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是桂林高等专科学校邓玲教授及其课题团队历经十多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根据《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项目推广应用A类实验区宾阳县推广应用“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宾阳县思恩民族作为成果推广应用实践试点学校,近一年来积极参加、开展相关活动,扎实推进成果推广实践。</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9日—31日,“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学科教师培训活动在我校举办。活动主要以“课例+讲座”的形式开展,使参训教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有了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成果推广应用小组教师初步了解了五程序基本教学模式:启始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再质疑,教师收集学情,为阅读课的教学提供依据;阅读课,分精读课、略读课、拓展课三种课型。精读课,悟情感,学方法;略读课,引导学生用方法自读自悟,拓展课,教师选定课外类文,指导学生实践本单元学习方法;活动课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与其他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作文课运用写作、评议、修改三堂法教学;总结课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梳理单元知识,对单元知识形成系统,并加强理解、识记和运用,使学生学而得法,学有总结和提升。</p> <p class="ql-block">前期专家团队的理论解读和课例展示为我们的探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5月9日,我校五程序推广团队的老师们在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初次备课,我们聚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整合单元内容,设计“五程序”单元教学思路。备课团队从“启始课、阅读课、活动课、作文课、总结课”五种课型的建构与实施角度探讨单元主题情境的设置,在研讨过程中,大家反复思考,积极发言,最终明确“古人胸襟与智慧”为单元情境主题。通过研讨,老师们有了清晰的单元教学思考,并明确落实团队成员的备课任务。</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学校团队第二次集体备课,在第一次备课以及个人再备课的基础上,每位主备教师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汇报单元课时教案。</p> <p class="ql-block">9月6号,我校五程序单元成果推广团队在校内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廖超健老师和梁燕芳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启始课和精读课《愚公移山》。课后老师们进行评课,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能体现了单元整合的理念,廖老师的启始课扎实,为后面的课型做好了铺垫,能解决本单元各篇文章的重点字词翻译,学生课堂氛围活跃。梁老师的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深入文本分析愚公精神,也有学习方法的点拨,为略读课做了铺垫。此次展示,是五程序单元教学的初次实践,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五程序的教学一定要注意五种不同课型的特点以及所承担的不同任务,五道教学程序应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强化关系。</p> <p class="ql-block">校内实践只是推广团队对于五程序单元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对单元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对于精读课的操作策略及如何构建精读课的教学模型,以达到读一篇知一类的目的等问题,大家仍有些疑惑。12月8日,宾阳县2023–2024年秋季学期中小学“习用课堂”教研展示活动在我校开展,五程序单元教学推广团队抓住机会,在此次教研活动中,王珍老师展示了一节《愚公移山》的精读课。这是我校五程序单元教学实践的第二次探索,来自各试点学校的推广团队和县中心组推广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前面的启始课中已经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了重点文言词汇,积累了词类活用等相关文言知识。精读课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人物言行及对比,体悟古人的智慧和胸襟。课上,王珍老师充分利用了导学案和评价量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上台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现了教学平一体化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课后,廖超健老师作了《浅谈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专题微讲座。她从落实任务单要求、以诵读为教学引领、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等方面谈了她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看法,让老师们对单元整合下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在近一年的成果实践推广之路上,宾阳县思恩民族中学扎实实践,以研促教,收获成长。学校将继续依托“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继续践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谱写我县“品质教育”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