平遥古城,发展到全国,并实现了“汇兑天下”,通行全国。</p> <p class="ql-block">历经几百年的雕梁画栋,虽然已经斑驳残破,梁上金箔的雕画,仍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装扮成清代贵妇的旅游团,在票号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城中心的地标建筑—观风楼</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p><p class="ql-block">双林寺位于平遥县西南城边,原名中都寺,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原创建更早,因建年代失考,估计是在二千年前。​ 双林寺最大的特点是彩绘泥塑众多,与其它寺院绘画多而不同。寺内几千尊雕像,栩栩如生。​ 其中 贞义祠中的泥塑,是用姑嫂两人的真人骨做架,泥塑而成。后破损,重修,弃之未用。​ 双林寺是三进院,三院主殿上的庑殿樑,琉璃瓦烧制的形状寓意都不同,少见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p> <p class="ql-block">西安大雁塔</p><p class="ql-block">​大雁塔是千年历史名城西安的地标建筑之一。西安从西周建都,成为十几朝国都。而在唐朝时期,那时称“长安”,唐三藏去古印度取经回来,为防木楼火烧经书,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建成七层砖塔存放经书。大雁塔建成后,其中多次修缮,塔体,塔基保存完整,成为塔中国宝级佛塔。</p><p class="ql-block">​1996年曾到过大雁塔,那次没有登塔。那时,以塔为中心的旅游区域很小,很简陋。目前塔周围扩建成了大雁塔遗址公园,成为来西安必打卡的重要的旅游区域。</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唐僧从西安出使印度取经,回西安后翻译经书,传播佛道,成为中国佛学领袖。</p> <p class="ql-block">登塔俯瞰西安城</p> <p class="ql-block">西安大唐芙蓉园</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西安城郊东南,在秦朝时代就建了一座皇家园林,叫宜春苑。之后隋唐扩建,改名叫芙蓉苑。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芙蓉苑也达到辉煌的鼎盛时期。芙蓉苑历经千年,帝都东移后,这座皇家私苑也败落。目前的芙蓉苑是在原花园北部,重新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大唐芙蓉园</p> <p class="ql-block">复制修建的六骏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大唐芙蓉园内远眺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大唐芙蓉园紫云楼</p><p class="ql-block">紫云楼是唐朝时期帝皇登楼观望街景民俗,以及接待西域来朝晋见的地方。现代复制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古城墙</p><p class="ql-block">​西安建城很早,在西周已经成型,但直到隋朝才高筑墙,升级成拱卫皇宫的要塞。之后在唐宋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屹立千年。城墙很宽,宽过现代双车道的马路,也是我们见过的最宽阔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登西安城墙</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的小贩,统一唐装上岗,归“城贾记”商行统一管理。</p> <p class="ql-block">长方形的西安古城区,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有翁城。这是南部永宁门的翁城。</p> <p class="ql-block">南门上的箭楼</p> <p class="ql-block">西安大唐不夜城</p><p class="ql-block">在大雁塔遗址公园南部,大唐芙蓉苑西部,建设的大唐不夜城,实际把三处景点联成了一大片景区。大唐不夜城用灯光秀,雕塑布景和歌舞表演等,一方面寓意表现大唐盛景,另一方面增加游客的夜生活,一举多得。</p><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据说是近几年才建设成的,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来西安旅游必到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不夜城成了仿唐美女们拍照的背景地</p> <p class="ql-block">灯光中的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陕西黄陵县黄帝陵</p><p class="ql-block">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又记:“黄帝崩,葬桥山”。</p><p class="ql-block">黄帝陵被誉为“中华第一陵”,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中国人自认是“炎黄子孙”,炎是炎帝神农氏,黄即黄帝轩辕。</p><p class="ql-block"> 黄帝陵园分为两部分,山下部分为祭祀园地,山上是陵墓园地。祭祀园地里古柏成林,还有黄帝亲手种植的一株5000多年的柏树。</p><p class="ql-block">黄帝的祭祀历史久远,早在尧舜时代,黄帝就被当做始祖祭祀,秦汉时期,更是对黄帝尊为神灵祭祀,隋唐时期,已经把祭祀黄帝制度化了。目前地方政府付巨资正修建取意“天圆地方”的大殿和宏大的广场,作为祭祀黄帝之用。</p><p class="ql-block">据说黄帝活了111岁,写在了陵园中。我想应该是传说。