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足迹

治多县二民中 教导教研工作剪影

<p class="ql-block">我校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题的教研系列活动阶段性总结 —记青年教师诊断课、支教示范课、县级送教兄弟学校及课堂引领教学改革研磨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校按照治多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治多县中小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治教研字〔2023〕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决定于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为期一周时间开展校级12位“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教研听评议活动。作为分管教育教学的我,尽可能的参与每一节引领教育教学研磨研课教研活动。本学期执教教师的一堂堂精彩而又常态化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现就对本学期教研活动做如下工作汇报:</p><p class="ql-block">一、教师课堂引领教学改革之亮点</p><p class="ql-block">1.学生教室座位排列有所变革</p><p class="ql-block">如四人或六人为一组的座位模式。男女搭配、生生之间 “师徒结对”,同桌之间促成优势互补,由点到面,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使得本班级学习气氛浓厚,融洽、平等。</p> <p class="ql-block">2.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方式有所变革</p><p class="ql-block">传统课堂提倡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而现如今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引领、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方面更要注重如何提升就某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把原来的“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要勤学、善学、乐学”,这种“被动”与“主动”之间的质变,是我校教师认可和所要继续学习的。教学成果应体现在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后学生实际的反馈中,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教学成果和成效。</p><p class="ql-block">3.课堂氛围有所变革</p><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语言变得更亲切、更随和、教师对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关爱有加;课堂多了一份掌声、赞美及鼓励。教育本身是一种生命激励生命、生命焕发生命的伟大工作,这会使我们的学生们热爱课堂、敬佩老师、和谐共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激励,互相见证彼此成长,这是打造课堂氛围的价值所在,也是评判一节课学生真正能获得多少知识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4.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有所变革</p><p class="ql-block">传统课堂是以教师教为主的传授知识方式,学生们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课堂的主导者是老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重教轻学的方式,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业质量水平不佳;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共性问题,最终得不到既定的育人成效。针对以往这些教育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运用一题多解,一词多用,一实验多尝试、小组合作讨论、在“学中做”、“做中学”,学思结合,游戏式等新时代创新学习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比老师让他学更有成效。</p> 课堂改革之青年教师 课堂改革之支教示范课 课堂改革之兄弟学校送教 <p class="ql-block">二、后续课堂教学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1.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绝不流于形式,应与研磨研课有效衔接,使得诊断课、示范课起到最大效益化</p><p class="ql-block">应先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内进行头脑风暴,开展好集体备课为基础的同时做好同课异构研磨课、交流课:因为同一学科相互就有学习性、可比性、提高性,通过某一学科集备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时,自始至终起到“传、帮、带”的引领、辐射得到最大公约数;进而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及提升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改革中的实践者、引领者的地位与作用。尤其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讲,更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3-5年内站稳讲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p><p class="ql-block">2.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应做到常态化</p><p class="ql-block">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校不奢望老师们的教学方法统一不变,但致力于同一目标,通过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等理论学习、以校级各学科教研组牵头,与我校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案促改,进行开展主题教研系列活动,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凝心合力,坚信最终会达到课堂改革的共识。当我们认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已经做到了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的工作,也就自然达到常态化的管理层面。</p> <p class="ql-block">3.班主任班级培养从待优生着手,助推课堂教学改革见成效</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当下各班级学生整体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更应正面接受此类教育问题。