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邀伱共读一本好书

青鸟部落

<p class="ql-block"><b>《拉址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b></p> <p class="ql-block">从3月8日始,历时8个多月,我们在线上共读完蔡崇达先生《命运》一书。命和运,就像船和水,归宿在何方,掌舵人很关键。家庭的走向跟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但是相同的时代,不同家庭的命运也是有天壤之别,起关键作用便是家庭里的掌舵人,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压舱石。我觉得《命运》一书,就是一个家庭寻找压舱石的过程。小说以阿太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为主线,讲述了她与命运缠斗一生的故事。同时,不同时期家庭的模样与家庭的掌舵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明白了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母亲。若从民间养育学来看,人生如船,当我们活成了自己的压舱石,无论命运如何调皮捣蛋还是冷酷无情,都奈何不了我们。当我们把自己活好、活出来了,孩子就有了方向。阿太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阿太近百年的人生,饱经苦难,历经坎坷,见过无数次的生离死别,走过无数个沟沟坎坎,阿太没有向命运妥协,没有向生活服软,活出了生命的喜悦,所引领的家庭最后进入圆满。若从养育这个层面来说,应该也是最好的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我们将在周三晚的腾讯会议室开启《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的共读,这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难、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们的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p><p class="ql-block">作家安超,山东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她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师教育。我们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社会基于生计考量的实用目光始终存在,但每一代人都保持了“学以为己”与“成而为人”的纯粹精神与功德意识,而后者才是支持平民子弟实现阶层流动和文化超越的关键力量。可以说,民间养育学既是苦难教育学,也是希望教育学,而在最终意义上,是“大器晚成”的教育学。安超的《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就是用质性方法对一个乡村家族中的子弟100年来“长大成人”的生命历程的书写,写出了不同于精英教育学的“民间养育学”。她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无论在哪个时代,乡村社会都存续着一种对于“读书”的纯粹精神、一种“立志”的功德意识,而支撑平民子弟最终实现社会流动和文化超越的,并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功利性的急迫态度,而是民间社会内在的对“读书”、“学习”和“家国”观念的道德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养育孩子,兴趣和热爱是最为纯粹和深刻的学习动力。这种学习的质量是最高的,能够跟着人一辈子。在书中,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还反了你了,养了个白眼狼!”这句话是不是也一直伴随你从小与母亲斗智斗勇的成长过程。</p><p class="ql-block">书中,“母亲摆衣服摊子“事件,始终不变的是,母亲瘦小的身影挡住了一切,人来人往的热闹处有一个安静的小角落,我在“市井中的孤岛”上洞察却无法陪着母亲尝遍人间冷暖。”这种感受,你曾经有过?</p><p class="ql-block">“作为司机,他养成了一种“在场而又不在场”的能力,这种时刻在“自我流放”、在孤独与想象中游走的生命体验,我心有戚戚焉。”你是这样的司机吗?</p><p class="ql-block">“父亲是医生,远在外地工作,我们一家团聚的机会总是很少。偶尔团聚,父母的交流也缺少温情。直到我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从一个女儿变成了母亲,看着孩子逐渐长大,自己在学业和家庭中痛苦挣扎,才感受到母亲当年说“上有老、下有小”“拉扯大孩子”的切肤之痛。”在你为人父为人母之时,你是否有尝试着去体会当年父母是如何在时代大潮中抓住任何一块浮木,又拖着拽着嗷嗷待哺的幼儿或横眉怒目的叛逆少女,保护孩子们每天不会冻着、饿着。当你有这种反身性的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消解你在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累积的怨念?</p><p class="ql-block">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几代乡村读书人在为了“不在地里刨食”的奋斗过程中,在被无数精英称为“内卷”的焦虑社会中,所存续的一种基于天性之爱、基于心灵托付、基于投身“言说与行动”之人性实践的纯粹目光。</p><p class="ql-block">共读完这本书后,我们期待看到了与我们同样有着痛苦经历,但最后实现经验回溯、叙事疗愈、结构反思和文化超越的“同伴”们能重新看待父亲、母亲和自己,能够由关注孤立的个体家庭转向关注家族和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车凤老师聊到此书,老师说,“《拉扯大的孩子》这本书可读性比较强,不会太晦涩,也不会读的太沉重,跟生活结合的比较紧密。另外,它有那种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也有一些理论的支撑在里头,所以我觉得普通人也读得懂,又会有一种拔高的理论高度,挺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昕老师与安超老师有过交流,当时安超老师谈到创作时的生命状态是:人与字合一,全部交付给了纸笔,真的是文章憎命达,靠孤独滋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孙昕老师说,《拉扯大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学写作,有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在其中体现,作者也建构了一个自己的理论架构。不管是在理论建构部分,还是在田野调查中呈现的社会学样貌,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我们自己,或者是自己家族的一些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恒老师说,《拉扯大的孩子》是基于作者个人的家族几代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或多或少有点像《命运》里阿太的家族命运的展开过程,作者对这种民间养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一些学术层面的交流,又不是纯学术性,也讲了自己的成长史和个人的小故事,有可读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