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行(三)(环游西部自驾旅行漫游记 )

田田

藏 南 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6日,在路上的第十四天进藏第四天,今天的行程,波密~~墨脱海拔1100米,117公里G559~G219公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断断续续修了50多年的天路,它急剧下降的海拔落差,让我们在6~7个小时从冰封的青藏高原穿越到亚热带雨林气候,而在这短短的100多公里路上,有一项逆天的工程,“嘎隆拉隧道”它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世代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结束,墨脱也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p><p class="ql-block">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我说最美的风景就在这条路上,而不是以到达目的地的目的,让我们领略感受从波密到墨脱117公里的秀美。</p> <p class="ql-block">驶上扎(波密扎木镇)墨公路二十四公里就到达这条路最高点,海拔4200米的岗日嘎布山,当地人称之为神山。</p> <p class="ql-block">安静默默的欣赏一组这里的云雾、雪山、密林、草原的人世绝域美景。</p> <p class="ql-block">下车时间长有点冷,拿个披肩御下寒。</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山是岗日嘎布山脉的西端段,是扎墨公路的主要障碍。嘎隆拉山是印度洋暖湿水气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水气的交锋带,气候多变,翻山路线每年5~9月才能通行,其余时间均大雪封山。嘎隆拉山隧道2010年打通,隧道全长3310米,汽车四~五分钟就可以穿越,比原来的路程缩短了26公里,更是将季节性通车变为基本上全年通车。嗄隆拉隧道地形地质极其复杂,此工程创下了七项世界之最,工程难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魔法隧道,它一头是青藏高原另一头是热带雨林,过了这个隧道就能看到不一样的西藏,不得不让人为祖国的基建点赞。</p> <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山上滚落的石头和雪崩堵塞公路。隧道的后半部分公路上面盖了个盖子。</p> <p class="ql-block">穿过隧道后海拔从4000多米急剧下降</p> <p class="ql-block">出隧道后就是长下坡U形弯,拐了两个弯就堵车了,原因是对向的工程车与前面的两辆中巴车错不了车。</p> <p class="ql-block">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伴随着有很多喊不出名字的亚热带植物。</p> <p class="ql-block">独有的高原森林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扎墨公路上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又堵车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最牛,只有王姐更牛👍🏻</p> <p class="ql-block">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加隆瀑布的路段西侧有一座海拔7782米,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的南迦巴瓦峰,可惜我们行驶在峡谷中看不到它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从南迦巴瓦峰流经谷地的雪融水正潺潺地流向山谷中的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堵了半个多小时还没通有点不耐烦了。</p> <p class="ql-block">牛</p> <p class="ql-block">嘿!我后面车上的一对藏族小夫妻,带着十个月大的小可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对小夫妇是带着孩子回墨脱娘家,据他们介绍这条路经常被泥石流或大水冲毁,让我们耐心点因为这条路上随时都有路政人员在抢修。</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有三个检查站,出隧道后的第一个检查站是卡时间的,禁止通行时间为20点。达木边境检查站查身份证和边境证,所以一定要在原住地办理好边境证,第三个检查站靠近墨脱县城,查出墨脱的时间限制,过了中午12点就不能走了。</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看江水激流、看它凿开山川、叹它蕴含的无穷力量,鬼斧神工形成的大峡谷两侧有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上,沿途随处可见断桥,泥石流,水毁塌方痕迹,大多数的道路曲折狭窄,盲区多且会车困难,所以这里实行双进单出制。</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逐渐茂盛的亚热带植物,仿佛让我们穿越了时空之门。</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了常住人口15000人的墨脱县城,这里周围雨林众多,常年云雾缭绕,印度洋暖流使墨脱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滋养着很多珍贵的动植物。</p> <p class="ql-block">莲花阁是一座具有门、珞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展示了墨脱门、珞民族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建筑历史以及门、珞民族服饰和生活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莲花阁绝佳的位置也是赏景的好去处,这里能够看到墨脱县城全景,还能看到蜿蜒在峡谷里的雅鲁藏布江,观景绝佳地、人文荟萃处。</p> <p class="ql-block">墨脱也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在该县境内,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西藏的小县城蕴含着不一样的美丽,它的地方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隐私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7日,在路上的第十五天进藏第五天,今天的行程墨脱~~鲁朗.海拔3700米,290公里,扎墨公路转318国道。