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百姓

自由人

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 <p class="ql-block">摄影家朱宪民,一位黄河的儿子,用光和影的语言,用60年几万次的瞄准聚焦,把我们带进这天下黄河。</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怎样的天下黄河哟!当你趟入这条世界上最大的泥河,或者站在这条地球上具精神意象的大河之畔,直面摄家镜头下那些父老乡亲,你横竖不能无动于衷。</p> <p class="ql-block">过节的人们 陕西 198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殡的队伍 山东 1989</p><p class="ql-block">黄河三角洲上最后一个农村 山东 1998</p><p class="ql-block">大树下的人们 陕西 1996</p> <p class="ql-block">采发菜的路上 宁夏 1996</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 河南 1980</p><p class="ql-block">朱宪民的作品灵气扑面,人生百态纷至沓来,瞬间真实又寓意不尽,在刹那间令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方寸的画面中浓缩了如此多的诉说,意境又极深远。非"感动"二字可形容的。我想,艺术之为艺术,大概就应该是这样的吧</p> <p class="ql-block">三代人 河南 1980</p><p class="ql-block">这根粗糙的树干不仅没有妨碍观看和接受,反而成了画面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觉元素,甚至成了一个超越图像本身的巧妙隐喻。爷爷略显虚弱的身躯,依靠拥抱树干的双臂支撑着,这与他儿子和孙子的身体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树干成了不同生命阶段和状态的标尺。树干由下而上的生长轨迹,与爷爷、儿子和孙子的生命轨迹一致,象征着从根到梢、从过去到未来的延续,血脉和家庭的历史。我们可以想象《三代人》中的爷爷,可能会反对孙子离家寻求另外的生活方式,对他的离开感到悲伤。父亲则可能觉得孙子对爷爷的反叛,虽有道理但也违背了孝道。最终在异地成家立业的孙子,时时回想起故乡的爷爷和爸爸,会体验到温情与感恩。</p> <p class="ql-block">草原人 内蒙古 2016</p> <p class="ql-block">等看新娘的人群 甘肃 1985</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堤的冬天 河南 1963</p><p class="ql-block">1963年初,隆冬时节,20岁的朱宪民返乡过年。在黄河堤岸上,他用手中的前苏联产基辅相机按下快门,这是一个摄影师的“决定性瞬间”。周围斑驳的树干与两个相反方向移动的生命体交织成为一体,为白雪覆盖下无声的、似乎静止的冬天,添加了恰如其分的张弛感。在那一刻,朱宪民先生艺术生涯的第一张照片诞生了,正是这张照片,奠定了他的创作母题、纪实语言和审美感知。</p><p class="ql-block">从1963至2023年,光阴如梭,当年那个20岁的青年可曾想到,对于黄河与两岸的百姓,他一拍就是60年。如今,照片中的树木早已因修筑黄河大堤而被砍伐,那只奔跑的狗已然魂归大地,自行车上那个无名的背影也无处寻迹。而正是这张照片,为这些生命体的存在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它留存了某个瞬间,保护其免于被下一个瞬间冲刷和替代。这张照片本身就是生命曾经的鲜活与时间长河无情流淌的证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河渡口 山东 1980</p> <p class="ql-block">修护黄河大堤 河南 1981</p> <p class="ql-block">边疆女民兵 内蒙古 1969</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头的小姑娘 青海 1986</p> <p class="ql-block">赛马会的早晨 青海 1986</p> <p class="ql-block">家常理短 山东 1990</p><p class="ql-block">朱宪民先生拍摄的所有人物都是离土地最近的人,他们有与土地联系最紧的快乐和悲伤。朱宪民直接、热忱,他的摄影基于爱、理解的同情﹣﹣他在镜头里看到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儿女!每个"他"中都有自己的一部分。拍摄故乡,拍摄黄河,朱宪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温情的歌颂者。他用朴实的图像传递着黄河流域百姓的喜怒哀乐。与其说朱宪民的黄河情结是对自己故乡故土的眷恋,不如说是对劳动者永远无法释怀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黄河凌汛 山东 1996</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上下 山西 1996</p> <p class="ql-block">国道,马路旁 河南 1988</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闹红火 陕西 1980</p> <p class="ql-block">商量价钱 河南 1988</p><p class="ql-block">牲口集市 山东 1988</p> <p class="ql-block">猪羔市场 山东 1982</p> <p class="ql-block">村头 山东 1969</p><p class="ql-block">提亲 河南 1989</p> <p class="ql-block">挤奶去 青海 1986</p> <p class="ql-block">村头的小食摊 河南 1978</p><p class="ql-block">木材市场 河南 1989</p> <p class="ql-block">黄河入海口的渡船 山东 1979</p> <p class="ql-block">各有心事 山东 1989</p> <p class="ql-block">打麦场上的母女 山东 1984</p> <p class="ql-block">子孙满堂 山东 1984</p> <p class="ql-block">孩子和他的小狗 河南 1988</p><p class="ql-block">早市上卖葡萄的兄妹俩 河南 1995</p> <p class="ql-block">织草辫子的姑娘 河南 1990</p> <p class="ql-block">等看新娘 山东 1989</p> <p class="ql-block">渡口旁的小吃摊 河南 1981</p><p class="ql-block">祖孙四人 河南 198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娘家 河南 1989</p> <p class="ql-block">放学路上挖野菜的孩子 山东 1977</p><p class="ql-block">农家小院 山东 1979</p> <p class="ql-block">  赶集回来的爷孙俩 陕西 1996</p><p class="ql-block"> 串亲戚 陕西 1986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冬日里闹社火的人们 陕西 1985</p> <p class="ql-block">看演出的人们 山西 2023</p> <p class="ql-block">聚会人群 陕西 1996</p> <p class="ql-block">过大年 陕西 2010</p> <p class="ql-block">朱宪民给了你一个世界。在明与暗,光与影,参差与对比之间,你发现了什么?你感到了什么?在影像之中,你可找得到我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岸边的人们 陕西 1996</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在第23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有幸与朱老先生合影,老人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对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展览,是一个体现以人民为主体文艺思想的展览。</p><p class="ql-block">首先,朱宪民先生作品呈现的对象是黄河沿岸的百姓,从青海三江源到东营入海口,地域跨度很大,这个条带上的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群体;这些作品拍摄时间从19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构建了中国百姓形象变化史,也谱写出个体命运与时代大潮融合交织的中国百姓生存交响曲。</p><p class="ql-block">第二,朱宪民先生满怀赤子之情,以平等而炙热的目光,把镜头对准百分之八十五的大多数人,这是作者的摄影观和价值取向。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是现代中国社会主流和主体,在这大多数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真正体现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第三,朱宪民先生以臻于化境的摄影技艺,提炼和萃取最大多数人身上最值得端详的肖像和样态:勤劳、温良、质朴的品格映射和绽放在脸上,在一幅幅画面中得到强烈的呈现。这些作品既呈现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和质朴的生活底色,也突出表现个体存在的颗粒性和鲜活的生命质感,达到凝炼而纯粹的艺术高度,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现的是普通人却能典型化,内容最应被人记住却最易被人忽略。这些作品呈现的状态也具备超现实主义的属性: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是这一刻又不限于这一刻……它流露的是情感,折射的是人性;记录的是过去,指向的是现在和未来。</p><p class="ql-block">“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给朱宪民先生的赠言,此言道出了生活影像通过审美之眼而显现的认知价值。朱宪民先生作品因内容的客观性、现场性和故事性能与不同国度和地域的观众形成思想对接,能与不同时代百姓的生活状态形成连续,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