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由行之一 柏林

Vincent Zhou

<p class="ql-block">德国及多瑙河之旅之一:柏林</p><p class="ql-block">抵达柏林</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11日,我们一行五人游览了德国柏林等地及多瑙河的几个沿岸城市。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维京(Viking)游轮公司的多瑙河之旅,但趁到达欧洲之便,我们还在此之前在柏林等地自行旅游。</p><p class="ql-block">多瑙河之旅比较简单,游轮有具体的安排,我们只要跟着行动即可,自由行则比较麻烦,去一些从来没有去过的陌生的地方,又不懂德语,存在语言障碍,虽然事先上网做了些功课,但都是别人的经验之谈,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都是未定之数,纸上谈兵与实际行动相差很大。</p><p class="ql-block">因而,我们对自由行虽有计划,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常是随机应变,事情迫在眉睫才临时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p><p class="ql-block">我们10月30日晚上十一点半从纽约出发,搭乘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远赴德国,在法兰克福转机,停留了三个小时,到达柏林时,已是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五点左右。我们事先预定了位于柏林市中心腓特烈大街的旅馆,因而抵达柏林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前往旅馆。</p><p class="ql-block">在纽约根据查到的资料,判定搭乘机场的火车直接前往柏林市中心最为直接便利。</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们首先寻找火车站。此时,遇到了第一个麻烦。我们获悉火车站在某个航空楼内,但柏林的航空楼的概念与纽约不同。纽约肯尼迪机场有八个航空楼,散布在机场各处,每个航空楼都自成体系,拥有自己的大楼和设施,但柏林的机场虽有几个航空楼,但只有一幢大楼,各个航空楼都位于同一幢大楼的不同层数。理清头绪,才能继续行动。</p><p class="ql-block">找到火车站,又面临购买车票的问题。柏林机场的火车站实行无人售票,乘客必须与售票机互动。我们不熟悉操作售票机的程序,不懂售票机上快速闪现的德文提示,站在售票机前一筹莫展。幸亏有德国年轻人相助,三下五除二地帮我们买了车票。</p><p class="ql-block">车站有几个月台,上下月台也是问题,因为电梯不是到处都有,自动扶梯则是单向通行,上下不便,尤其是我们每人还拖着自己的行李。</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上了火车,什么地方下车也令人头痛,报站名用的是德文,车厢显示器显示的也是德文,根本无法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唯一的信息是,当地人告诉我们从火车站到市中心共有四站,因此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计算火车停靠的站数,据此决定何时下车。幸亏有位同车的乘客告诉我们,我们要去的市中心是终点站,这阵忙乱才告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柏林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到了火车站,准备步行去旅馆,根据预先查到的资料,旅馆就在火车站附近。问了路人,才获悉需要步行不少路,晚上七点多,拖着行李寻找,不太现实。于是,又折回火车站,设法搭乘火车站内的地铁。由于不了解情况,购买地铁票又费了一番周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柏林地铁车厢中的情况,与纽约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等到我们找到旅馆,已是晚上八点多。</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馆名叫欧洲之星EuroStars,位于柏林市中心,最繁忙的商业街腓特烈大街上,但是没有霓虹闪烁的晚市,又是细雨霏霏,显得黝黑清冷。旅馆档次不低,但坐落在一条弄堂底部,而且旅馆招牌的灯光发生故障,花了一番功夫才找到。</p><p class="ql-block">日夜兼程地从纽约赶到柏林,拖着行李四处探路,身心俱疲。但排除万难抵达投宿之地,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旅馆外观。</p> <p class="ql-block">旅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旅馆的房间,我在此住了四个晚上。设施俱全,但只是晚上栖身之地。</p><p class="ql-block">双人房四晚共644欧元,平均每晚161欧元,这家旅馆位于柏林市中心,这个价格相当便宜。</p> <p class="ql-block">游览柏林</p><p class="ql-block">到达柏林的次日,也就是11月1日,我们开始游览柏林。</p><p class="ql-block">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德国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乃至欧盟人口最多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居民多达 385 万人以上,当然与纽约和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span></p><p class="ql-block">柏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3 世纪,当时这里是两条重要的历史贸易路线的交叉点,历史上的许多王朝将其设为首都,其中包括勃兰登堡侯爵国(1417-1701)、普鲁士王国(1701-1918)、德意志帝国(1417-1701)的首都。 1871-1918)、魏玛共和国(1919-1933)和纳粹德国(1933-1945)。</p><p class="ql-block">柏林一直是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和自由革命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的中心,属于世界级别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化、政治、媒体和科学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被战胜国占领,柏林也随之被分割成东柏林和西柏林。