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顾名思义,“旧阵时”(以前),久远的意思,像老朽这样的“老古董”更是喜欢“怀古”,很幸运,能生活在湛江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香古色的“古城”,给老朽这个老古董访古,寻古增添了不少乐趣。早就听说湛江流牛滩及千年古官道这个美丽的传说了,今天老朽就专门去探秘一番。</p><p class="ql-block">流牛滩,从赤坎出发约40多公里,虽说是在遂溪城月的官田村附近,但这个地方还是比较偏僻,两旁都是荒山野岭,还好,有一条硬底化的乡道可以通到,可以说,流牛滩是一处隐藏在深处的一个古迹,据说,流牛滩是古雷州上达京城的要道,当年,流牛滩非常险峻,流域落差极大,瀑布滔滔,古时驾车在此淌水过河的牛和车经常被激流冲走,故被当地先民称之为流牛滩。后来,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在流牛滩上侧建了一座石板桥叫“利济硚”,但此桥也多灾多难,多次被洪水冲垮,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幸运的是,利济硚遗留下来的两座硚头墩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简易公路桥时仍然被利用,经过重修的利济硚又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请看图片具体介绍)。老朽来到流牛滩现场,看到很多工作人员在现场清理河道,老朽走下利济硚,踩着石头沿河道边往下走,现在不是雨季,河床没有多少水,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纷纷露了出来,老朽发现,这些石头上都有不少“窟窿”,不知是怎样形成的。小小的潺潺流水一直往下淌,在不远处,形成了一个小瀑布和小水潭,但现在不是雨季,瀑布也只能是潺潺流水了,但其下面的水潭却是碧波荡漾,在周边植被的映照下,一片碧绿。在瀑布潭旁,遂溪籍将军,兰州军区中将副司令员陈超的题词“云锦勒花”四个鲜红大字被雕刻在大石上。这里避开了城市的喧哗,绿树成荫,的确是一个寻古休闲的好地方。一开始,老朽以为流牛滩及千年古官道是在一起,但当老朽游完了流牛滩,却怎么样也找不到那条千年古官道,经询问附近乡亲,才知道,这两处虽然同一个方向,同属遂溪县,但不同在一个地方,难怪老朽在流牛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差点掉进流牛滩的水潭了,还是找不到这条千年古官道了。</p> <p class="ql-block">按照老乡的指点,老朽查阅了导航,原来这条千年古官道在调丰村,离流牛滩约九公里。老朽于是按照导航驱车前往了。出乎意料,这条千年古官道很好找,它就在687省道旁调丰村村口对面。古官道景点虽然不是很大,但据景点的牌子介绍,它的确是有着非常远古的历史,现场两条清晰可见深深的两道辙,就是被唐朝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高脚牛车,在玄武岩坡上经过漫长岁月摩擦碾压而成的。据说,这条古官道是古代南下雷州府,北上遂溪郡的必经路段,为遂溪南北要塞的“三十里官道”,是古代官方军需物资运输,军队调防,官员调迁,信件传送的要道,所以,被称为古官道了(具体请看图片介绍)。看着眼前深深的两道撤,我真的有点难以相信,小小的木头牛车轮子,居然能把如此坚硬的玄武岩刻下了深深的两道“痕”,时间的魔力真是巨大。看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在古官道旁的草丛里,我还看到了一些石碾组合,不知是不是也是当年留下的历史印记呢。</p><p class="ql-block">历史是值得回味的,特别是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更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秘,因为这是我们了解我们这片土地,了解我们祖先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古训也是值得我们牢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