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挂起的馍笼儿

醉卧暖秋

<p class="ql-block">  蒸馍乃馒头也。一把年纪了,生活的压力不像从前那么大了。闲来得空就爱回味以前的事儿。这不,早上普普通通一顿早餐,就把心儿扯回儿时了。想着家里高高挂起的馍笼子,想起母亲蒸的吃了一层再揭着一层,喧软还麦香扑鼻的馍馍。手里从超市买回的虚软没嚼劲,吃着还发甜的馒头,竟然没有一点点食欲了!</p><p class="ql-block"> 盯着手中馍,往事心头过。似乎也明白了小时候家里为啥要把馍馍放在笼子里,且高高挂起的原因了。那是穷啊!队里的地薄,肥料少,大家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干苦干后,由于产量低,分到各户的粮食几乎都不可能够吃。干体力活呢,不吃点耐饥饿吃食不行的。隔三差五,家里就会计划着蒸点馍馍。但是,大多时候的馍馍都是苞谷(玉米)面加少量麦面,我们这里俗称“两参馍”。就这也不会经常吃的。“两参”馍总比纯苞谷面做的“窝窝头”好吃,但肯定比不了纯麦面做的馍。所以儿时最盼望过年过节,家乡流传千古的一句话是“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到了过节,自然每家每户都要千方百计蒸点纯麦面馍馍、包子和豆沙卷卷馍。包子走亲戚要顶一样礼,每家亲戚少则十二个,多则二十四个,亲戚多了,蒸的包子多,家里就会边蒸边计算着,只有蒸的包子中有了形状不好的,或者底子掉了的,大家才能吃。还有就是“枣喧”(红枣点缀期间做成的花馍)馍馍也是必须蒸的,那是敬灶神爷爷的祭品哦。虽然吃的不过瘾,却也能着实解解馋了。</p><p class="ql-block"> 馍馍蒸好了,存放在哪里呢?这就用上前面提及的馍笼了。我们这里竹子多,大多数人家里都有几个竹子编织笼子,平时高高挂起的馍笼都比较精致,有圆状的,有条形的,还有带着盖子的……,有些条件好点的人家馍笼子外面上了生漆,涂画着色彩呢。</p><p class="ql-block"> 馍笼为啥要高高挂起呢?防鼠咬是一方面,防止我们这些小孩子偷吃也是重要一个方面。我们小时候都有过偷吃馍的经历,不管家里人挂起的馍笼再高,再难偷取,只要胆子大,总会有办法的,只是挨打受骂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男孩子,家人边收拾肯定会说一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口头禅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里的馍笼子,是婆嫁给我爷的时候的陪嫁妆。是竹子编织的涂了生漆红里透亮条形带盖笼儿,我们这叫“提货笼”,是走亲戚专用的。后来不知道丢哪了。我爷,我婆爱孙儿不爱孙女,时常叮咛我父母,馍笼不要挂的太高了,碎娃调皮捣蛋的多,别为防着娃们家偷吃馍,摔坏了不值得。记得爷婆经常趁着家里人少,取下馍笼儿,掰半个馍塞进我怀里,“快吃,吃完了再出去耍,包让你姐看见了…”我点着头,手中馍几口就消灭了。又一次,正在做晚饭的婆还用铁勺炒了一个鸡蛋让我吃了。每每想起来那次炒鸡蛋,嘴里还咽唾沫呢!</p><p class="ql-block"> 馍笼高挂,馋坏碎娃(小孩),想吃没法,急得泪洒。这是我们这些六零后儿时真实生活场景。现在的人有福,不但不挨饿受冻,吃的越来越好,甚至还吃出了三高啥的富贵病。如今每当在小区垃圾箱里看见丢掉的半拉馍和丢弃的许多吃的食品,让人看着心疼,是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儿时高高挂起的馍笼儿,还有儿时的生活经历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