</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在墨脱县德兴乡果果塘形成一个奇特“U”形大拐弯后,便缓缓流出中国国境,进入了印度境内。</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视U形大拐弯犹如一颗棒棒糖,故取名果果塘大拐弯。今早下雨,果果塘大拐弯一片雾气蒙蒙果果塘像棉花糖了🍭。</p> <p class="ql-block">到果果塘大拐弯只能步行过雅鲁藏布江大桥,然后再乘中巴到果果塘大拐弯,全程都是免费的,包括中巴公交。</p> <p class="ql-block">219国道墨脱至德兴乡跨越雅鲁藏布江的特大桥修通后,将又多一条通往墨脱的道路。不远的将来从上察隅通往墨脱的219国道这段艰难的路也将全线贯通。</p> <p class="ql-block">出墨脱的路上再次近距离的观赏原始森林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因恐惧密林中的蚂蟥不敢冒昧的进入森林。</p> <p class="ql-block">谁吓唬了我们三姐!</p> <p class="ql-block">  接近嘎隆拉隧道又堵车了。</p> <p class="ql-block">坐下静静观赏云雾缭绕的嘎隆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走过扎墨公路的人置信都会被一路上的美景所震动,那山、那水、那茂盛的原始森林,都不是在别的地方容易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行驶上318国道,这一段不用绕山路,是比较宽敞通畅长长的隧道和雅鲁藏布江上的特大桥,感谢祖国的基建。</p> <p class="ql-block">小老虎嘴隧道,在这之前还有两个隧道,一个102隧道,一个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后面还有帕龙沟一号隧道和二号隧道。</p> <p class="ql-block">通迈特大桥</p> <p class="ql-block">帕龙沟特大桥很壮观,全长700米。</p> <p class="ql-block">很顺利的就到达了鲁朗小镇,入住藏族特色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8日,在路上的第十六天进藏第六天。今天的行程鲁朗~~朗县.海拔3100米,283公里,国道318转S4高速,再转国道219和国道560。</p> <p class="ql-block">鲁朗镇边的扎西岗小村,村口的喇嘛塔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宗教建筑,它既是实心建筑,也是供崇拜和做僧人墓塔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小镇是一片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花、格桑花等各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藏族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犹如一幅恬静、优美的藏域春居图。</p> <p class="ql-block">小村既有不失江南的雨润,也有淹没于云端的冈岭。</p> <p class="ql-block">远处牧民的木板房炊烟袅袅,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一切都那么美好恬静。</p> <p class="ql-block">静静地走在小村里,浓厚藏式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高山田园牧场之间,庭院干净整洁、花香弥漫院落,一片恬静祥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绿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酒店与民宿。</p> <p class="ql-block">藏式风格建筑的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小镇之中随处可见白墙红瓦的藏族风情建筑与自然的生态完美融合,藏族文化气息浓郁,在青山白云缭绕之下圣洁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鲁朗小镇不大,都是藏式风格的房屋很有特色,小镇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宾馆和民宿。</p> <p class="ql-block">但鲁朗绝对是西藏最适合停下来发呆的地方,但我们风雨兼程来去匆匆,此行无缘享受那种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是川藏线上有名的地标,山口海拔4728米,视野开阔,可以远眺背后的南迦巴瓦峰,是拍照打卡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经幡阵:经幡是一种具有深厚宗教意义的装饰物。被视为可以带来好运和祝福的风俗习惯。当风吹动经幡时,人们认为这是在念诵经文,因此它可以帮助传播祝福至天际,山上有信徒在转山。</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远眺神山南迦巴瓦峰:十人九不遇的南迦巴瓦峰很难看的到,从不轻易露出她的真面目,大部分时间都会让云彩挡住,运气好才能看到,我们从进入墨脱开始就围着她东西南北转了一圈,还是无缘一见她的真容,不过云雾中的南迦巴瓦峰更有一种神秘和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牦牛头代表着勇气、力量与坚韧,是藏族人心中的平安象征,同时也代表了青藏高原的神秘和纯洁。</p> <p class="ql-block">朗县县城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个狭小的位置,县城不大就一条主干道,看街景是一个新县城,是福建省援建的。</p> <p class="ql-block">朗县藏语意为“光明吉祥”,也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9日,在路上的第十七天进藏第七天。今天的行程朗县~~拉姆拉措.海拔5310米,102公里,S306转国道560再转村道。</p><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山南.海拔3700米,205公里,村道转G560国道。</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位于加查县崔久乡。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在海拔5000多米的群山之巅发现了这座圣湖,便时常来此修行。此后历代达赖喇嘛与班禅寻找转世灵童时,皆来此湖观相,借由湖面变幻莫测的图景,观得转世灵童家庭方位、周遭地理环境等信息,再行寻访灵童。拉姆拉措,也是西藏最具神话色彩的湖。</p> <p class="ql-block">崔久沟河谷是前往拉姆拉措的重要通道,也是西藏八大风景秀丽的沟谷之一,沟内河流名为色布荣曲。</p> <p class="ql-block">  葱翠繁茂的崔久沟与草原、牦牛构成一幅幅雪域高原罕见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悬在天上的神女湖,在群山环抱之中。