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自以为还很年轻,精力充沛。在耳顺之年的年纪上,我最讨厌别人喊我“老头。”但鬓角萌生的白发,额头渐多的皱纹,我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老,是一个谁也无法逃脱的事,是一个必然到来的节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人生的边上,怎样做到不知老之将至呢。我的母亲可能是个榜样。我的母亲今年86岁,仍精神矍铄,眼不聋,耳不花。55岁那年退休。可她退休后比上班还忙,又是养鸡又是喂鸭,摆地摊拾垃圾,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她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留意自己在衰老。假如她和别人发生了争执,可以做到第二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我认为,让自己忙碌起来,学会忘记,拥有一个“及其老也,戒之在得”的平凡心态,是保持年轻的最佳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老人,要想成功度过晚年的时光,勇闯“三关”才能成为可能。一是心理关。人老了,随着被社会的不断边缘化,生活的圈子会变得越来越窄,兴趣爱好少之又少,也就只剩下了回忆。为了排缱寂寞孤独,老人喜欢沉浸在回忆中,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往昔和对难忘时光的唏嘘。他们希望借助回忆从往事中得到安慰,企盼通过追忆寻找感情的寄托。但殊不知,过分沉缅于往事,生活在回忆中,是十分危险的,它就像铁锈毒素,会一点点锈蚀掉老人的心魂和身体,让人产生消沉悲观的情绪。所以活在当下,多向前看,培养爱好,多些兴趣,才是老了应有的生活态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生理关。人老了,身体就像一台故障频出的老旧机器,头疼脑热住院打针就成了家常便饭。往往到了这个时候,老人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身体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忐忑不安。小病大惊小怪,大病胆战心惊,重病惊慌失措。胡思乱想,杯弓蛇影,无形之中加重了思想负担,给自身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双重损害。老年人要勇敢地接受衰老,不要头发白了,皱纹多了,就惶惶不可终日。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反而容易加速人的衰老,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心态决定健康。有人会问,怎样平稳的过好漫长空闲的老年生活?在我这个年纪,还没有有益的忠告。我认为,如果可能的话,就请你戴起老花眼镜,把你以前想读,而没有时间阅读的书重新摆放在书桌上。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能让人充实快乐的最好办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生死关。人老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常常因为怕死而苦恼。怕死是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想到会失去生活给予的种种美好,自然十分痛苦。但一位经历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履行了生儿育女职责的老人,恐惧死亡就让人可怜了。尽人事,听天命。死,不是愿意和不愿意的事。对死的诠释,著名作家史铁生有句脍炙人口的金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看来,生与死,不过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老年的到来而忐忑不安,天大的事,也不过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原创/周永明 编辑/周永明 配图/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