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记事之五:柳园–戈壁小镇的露天电影

龚昊

<p class="ql-block">柳园铁路地区的露天电影场</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儿就是看电影了。当时的柳园工务段大门口和铁路卫生所与供应站之间有一块空地,在原来铁路办事处一排灰砖平房的房头上砌了一块白色荧幕墙,场地中间立了一根木质的电杆,上面有三个捆扎电线瓷瓶,电线是从对面荧幕的墙上拉过来的,是给放映机供电用的。那时候十天半个月左右就能看一场电影。人们在闲聊打招呼的时候就顺便问一句:“今晚放电影吗”,对方回一句:“月亮照白墙”,意思是今晚没电影。</p> <p class="ql-block">甘光牌16毫米电影放映机</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放电影归柳园工务段管,段上专门有个放电影的小班组。1986年我到工务段小厂上班的时候这个班组还在呢,在充电房对面的一排土坯房的第一间,记得有郭跃德、汪全发和谷建国三位师傅。据了解,那时放电影用的是一台甘光牌的16毫米单放映机,电影拷贝也是从酒泉地区电影发行公司带过来的。得到消息比较快的应该是工务段的人,他们的职工和家属上午早早的把长条椅、长条凳、小板凳,土坯、砖头块,还有竹筐、篮子等东西摆好,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能抢到靠近放映机四周的地方那才是最有能耐的,一般都是家里兄弟比较多,霸气一点的人。放电影的时候先放一阵子广播节目,试试扩音机正不正常。然后等天慢慢暗下来,打开放映机开始对光对焦。对焦的时候,坐在放映机前面的观众就用手做出各种手势然后投影到荧幕墙上就出现了兔子、小狗、大公鸡等形状,还挺逼真的,好有才啊。</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一听说晚上要放电影,就跟过节一样。父母就催着我们赶紧把家庭作业写完才允许去看。由于个子比较瘦小,有时候就找块砖头或找个纸板坐地上看,什么都找不到的时候就站在人群的旁边找缝隙看。那时候是单放映机,在换胶片的过程中,有些坏小子抓把土就往观众人群里扬,引得大家一阵骚动和骂声。看完电影回家头发里全是沙土,还得洗头。后来我们长大了,听到放电影的消息,也是早早的把父母卫生所病人候诊用的带靠背的长条木椅子摆到了场子中间,也享受了一把尊贵的待遇。有的时候地方单位、青海石油转运站,西贸总等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小伙伴也去看,那些地方看电影要收门票的,大概一毛钱一张,那时候一毛钱也是巨款,我们就找墙洞或矮墙进去,怕里面的人查票我们就钻到银幕后面看反的。回家一看弄了一身的土,爸妈一阵子数落,就这样也很快乐。再后来,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铁路分局工会在东大街山边上建好了铁路工人俱乐部,以后看电影就不用在露天了,戈壁滩上人们也能享受到冬暖夏凉的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p> <p class="ql-block">记得那时候,放电影之前先要放10分钟左右《新闻简报》,一般都是反映祖国发展新貌的纪录片,然后才放正片。遇到匆匆赶路的人常问:“开始了吗?”,擦肩而过的人就回答到:“新闻简报”。那时常放的电影就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和《智取威虎山》等,这些都是彩色的。有黑白也有彩色的《地道战》、《地雷战》、《苦菜花》、《暴风骤雨》、《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战洪图》、《决裂》、《春苗》、《金光大道》、《激战无名川》、《战上海》、《今天我休息》等等。外国电影有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苏联的《列宁在1918》;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到八十年代以后彩色电影逐步普及了,电影也逐渐多了起来。《庐山恋》、《孔雀公主》、《笔中情》、《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少林寺》、《红高粱》、《牧马人》、《戴手铐旅客》等等。</p> <p class="ql-block">《杜鹃山》剧照</p> <p class="ql-block">许多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比如《今天我休息》中仲星火扮演的朴实憨厚乐于助人的警察马天民,轮休的日子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与恋爱对象刘萍几次失约。他的形象影响着我,那时候我也梦想能当一名像马天民一样的好警察。还有《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啥时候也能像李向阳一样上战场杀敌立功。描写“铁人”王进喜的电影《创业》,他那“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一直回想在我的耳边。还有在生活中模仿电影里的情节,比如我和同学也偷偷模仿《小兵张嘎》堵过其他同学家房顶上的烟囱,模仿日本鬼子胖翻译官吃西瓜的片段,“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交钱,何况吃你几个烂西瓜”。《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称铁路养路工为“欧布伦”。学唱《金光大道》里的歌曲“钱广赶大车给我捎点货……”;学《战洪图》里的坏分子自言自语:“下吧、下吧,下它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学《闪闪的红星》里的对话:“呦!胡团长你的手”,“让狼崽子咬了一口”。学《渡江侦察记》里陈述扮演的敌情报处长的对话:“小伙子真棒,到河边扛石头去!”。《决裂》里老教授讲“马尾巴的功能”的情形。还有《难忘的战斗》里敌人的账房先生用秤砣杀害解放军战士的镜头历历在目。有时候同龄人在一起聊天,冷不丁说出一句台词,大家都立马能说出电影名字。</p> <p class="ql-block">电影放映机的光束划破戈壁的夜空,夹杂着蒸腾着的灰尘,投射到白色的银幕上,给这里的人们不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还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说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