听闻只要你虔诚观望,便可透过湖面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通往拉姆拉措的公路已经修到了观景台安检入口处,入口处离圣湖高差200多米,由于海拔高,一般人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上拉姆拉措圣湖安检非常严格,照相设备、通讯设备、手机、打火机等一律不许带上去。上山只有一条不平整的石阶小路,蜿蜒至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大家怀着虔诚之心带着氧气包、氧气罐、登山杖、巧克力开始沿着石板台阶向上攀爬,在那垂直高度200米的路途中,一度出现听觉异常、呼吸困难等一系列高原反应情况,双腿呢就象灌了铅一样沉重,大家相互搀扶着艰难地攀爬,慢慢的攀爬十多米休息一下吸吸氧,这样循环着用了四、五十分钟终于爬上去了,都是勇士啊👍🏻感谢阿杜为大家留下了勇士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凝聚灵魂之目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姆拉措”。</span></p> <p class="ql-block">去往山南的路上路遇堵车。</p> <p class="ql-block">山南的风,山南的水,山南的石,山南的交通管制,停下来都那么自在,那么惬意。</p> <p class="ql-block">一群一群的小精灵,都是那么可爱。</p> <p class="ql-block">山南近郊的藏族民房,每家门口都有一面国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0日,在路上的第十八天进藏第八天。今天的行程山南~~羊卓雍措.海拔4441米,156公里:途径G349、泽贡高速、307省道。</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拉萨.海拔3650米,105公里:G349转雅叶高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雍布拉康:西藏的第一座宫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当年居住的夏宫,这座位于山南的山顶之城,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由于昨天爬拉姆拉措累着了,看着山顶腿发软,不上了在山下拍个照就算打个卡吧。</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小牛看着围栏里的嫩草进不去,馋着了</p> <p class="ql-block">雅江河谷观景台是被当地人打造成的一个免费小众景点。</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两侧摆满了精心打理过的藏獒、小羊羔、雪白的牦牛,供游人有偿拍照。</p> <p class="ql-block">架不住雪白毛茸茸的小可爱呀🐑索性抱一抱过过瘾😊</p> <p class="ql-block">三姐牛👍🏻</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位于山南市贡嘎县,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环绕于群山之间,宛若一条碧蓝色的腰带,白云覆盖在藏青色的山头上,仿佛青山的盖头,它们悄然不语,显得那么的自然和谐。</p> <p class="ql-block">而湖边的卡拉0K站打扰到了它们的宁静,真不知景区是怎么想的,这么美丽安静的一个地方放这么个东西有何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1日,在路上的第十九天进藏第九天。今天的行程拉萨~~日喀则海拔3850米,乘雪域高原列车,拉萨直达日喀则,248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窗外蓝天白云雪山景色很美很美。</p> <p class="ql-block">麦田里的青稞也已成熟了。</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雪域高铁</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高铁车站有直达往扎什伦布寺的公交。</p> <p class="ql-block">扎寺广场边的藏族餐厅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店里悬挂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僧人,同时也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和热爱的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十世班禅用自己的力量,坚决地守护着祖国的统一,也利用自己在西藏地区的影响力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带领着藏族同胞过上了好日子,走进了新生活中。所以十世班禅在所有藏传佛教信众心目中的地位都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寺”自四世班禅之后,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p><p class="ql-block">参观人员进入寺院各殿,室内不允许拍照,室外可以拍照。而扎什伦布寺的看点恰恰在室内。</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的象征,它位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东面山坡上。寺院依山而筑,雄伟壮观,气势夺人,摄人心魄。其雄伟之势可媲美拉萨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由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于公元1447年创建,是藏传佛教黄教派四大寺之一,寺内有措钦大殿,一世达赖、四世班禅灵塔,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和十世班禅金质灵塔,有世界最大铜质镀金弥勒佛坐像,汉佛堂等。全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公元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曲折幽深的巷道,古老斑驳的老墙。</p> <p class="ql-block">互叶醉鱼草,树龄:354年。</p> <p class="ql-block">强巴佛殿,又叫大弥勒殿,建成于1918年,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强巴大铜佛像一尊,位于3.8米高的莲花基座上,佛像高26.2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共耗黄金279斤、黄铜23万多公斤,并镶嵌有猫眼石、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各种珠宝。