由于柏林位于东德,西柏林在事实上就成为西德的飞地,被围在东德之中,在1961年8月至1989年11月期间,更被柏林墙包围。此时东德仍以柏林(东柏林)为首都,西德则改以波恩为首都。1990年德国统一后,柏林再次恢复以往的身份,成为全德国的首都。</p><p class="ql-block">这些历史令柏林变得独特而具魅力,我们因而对这次游览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只能在此停留一天,因而游览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选择搭乘随意上下(hop on hop off )的巴士的方式游览全城。</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们在前一天抵达中央火车站时就在那里的游客资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办妥了搭乘这种游览车的手续,买了可以搭乘一天的车票,每张30欧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即位于柏林中央火车站的柏林游客资讯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巴士行经的地图,巴士公司已将柏林的重要景点囊括在内,对于只有一天行程的我们,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p> <p class="ql-block">巴士行经的各个景点,可惜我们不懂德文,看不出名堂。</p> <p class="ql-block">于是,借助微信的翻译功能,将其译成中文,这样,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将会经过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所幸巴士设有多种语言的口语导览设施,其中包括中文。中文导览非常精彩,不但对景点的现状和历史介绍详尽,而且还作点评,犀利诙谐,令人遐思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我们开始游览柏林。一早,就步出旅馆,前往最近的巴士车站。</p><p class="ql-block">还未抵达巴士车站,我们就在不经意中巧遇世界名校洪堡大学,这正是一个意外的惊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是柏林目前四所公立大学中最古老的大学,1809年由普鲁士王国文教部长威廉·冯·洪堡、哲学家费希特及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以“柏林大学”之名创立,1810年秋天开学,这是德国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既是世界著名的顶尖学府,在欧洲也首屈一指。1810年建校时,正式名称为"柏林大学"(Berliner Universitaet),1828年更名为“腓特烈-威廉-大学”(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1949年,为了摆脱王权专制名称,纪念学校的创始人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威廉·冯·洪堡两兄弟,再次改名,柏林洪堡大学。</p><p class="ql-block">再大楼前庭院里安放着两位著名的学者的白色雕像。</p><p class="ql-block">其中之一是克里斯蒂安·马蒂亚斯·特奥多尔·蒙森(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的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p><p class="ql-block">另一位是赫尔曼·路德维希·费迪南德·冯·亥姆霍兹(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面的洪堡大学校舍。</p> <p class="ql-block">车站附近的街景,树上的和地上的秋叶金灿灿,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我们搭乘的hop on hop off 随意跳上跳下的巴士。</p> <p class="ql-block">我们搭乘的那辆巴士的司机兼导游,他是一位演员,没有演出任务时就担任这一兼职。他谈吐风趣,富于肢体语言,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无不显示出演员的素养,也可以看到德国一般演员的状况,他对柏林情有独钟,不但称颂其历史文化,还不断赞叹其绿化,在他描述下柏林到处都郁郁葱葱,充满花言鸟语,是一个大花园,在巴士行进过程中我们发现此言的确不虚。</p><p class="ql-block">他对自己的祖国德国赞不绝口,但对法国却嗤之以鼻,我们谈起去年的旅游经历,觉得在法国根本无法与人用英语交流,他说,这是因为法国人虚荣心大,不屑于使用法语以外的任何语言,而且还怕泄露自己不擅长外语的弱点而丢人。由此可见德国老百姓对法国人的印象。德法曾是世敌,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前的欧洲争霸中打得不可开交,现在虽然已经化敌为友,而且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彼此还是看不顺眼。</p><p class="ql-block">他说葡萄牙是他最喜欢的国家,风景优美,而且商品价格低廉,但我谈起与葡萄牙毗邻的西班牙时,他竟然表示他从未去过。我不禁为之讶异,德国西班牙同在欧洲,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对比中国,更是形成强烈反差,中国与欧洲相隔千里,中国赴欧旅客却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于道。</p> <p class="ql-block">随着巴士的步伐,柏林的街景一一呈现在眼前,绚丽多彩,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与纽约相比,柏林的街道清寂,现代化的建筑接踵而来,但行人稀疏,有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感觉。道路干净,绿化程度很高。与我去过的德国城市相比,也显得高冷。