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区江流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去小学化美篇

高陵教育

<p class="ql-block">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幼儿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座彩虹之桥。"家园共育"是幼儿教师永恒追求的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家园联系就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合力,是教师的希望也是幼儿园的目的之一。教育合力诸因素中,家庭、学校是最主要的。要圆满完成对幼儿人格、知识的教育,教师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家庭形成合力,努力完成教育幼儿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家长进行平等沟通。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p><p class="ql-block">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 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p> <p class="ql-block">  二、 去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化 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此我园召开了紧急会议,及时纠正不足,大力配合上级领导安排!幼儿园小学化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教育部也再次明确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幼儿园小学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国家教育部早在2011年,就曾下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p> <p class="ql-block">  文件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提前进行各种活动来强化训练学习,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为了防止出现漏洞,文件还明文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的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为什么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呢?从情感角度看 孩子在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的,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剥夺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烂漫和快乐。幼儿园小学化亵渎了儿童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从生理角度看 幼儿园小学化属于过早、过度教育,这和使用童工一样,都是摧残儿童,大脑神经会自我保护,导致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迟钝?为什么感觉傻了、书呆子了?就是这个原因。从认知角度看 让幼儿园孩子直接学习小学内容,相当于让孩子跨过本阶段,跳到下一阶段,这就打乱了认知发展的顺序,破坏了认知过程,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伸,下一阶段的准备,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从人格角度看 强迫幼儿去做小学生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因为他发现太难了,总也学不好,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种下厌学的种子,导致不良人格。所以请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们学习那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从兴趣角度看 感兴趣的东西不让学,非要学认字、美术、拼音、外语等孩子不感兴趣的,孩子会退缩、厌学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从而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从习惯角度看 强制灌输,会导致消化不良。</p>

幼儿园

幼儿

小学

孩子

教师

教育

家长

共育

角度看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