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打造高效课堂。自2023年5月,“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与东明县陆圈镇宋庄小学教研共同体”帮扶送教活动已商定。</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7日,大雪节气。但是,今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我校迎来了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三位优秀教师的三堂精彩语文课,这是继“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送课帮扶宋庄小学”活动以来的第二次送课。在上学期的5月24日,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三位音乐教师为我们宋庄小学送来的是三堂精彩的音乐课。</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送课活动分为两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环节:观摩聆听。</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环节:评课、议课,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的老师们都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度的责任感,她们准备得非常充分,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让现场聆听的老师们都能感受到课堂的高效性和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朱雷侠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的《书戴嵩画牛》。朱老师以学生为主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边让学生读题跋,边引导学生理解题跋。然后引导学生复述翻译并以不同视角演绎故事,将文言文解读得鲜活起来,并拓展延伸同类作品,使学生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主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朱老师注重细节,开展语言文字训练,课堂以指导朗读和引导想象为主,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中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感知能力,在琅琅书声的浸润陶冶中,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同时为讲好故事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最后,朱老师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三步法:读题跋,讲故事,明道理。</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王东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王老师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她采用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同时,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体会如何把榕树的大和茂盛写清楚,引领学生感悟“鸟的天堂”景之妙趣。</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还引导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上班刚刚满一年的九零后的张旗其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张老师通过游戏导入,将学生引入趣味情境,走进典籍,讲好历史故事。授课中,张老师紧紧围绕读准、读懂、读美,让孩子们会识字、理解意思、讲好故事、背诵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堂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能让孩子们把文言文读对、读准、读顺,读出节奏感,在读中培养孩子们对文言文的读感。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理解文章大意,以拓展阅读巩固学习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号召同学们做“善察善思”的有心人。</p> <p class="ql-block"> 三节精彩课堂,我一节也没舍得错过。三位老师精彩的授课活动结束后,由卢玉贝主任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卢主任评价中肯,且到位。他提出教学中要多关注课堂,通过创设文本情境,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要多关注文本,让孩子们积累语言经验,在读中感悟和思考,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最后,要关注学生,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然生成,加大阅读、写字、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卢玉贝主任说——“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将课外阅读课内化。</p> <p class="ql-block"> 独行者疾,众行者远。</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送教活动,不仅让我收获颇丰,而且我校教师,还有我镇部分语文教师也受益匪浅,还搭建了我们城乡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桥梁 ,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学校之间的友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帮助我校教师解决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共进步。</p><p class="ql-block"> 此次送教活动,真是的是学校之间一次温暖的牵手,一次成长的对话。衷心感谢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三位授课教师和带队主任,感谢上级领导给我们搭建的教研共同体平台。</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踔厉奋发,力争让我们陆圈镇的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清秀</p><p class="ql-block">审核:宫伟英</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志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