</p><p class="ql-block">可能这是因为路过的地方大多是政府机构和外国使馆所在的区域,没有一般大都市惯有的熙熙攘攘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柏林的许多建筑新颖别致,具有现代风格,是因为在二战时遭到盟军大规模轰炸,许多房屋毁坏,现在的许多建筑是战后新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具体地说,二战时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战役”,炸毁了东起蒂尔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门子施塔特的整片区域。</p><p class="ql-block">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柏林战役”一共对柏林发起13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次的轰炸规模在500架以上,摧毁了柏林1/4的市区,市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火、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炸死1万多人,并使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p><p class="ql-block">二战以后开始柏林的重建,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在废墟中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河流与街道纵横交错,在柏林颇为常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外表,这是一座体育馆,在体育赛事或在用作大型歌舞表演时应该热闹非凡,但可能是因为现在正是中午时分,显得颇为落寞。</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古意盎然,应是上个或上上个世纪的遗存,在众多的现代建筑中显得卓立不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幢非常现代的建筑,楼前的招牌上书爱尔兰酒吧,欧罗巴中心,现场音乐表演,由此可以一窥柏林人的城市生活。</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形状的玻璃建筑似是地铁站的出口,洲际(InterContinental)d 的字样说明柏林的城市风格和国际风范。</p> <p class="ql-block">行色匆匆的路人仍争分夺秒地从手机中获取信息,颇显柏林现代都市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骑自行车赶路在欧洲蔚然成风,德国虽然不如丹麦那样的自行车王国,但自行车骑手也屡见不鲜。</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是柏林的另一种风情。</p> <p class="ql-block">古旧的教堂,应该有段历史。柏林建城于十三世纪,又属于基督教世界,在不经意中邂逅历史悠久的教堂,应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柏林的街道宽敞,路边的树木葱郁。据司机兼导游介绍,令柏林引以为傲的,是其高度的绿化。</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际大都市,跨国的大公司随处可见,现在遇到的就是日本的无印良品公司,无印良品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该公司以出售日常用品为主,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p> <p class="ql-block">在途中还偶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土星汽车公司(SATURN)在柏林的分公司,这是美国通用汽车(GM)为了与日本汽车竞争而成立的公司,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虽然现在已经时过境迁,而且日本的汽车仍在美国占据显著的比例,岁月的痕迹依然清晰,诉说着当年的汽车竞争在欧洲的战况。</span></p> <p class="ql-block">与无印良品和土星公司不同,卡迪威百货公司 (KaDeWe)是柏林本土的产业,与巴黎的老佛爷百货、伦敦的塞尔福里奇以及米兰的文艺复兴百货公司一样,均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统的欧洲都市百货商店</span>。当然,作为这家百货商店的旗舰,柏林的总店声势更为傲人。</p><p class="ql-block">柏林的卡迪威(KaDeWe)是欧洲大陆最大的百货大楼,商品应有尽有,是德国的商场领军者之一,领导着世界的新潮流。卡迪威提供有1800个品牌的大量商品:从世界著名的品牌服装、饰品、化妆品、家居商品,一直到高级美食天堂,出售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33000种美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卡迪威正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卡迪威百货大楼</p><p class="ql-block">经过百年发展,今天的卡迪威已拥有6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伦敦哈罗兹百货商场的第二大卖场。每天,大约有5万人次到这里观光购物。1907年春天,卡迪威首次呈现在柏林市民面前。二战中,卡迪威连同西柏林市中心的其他建筑一样被战火夷为平地,但1950年重起炉灶,而且还在6年后,在6楼设立美食城,提供各种各样的鲜美菜肴。</p> <p class="ql-block">选帝侯路堤(Kurfürstendamm,当地人称为Ku'damm,中文译为库达姆大街、库当大街 (戏称为“裤裆大街”) 或错译为选帝侯大街)是德国首都柏林最著名的大街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条街得名于昔日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由于既宽又长,而且<span style="font-size: 18px;">商店、住宅、酒店和餐馆林立,</span>被誉为柏林的香榭丽舍大街&nbsp;。</p><p class="ql-block">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在此拥有自己的商店,其中包括Gucci、宝格丽、香奈儿、路易威登、华伦天奴、Lacoste、Tommy Hilfiger、卡地亚、爱马仕、施华洛世奇,汽车制造商也在此设立展示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中文导播介绍,这条大街命运多舛,几起几落,历经曲折。