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8日下午,孙会平老师就《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省思与重构》为我们从理论的层面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层剖析。</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首先从劳动与异化劳动的概念入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了理性繁荣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还详细分析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互割裂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在讲座中明确指出:我们应以课程承载教育,建构课外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衔接的新体系,确立从"结果"走向"过程"劳动教育课程新重心,探索"实践+"融合性劳动教育课程新范式,着力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我们应以评价引领方向,建构"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驱动性"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个体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p> <p class="ql-block">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劳动教育的发展应该以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思考,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理论支撑,应该基于人的价值的、基于社会的价值以及基于教育自身的逻辑思考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且回到教育的原点去思考劳动教育的育人问题,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理性繁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