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极其简陋,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长寿,可能是梦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祭祀大殿,近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古柏之最</p><p class="ql-block">这棵柏树,树龄已经5000多年,树高19米,下部树围11米,后人认为是黄帝手植,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百棵名树之首”。黄帝陵内的柏树群,也是中国最大的古柏树群。</p> <p class="ql-block">登黄帝陵墓。历代帝王尊崇黄帝,到此处登陵,规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必须徒步上山。</p> <p class="ql-block">黄帝墓前祭祀大殿</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自西向东流入大海的黄河,在黄土高原上,有一段南北流向的水流。以此分界,西岸是陕西,东岸是山西。宽阔的黄河,流经吉县,地形突然变窄,形成类似壶口状的一段地貌,导致黄河水流拥挤奔腾而下,声如雷鸣。</p><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两岸分在两个省,陕西和山西各有观景区,我们这次是在陕西岸观景的。对岸就是山西段观景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陕西</p> <p class="ql-block">临汾市洪洞县</p> <p class="ql-block">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p><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中原战乱不断,人口大减,田地荒芜。而那时山西远离战火,社会稳定,人口数量几乎超过河北河南两省的总和。明政府决定从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州县衙门贴出告示,声称,愿意移民的家庭,待在家中,不愿意移民的,集中到洪洞县城南大槐树下登记注册。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村民们,纷纷赶往大槐树下,结果,官衙登记注册,强制迁移了150多万人,押送到了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8省区(有说是12省区)居住。如今,迁出的人们,后代已经遍布全球,每年都有大批人去大槐树寻根祭祖。</p><p class="ql-block">​园中的根雕大门,献殿,祭祖广场,祭祖堂等,都是为海内外移民后代祭祖寻根而后建的,目前成为园中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仿大槐树的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祭祖堂</p> <p class="ql-block">第二图石经幢,始建于唐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幢成柱状,刻有垂幔,飘带等,是雕刻艺术的珍品,也见证了强迫移民的全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古槐树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被洪水冲毁,后人在古槐原址上修庙纪念,每年都有大批人到此祭拜。</p><p class="ql-block">老古槐树枯死,须根生命不息,发芽成新树(二代槐),历经400多年,目前也老死。树根再发芽成三代槐树,目前也有100多年树龄了。</p><p class="ql-block">第六图是挖出的老槐树根,制成了标本留念。</p> <p class="ql-block">移民故事浮雕</p> <p class="ql-block">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晋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支商旅,豪门大院众多,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东部静升镇,六个大院群(他们称为“堡”),建筑布局象汉字“王”,又是王姓家族一脉传承,故命名“王家大院”。目前开放游览两个堡,另一个堡开发成酒店,另外三个堡还没有开发完,暂时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每个堡,都围有独立的城墙,防卫土匪,保护村民。现在开放的两个堡,共有大小院落234座(每个院落,就是独立的一家王姓子孙)。其中113个院落,可以游览参观。</p><p class="ql-block">​王家先祖在元代就生活在静升镇,先是务农,后经商,在明清时代达到顶峰,成为官宦人家。王家大院集明清民居建筑之大成,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大部分院落,都是二进院,个别富豪的大院落,由多个小院子组成。</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各个院落,细节上,木雕,石雕,都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进“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院内的各家各户,都有一些不同的石雕和木雕,不但艺术精美,且都有不同寓意。此图大猴背小猴,寓意为“辈辈封侯”,小猴双手捂耳,意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p> <p class="ql-block">每个“堡”都有独立的围城。走在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王家家族祠堂</p> <p class="ql-block">王家归来不看院。朱镕基题写的“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元代文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