</p><p class="ql-block">一战以前艺术家和波希米亚主义者著名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在“黄金20年代”,“新西部”的选帝侯路堤地区成为柏林娱乐业和夜生活的中心,这一状况由于大萧条和1933年纳粹当权而结束。犹太商人拥有的商店和公司成为破坏的目标,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在此发生。在二战中,这条大街遭到空袭和柏林战役的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战后,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和西柏林,这条大道迅速重建,成为西柏林的主要商业街。</p><p class="ql-block">两德统一之后,选帝侯路堤面临位于市中心区的波茨坦广场、腓特烈大街和亚历山大广场的竞争,许多咖啡馆和电影院关闭,但仍保留了高档购物街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条大街上还在不断修整,这座旧建筑正在设法恢复原貌。</p> <p class="ql-block">位于这条街一端的柏林动物园。</p><p class="ql-block">这家动物园是现存最古老的且最知名的动物园,建于1844年,占地 35 公顷(86.5 英亩),展示约 1,380 种不同的物种和 20,200 多只动物,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动物园设施。</p> <p class="ql-block">柏林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名人蜡像,</p><p class="ql-block">此馆共分两层,收藏120多尊蜡像,历史、音乐、电视和电影等各领域著名人物塑造的蜡像位列其中,这些名人包括乔治·克鲁尼、海蒂·克鲁姆、泰勒·斯威夫特,卡尔·马克思的蜡像也在其内。</p><p class="ql-block">馆中还设有互动布景,其精致服装和现代科技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卡尔•马克思大街。</p><p class="ql-block">位于原来的东柏林,由东德政府在1952-1960年作为战后重建的社会主义样板大街建造,全长2公里,路宽89米。 最初此街名为斯大林大街,1961年苏联去斯大林化后,改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卡尔·马克思命名。</p><p class="ql-block">在东德时期,这条街以工人住宅闻名于世,公寓内高档设施俱全,但据中文导播所言,这些公寓的租费两倍于一般,并非普通工人所能负担,所以应是东德特权阶层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从柏林电视塔上俯瞰的这条大街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卡尔•马克思大街即景。</p> <p class="ql-block">柏林电视塔</p><p class="ql-block">这座电视塔位于德国柏林东区的中心,靠近亚历山大广场,高达368米,是德国最高建筑物,同时也是欧洲第四高的建筑物。在1969年建成时,是世界第二高电视塔。</p><p class="ql-block">现今,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会到访柏林电视塔,属于德国十大最受欢迎的景点。&nbsp;</p><p class="ql-block">该塔不但构成东柏林的天际线,还与勃兰登堡门,胜利柱以及国会大厦一起,成为东柏林的象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文导播说,当时名列世界第一的是莫斯科电视塔,柏林电视塔名列第二,该塔屈居第二理所当然,属于苏联阵营的东德怎敢与苏联争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柏林电视塔被称为“电信发射塔”,主要功能为发射各种广播和电视信号,但也是观景塔,塔内包括203米的酒吧以及旋转餐厅,因此也是各项活动的举办地。此塔经历了重大的标志性变革。曾是原民主德国政治上的国家标志,在两德统一后成为的柏林统一象征,由于其简约经典的建筑风格,在国际上越来越多地成为柏林和德国的标志。</p><p class="ql-block">柏林电视塔的观光台设在204米处,在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42千米远,旋转餐厅在观光台上部,原为每小时旋转一圈,1990年改为每30分钟转一圈[1],电梯到达观光台需时40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关柏林电视塔的技术资料:</p><p class="ql-block">地基深度: 在2,70米和 5,80米之间</p><p class="ql-block">地基外直径: 42米</p><p class="ql-block">塔球直径: 32 米</p><p class="ql-block">塔球质量: 4800 吨</p><p class="ql-block">拥有两部载人电梯</p><p class="ql-block">另有一部用于运输设备及技术人员的电梯</p><p class="ql-block">观景台高度为203.78米</p><p class="ql-block">餐厅更高,位于在 207.53米处</p><p class="ql-block">电视塔球部建筑的使用面积: 5000平米</p><p class="ql-block">在216, 220和224米处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电视和广播信号,那里还有测量人员的工作间</p><p class="ql-block">在最底层200米处有空调装置,在最上面处有用于消防的灭火气体中心。</p><p class="ql-block">急救平台设在188米和191米。</p><p class="ql-block">塔上设有150个不同的天线,用于转播电视和广播信号,发射区域广达200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柏林火车总站</p><p class="ql-block">又被称为为柏林中央车站,我们在柏林时常来常往之处。</p><p class="ql-block">这座火车站位于柏林市中心,我们抵达柏林的当天,就从机场的火车站搭乘火车来到这里,再从这里前往旅馆。以后去波茨坦和德累斯顿,以及离开柏林去雷根斯堡维京游轮停泊的多瑙河岸,都从这里出发。</p> <p class="ql-block">车站的装饰很浪漫,这个层层叠叠的糖果盒显得绚丽而甜蜜。</p> <p class="ql-block">这个火车站是柏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也是欧洲最大的高架车站。由于每天约有30万旅客到达这里,它也是德国运输量第四的大车站,仅次于汉堡火车总站、慕尼黑火车总站与法兰克福火车总站。