</p> <p class="ql-block">曲康夏,四世班禅灵塔殿,建成于1666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是班禅活佛系统在后藏得以立稳根基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房顶正中耸立着藏族塔尖造型,整个屋顶以金色覆盖。</p> <p class="ql-block">鲜艳的红墙。</p> <p class="ql-block">释颂南捷大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建成于1993年。</p><p class="ql-block">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1989年1月28日)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二、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常委。大殿主题以红色棕色组成,塔顶以藏族屋顶与宗教佛塔形式组合而成,上面鎏金镀银。十世班禅大师灵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种6794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p> <p class="ql-block">唐卡:和睦四瑞图</p><p class="ql-block">和睦四瑞图是藏族最常见的一个象征符号,它象征着友爱平等、互尊互爱、和睦相处、团结尊老的文化寓意与至善行善的宗教观念,体现了佛教文化为主题的藏族民间信仰与人际观念。和睦四瑞图象征尊老爱幼,和平相处。</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建筑结构精巧,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的建筑风格是西藏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是藏传佛教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登上错钦大殿北面的高处,日喀则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扎付伦布寺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进入,定有一个被高原阳光照得发亮的东西进入你的视线,那就是扎什伦布寺壮丽的展佛台。它是由5000多立方米的石林砌成的。台高32米,底宽42.5米,墙厚3.5米,整个台身由长短不同,厚度相同的块石交错砌成。台基深入山岩,历经数百年风雨,毫无残败的痕迹。它是如此雄伟,如此高大,如此神圣。加上建在山腰上,使它在辽阔的年楚河河谷里极为醒目,极为璀璨。每年藏历的5月14日到16日,是日喀则的展佛节,这3天内,展佛台上要分别展示1000多平方米的无量光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绣像。</p> <p class="ql-block">扎什南捷,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因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而于1985年重建,1988年建成。</p><p class="ql-block">灵塔高11.52米,银包金裹嵌满珠宝,仅包裹塔身就用黄金200多斤、白银2000斤,紫铜11200多斤。灵塔内安放着五具檀香木匣,里面分别装载着五至九世班禅遗骸,四周墙壁是这几位班禅生平业绩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错钦大殿也叫大经堂,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447年,建成于1459年。大殿前有个讲经场,是班禅对全寺僧人讲经及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供奉着释迦牟尼镀金佛像。</p><p class="ql-block">沈总在盘腿打坐👍🏻厉害。</p> <p class="ql-block">很幸运我们赶上了扎寺9月19日~9月21日为期三天的“羌姆”跳神节,也称“西莫钦波”跳神。</p> <p class="ql-block">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宗教舞蹈会在扎什伦布寺定期进行公演,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每年有两次公演,一次是藏历腊月二十九,由阿巴(密宗院)喇嘛表演;一次是藏历八月西莫钦波节期间,由孜滚康(护法神院)喇嘛表演。每年藏历八月西莫钦波节期间的表演,扎什伦布寺都会响起很大的鼓乐声,连演三日的扎什伦布寺羌姆已成为祈祷清除魔障和灾难的大型宗教活动节日。</p> <p class="ql-block">跳神节在每年的藏历八月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具体时间由星相算学家推算。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穿上莫西哀传统服装,以表达他们的虔诚和祈愿。跳神节是日喀则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许多藏族居民都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羌姆”是一种宗教舞蹈,也称跳神,色莫钦姆羌姆.是扎什伦布寺僧人表演的羌姆。在藏语中“色莫”是观赏的意思,“钦姆”是大型的意思,“色莫钦姆”即观赏大型宗教舞蹈</p> <p class="ql-block">成千上万藏民信众们在广场上随意找个空地坐一坐,前面的看戏,后面的认真听戏,听到开心处都在哈哈大笑,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但藏民们开心的氛围感染着我们也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羌姆不仅保留在藏传佛教各不同教派的寺院中,还遍布青海、甘肃、四川、 云南等藏族分布区。在与西藏毗邻的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原苏联东南部流传蒙古喇嘛教的广大地区,都有这种舞蹈。</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是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寺庙,它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信仰和文化,也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如果你来西藏,无论你是信仰佛教的人,还是对西藏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扎什伦布寺都是一个值得前往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