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促成长 笃行共提升——2023年长沙市高中历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三天研修纪实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长沙市高中历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渐入佳境,上午9时许,第三天的学习培训在班主任胡续伯老师精彩讲话中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自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的的罗澄洋老师主持讲座并为大家隆重介绍了讲座嘉宾关锋教授。关锋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哲学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文章近80篇,理论造诣高深。</p> <p class="ql-block">  经过2个多小时的深入解读和讲解,关锋教授为学员们梳理了俄乌冲突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并且以此为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正确意义和方法,让与会老师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明德中学王倩老师的主持下,研修活动继续有序进行,激情不减。应邀讲座的嘉宾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黄珍德教授,黄教授结合为自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长达10年的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指导经验,以及自身对中学历史教材的关注和研究体会,为在座的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指导课。</p>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鲜活的案例,从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凝炼,以及成果的表达写作这三个方面手把手的带着我们了解教学学术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视野宏大,高屋建瓴,用例形象,紧接地气,干货满满,让在坐学员们深受启发之余大有跃跃欲试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学员心得记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01</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关锋教授今天上午的讲座围绕国际热点问题俄乌冲突,给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中提及的“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论断,阐明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实际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结合时代要求,以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的方式进行的凝练化表达。关教授关于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详细讲述,更是给了我们一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盛宴。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更应该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观察现实,审视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应尊重客观的历史普遍规律,深刻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去思考,使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都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麓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皮慧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02</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黄珍德教授下午的讲座接地气,有实际意义,如醍醐灌顶,让我对于比较头痛的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首先,黄教授在讲座由浅入深,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各种精彩的实例,让我很有亲切感。以前的我觉得论文与课题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且课题这么高大上的存在,不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接着黄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什么是历史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历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进行讲解。有了好的选题,就有了研究的方向。最后黄教授对于历史教学论文与课题成果的写作进行指导。“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原来自己曾经的教学实践就是一座素材宝库,也为自己常常以忙为借口而懒于写作感到羞愧。做到教学有反思,有反思就有记录,有记录便有成长。聆听了黄教授的分享,犹如柳暗花明,以后的课堂中要细心观察,用心反思,不畏艰难,勤于写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浏阳市第十中学 严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03</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想用三个“一”来概括我今天上午的学习体会和收获。第一个“一”,是一个关键词——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为一名党员,我以前牢记在心的只有“政治正确”这个概念,今天听了关锋教授的讲座,才知道原来还有“历史正确”这个概念,而且其内涵非常丰富,既可以涵盖经济领域、国际关系、民族关系、还事关人类发展,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增强了我作为一名历史老师的学科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了我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个“一”,是一个方法论——深化和落实课程思政。我们不仅要领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用唯物史观来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要认真对待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敬畏历史大势,坚定历史自信自信。同时,还要懂得把握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第三个“一”,还是要表达一层感谢。这次培训内容非常扎实,也非常充实,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让我们重回象牙塔,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与大师同频共振,巡道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罗澄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04</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方向感增强了,畏难感变弱了。我们经常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听了黄教授对历史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感到很惭愧,我觉得我以前写的所谓论文,充其量只能算一篇作文,科学性,理论性尤其是创新性都很不够,以后还要深入钻研这些基本要求,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争取有所突破。尽管基本要求很高,但听了黄教授的讲解,我感觉写作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星空。黄教授在讲述过程中信手拈来、以例析理,用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凝练选题,实施研究,描述表达成文,还有如何规避问题,如何拟定标题,如何论证等,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让对写作望而生畏的我有了动笔的勇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很久之前黄教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搞历史研究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坚持努力,历史一定不会亏待我们,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中学老师,只要我们坚持动笔,将来一定也有笔下生花的那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明德中学王倩</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统筹:徐梦鸽 文字:第四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摄影:李霞 美篇:池基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徐梦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胡续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