</p><p class="ql-block">车站的占地面积为430米×430米,核心区域的面积为80米×80米,拥有5个不同的楼层。最高层与最底层的高度差达25米。该车站共有54个自动扶梯、6个观光电梯、10个升降机以及各种固定楼梯连接至不同的楼层。</p><p class="ql-block">在结构上,整个车站综合体形成一座高架车站,而在实际营运中,它又属于各条铁路客运线路的中转换乘站,拥有几个独立的营运点。</p> <p class="ql-block">车站外面的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platz)是柏林市中心区的一个大型广场和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这座广场为纪念1805年10月25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造访柏林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世纪后期,由于修建火车站和公共市场,这个广场成为柏林的主要商业中心。</p><p class="ql-block">1920年代,与波茨坦广场一道成为柏林夜生活的心脏。</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建市中心时扩建了这个广场。</p><p class="ql-block">两德统一后,亚历山大广场有所变化,但是保留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电车线路。</p> <p class="ql-block">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简称为德国铁路或德鐵(DB),是一家总部设于柏林的德国国有运输公司,于1994年在法兰克福创立,由原德国联邦铁路公司及德国国营铁路公司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这家公司于2000年迁至柏林,目前,它是仅次于德国邮政的世界第二大运输企业,也是欧洲最大的铁路运营商及铁路基建商。</p> <p class="ql-block">该铁路公司在柏林铁路总站的标记。</p> <p class="ql-block">柏林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是一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收藏和陈列的艺术珍品和文化文物,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和非欧洲艺术、考古学和民族学领域。</p> <p class="ql-block">透过巴士窗纱,看到的胜利纪念柱。</p> <p class="ql-block">胜利纪念柱是德国柏林著名的纪念性建筑,1864年为庆祝普鲁士在普丹战争中获胜而兴建,到1873年9月2日举行揭幕仪式时,由于普鲁士又在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中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而赋予这座雕像新的含义,使其标志德国统一战争中的胜利,为此在纪念柱上添加了胜利女神维多利亚的青铜雕塑。</p><p class="ql-block">胜利纪念柱原本坐落于德意志帝国议会(今德国国会大厦)对面的国王广场,1938年到1939年希特勒将其移至今天的位置(大星角广场)。</p> <p class="ql-block">二战胜利以后,由于此建筑标志着普法战争的胜利,成为法国的耻辱,法国要求将其摧毁,但此柱位于西柏林的英国占领区,法国无法左右英国的决定,此柱才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胜利纪念柱上有许多歌颂普鲁士战绩的浮雕,这府浮雕反映的是普鲁士与丹麦的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德国国会大厦,德国的最高统治机构,历经沧海桑田,1894至1918年间为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一次大战以后成为魏玛共和国议会的会址。1933年毁于火焚。二战后位于西柏林,因为西柏林不是西德首都而被废弃,此时东德在东柏林另建共和国宫作为人民议会会址,西德则在波恩的联邦大厦召开联邦议院。</p><p class="ql-block">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恢复德国议会的身份。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此选举德国联邦总统。从1999年开始成为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p><p class="ql-block">这里曾发生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纵火案,纳粹分子借此机会获取政权。</p><p class="ql-block">1933年2月27至28日夜,阿道夫·希特勒上任德国总理四周后即发生所谓的国会纵火案,大火从国会大厦的拱顶窜出。会场和一些周边的房间被焚毁。这次大火被确定为纵火所致,但是至今为止没有确切说法解释谁是纵火者。</p><p class="ql-block">可以肯定的是纳粹通过这个事件得利。当夜他们就以此为契机,对政敌采取暴力袭击。次日他们迫使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签署国会大厦大火法令以“保卫国家和人民”。该法令第一条规定基本法暂时失效,第五条规定“叛国”可以处死刑。&nbsp;</p><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荷兰共产党员马里努斯·范·德尔·卢贝和其他著名共产党人,包括保加利亚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的帝国法庭上被告纵火,声称大火是他们进行武装暴动的信号。卢贝在这次的政治性审判中被处死刑,并1934年1月处决。其他被告人因为证据不足而获释。</p><p class="ql-block">由于在法庭辩论上季米特洛夫的雄辩远胜纳粹分子约瑟夫·戈培尔和赫尔曼·戈林,因此这次审判被纳粹宣传者视为一场灾难。</p> <p class="ql-block">在巴士上看到的柏林墙(1961年8月13日-1990年6月13日)现状,已经不复当年模样。</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柏林墙。</p><p class="ql-block">柏林墙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的产物。</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p><p class="ql-block">在柏林墙修建之前,共计约有350万东德居民逃离苏占领区以及之后的东德,其中1949年到1961年逃离的人数约为260万。