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炮台(原名营口炮台),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处于营口市的西郊,所以被称之为西炮台。</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炮台,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海防工程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在当年,西炮台曾经作为海防要塞,保卫着辽东半岛的安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西炮台正门</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西炮台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正门没有开放,游客出入走的是正门左侧的门,这个门的整个门楼用青石和青砖砌筑,拱形门的正上方写着“奮威”两个字。</p> <p class="ql-block"> ↓走进西炮台遗址,一块长方型的巨石首先映入眼帘,巨石上雕刻着西炮台遗址简介。</p> <p class="ql-block"> 参观西炮台遗址共分五个部分,一、<b>武器装备展示</b>;二、<b>群雕展示</b>;三、<b>三座炮台展示</b>;四、<b>西炮台辅助设施</b>;五、<b>不忘历史,珍爱和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武器装备展示区</b></p> <p class="ql-block"> ↓在武器装备展示区,首先看到的是绿树包围着的歼教—6飞机,它是培养训练歼一6战机飞员使用的教练机。</p> <p class="ql-block"> ↓54式榴弹炮,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口径121.92毫米,最大射程11800米。</p> <p class="ql-block"> ↓59式高射炮,也是我国自己制造,主要用于射击12千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p> <p class="ql-block"> ↓62式轻型坦克,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p> <p class="ql-block"> ↓碉堡是1948年解放战争中镇守炮台的驻军所遗留,原安置在四面围墙的拐角处,现碉堡安放在遗址的一处空地上。</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大小铁炮,按一字型排开,中间的是大铁炮,大铁炮的两侧为小铁炮。</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大铁炮。铸铁,1882年制造,通长220厘米,铭“光绪壬午年造江南制造总局”。</p> <p class="ql-block"> ↓清代小铁炮。铸铁,通长120厘米,口径七厘米,2004年3月24日在西炮台南侧围墙内侧出土。</p> <p class="ql-block"> ↓出土的除了小铁炮,还有各种石器,它们是在不同时期被挖掘出来的,如:石础、石马槽、石碾等等。</p> <p class="ql-block"> ↓石马槽和石碾:分别于1958年和1988年在西炮台南围墙内侧和北储水池东岸出土。</p> <p class="ql-block"> ↓石础,于1987年3月在西炮台主炮台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群雕展示区</b></p> <p class="ql-block"> 群雕展示区里矗立众多的雕像,一像一种姿态,每种姿态都代表着一种劳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这些雕塑展现了守卫炮台的官兵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不惜生命,抵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三座炮台</b></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由三座炮台组成,分别是大炮台(也叫主炮台)、南炮台和北炮台。大炮台在中间,南北各一座小炮台,三座炮台呈凸字型,相距约35米。</p> <p class="ql-block"> ↓大炮台是西炮台的主要军事设施,也是西炮台的制高点,由台座,台身和挡墙三部分组成。大炮台下设有军械库、弹药库等,炮台内有兵营200余间,内置各种大小炮共52尊。</p> <p class="ql-block"> ↓大炮台上的这台火炮叫克虏伯火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台火炮是仿制的,原装的火炮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被损毁。</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主炮台上远眺,辽河之水环抱着这片土地,蜿蜒流淌,这里曾经多少次演绎了生死攸关的战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北小炮台,只留下一座克虏伯火炮的底座。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原炮被损毁。</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南小炮台,长16米,宽14米,高4米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西炮台辅助设施</b></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城墙。城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混合黄土,黑土,白灰和糯米汤建成,非常坚固。</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遗址内的储水池</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护城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不忘历史,珍爱和平。</b></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历史陈列馆。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图片和实物展出,生动反映了西炮台的建造和战役历程,参观者可以充分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增强历史意识,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赞助碑。自1991年以来,西炮台遗址经历了几次修复,已恢复大小营门三处、复制铁炮17尊、修复大小炮台、城墙等。西炮台遗址的不断完善,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捐助,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p> <p class="ql-block"> 西炮台先后经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等战争的洗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给后人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它所留下的不仅仅是砖瓦墙垣,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一座西炮台,半部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拍摄/春雀秋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制作/春雀秋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