此外还有大量波兰人与捷克斯洛伐克人将柏林视为其通往西方的通道。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东德建立柏林墙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墙修建后的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在此期间,只有约5,000人尝试翻越柏林墙。1962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东德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通过立法而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人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拆除柏林墙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和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p><p class="ql-block">柏林墙的倒塌为东德政府的倒台以及两德统一奠定了基础,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统一,而柏林则成为两德统一后的新首都。</p> <p class="ql-block">东边画廊</p> <p class="ql-block">东边画廊是柏林墙的衍生物,是柏林墙上的艺术作品展示区,该段柏林墙全长1.3公里。</p><p class="ql-block">东边画廊收录了1990年在柏林墙东侧绘制的105幅绘画作品。2009年5月全面修复时,作品中的三分之二被损毁破坏,三分之一被非营利组织保护起来。</p><p class="ql-block">该地现已成为自由的象征和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座18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纪念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该建筑标志著从柏林到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的道路起点。</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高26米,宽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设计者是普鲁士建筑师朗汉斯。</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依照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直至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员和国王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从勃兰登堡门正中间的通道出入。</p><p class="ql-block">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的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这座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象征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冲锋队的游行队伍从勃兰登堡门通过,庆祝希特勒上台掌权,开始了纳粹的统治。</p><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关头,勃兰登堡门在柏林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坏,它周围的建筑都被炸毁。苏联红军穿过勃兰登堡门攻入柏林,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德国国会大厦,宣告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亦划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勃兰登堡门位于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线上,成为冷战时期华沙公约组织国家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因此它曾经成为德国分裂、欧洲分裂和冷战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990年两德统一后,勃兰登堡门又成为德国重新统一和欧洲重新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勃兰登堡门前,我们看到一群反战人士的示威活动。</p> <p class="ql-block">从她们的标语牌上,可以看到俄罗斯、中国和奥德沃尔特国际人权法,以及世界战争与美国/北约的字样。因为不懂德语,不明所以,但从她们的态度上可以略知一二。</p><p class="ql-block">她们看到我们是中国人,竖起手指表示赞赏,听到我们来自纽约,又倒竖拇指表示厌恶。由此推测,她们是反对美国和北约,认为他们发动世界的战争,违反了国际人权法,而对俄国和中国则表示好感。</p><p class="ql-block">这令我想起我在纽约参加的席勒协会的合唱团的情况,席勒是德国大诗人和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词作者。席勒协会的宗旨也是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该组织也赞赏俄国和中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帮助了第三世界的穷国。</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在旅游中也遇到反战人士的抗议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时一天的游览匆匆结束,在巴士上的所见所闻大多是一瞬间的事情。这篇游记实际上是回来以后根据这些见闻,仔细查询有关资料,再总结归纳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这不但是对这次旅游的记录,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从这次旅游中获得真正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