通过调研统计数据分析得出,除个别班级外,绝大部分班级的座位安排上出现不科学、不规律、不公平,“三不现象”,导致绝大部分的班级每年整体综合学业水平停滞不前,致使每年逐渐增多待优生的现象。此类教育问题如何解决呢?首先就从上述问题中找出频繁出现的关键词,那就是“班级”,一提到班级,就不由的想到班主任对班级培养和管理方面的欠缺。比如,调研发现,某班不分男女,优等生与优等生、中等生与中等生、待优生与待优生放在一起且按照此顺序直接在班级座位排列时前、中、后体现出来,这种“待遇”在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都认为是“对”的。此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班学生“富贫”之间的差距,越走越远,而且待优生占据本班的2/3,永无交集,无法缩短两者距离。从班主任角度出发,有些待优生并不是班级里学习停滞不前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有些科目学习还不错,比如有些学生因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学科,有的学生学习动力满满,但成绩始终提高很慢,只是基础欠佳,那么,这部分学生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必然会成为班里的中间力量,他们学习上的提高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4.分层布置作业且个性化指导,进一步缩短学生间的“富贫”距离,精准落实“培优辅待”常态化工作</p><p class="ql-block">当下学生完成作业现状:看似完成,实则存在“表面工作”,即使学校层面安排通过晚自习1、2、3,将近两个小时左右,加之中午两个小时来做作业,还是学生们未完成。调研后发现,各学科当任教师以“一刀切”的形式布置作业且量多,待优生因不会做题,为完成作业而就出现“抄袭”作业现象,一个班绝大多数占据待优生,可以知晓一个班级、各年级、整个学校的作业绝大部分存在什么现象,可想而知,作为教育者,此举已背离教育规律及学情认知发展水平,决不做这种“无用功”。咱不说此对学生有多大压力及造成多大心理伤害。作业应分层布置,提升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消化(分为A、B、C三个层次 ,类似于“自助餐”,让班级里一部分优等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点,课后习题也会做的情况下,视情况让学生自助选择一些具有拔高和实践性强的题目去练习,有助于培养专技型人才。)</p> <p class="ql-block">A(优等生):注重较多的是课外知识,让他们在完成了指定题的基础上,进行美文欣赏,资源收集等实践活动;B(中等生):完成指定题的基础上,可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可有选择性地做,激发他们自信心。C(待优生):指定较简单题目,但要求高质量完成,只要求做对,不要求做多,学习会变得主动。 以上A、B、C三种分层布置作业也叫有效布置作业,我校个别教师正在实施此种有效布置作业。据了解和分析正在实施有效布置作业班的学习氛围浓厚,每学期两次学业质量监测都是该年级学科,甚至全校教师个人超出平均分的学科。理论和实践证明此项工作是行得通的。此项举措可以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使他们充满竞争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科学合理的分层布置作业正好照顾到日常作业情况中“吃不饱”、“吃不了”的两头难的监测共性问题。这是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分别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针对任课老师们每天布置的课后作业,要有适合本校学情的监管策略。学校可以制定当日有效布置作业量化各班级工作清单,其内容包含:当日各学科作业内容、作业完成时间、次日完成作业人数三项指标。由此以来,可以让任课老师掌握合适的作业量,学生在晚自习也能达到同步完成各项作业的有限效果。学校对有效布置作业量的统筹监管,可以有效减轻学生晚自习繁重的作业的任务,最终达到作业质的提高。我校下学期在有效布置作业方面,以点、面形成合力,逐步推广此项举措,进一步缩短学生间的“两级”分化现象,精准落实“培优辅待”常态化工作,做到“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减负提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课堂改革之引领磨课 课堂改革之硕果累累 <p class="ql-block">三、认真剖短板、总结谋未来“四导归二”+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模式,助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原来的“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育人蓝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我校总结出了“四导归二”+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模式,高效推进“有效课堂”及遵照践行“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我校把这种成果在校内推广、再总结,使其得到成果最大效益化。何谓“四导归二”+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模式呢?“四导归二”中“四导”是指在我校开展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教书育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时,不忘教书是一种载体及方法,育人才是根本目的,牢记育人工作。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正确引导学生育人工作即实行导生制(“导人”)(近期国家教育部要求的);二是指要想突破课堂教育教学这一重要阵地,教师就从课前、课中、课后正确导学、导教、导练。课前“导学”主要指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教学设计或设计某一学科学生(《导学案》)等有关上课前期准备工作的正确指导学生的一切工作。课中导教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教学本身就是由师生共同完成双向进行即上课时“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五个能力和一个核心素养”为主,教师则为指导、引领的教育教学方式,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课后“导练”主要指分层布置作业且个性化指导,精准落实“培优辅待”导向工作。“归二”是指四导形成合力后,最终回归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培养好学生和打造好教师。一方面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回归之首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回归指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四个导向组织者、实践者、总结者是教师,教师具有教学相长的固有属性,这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是按照2022年全州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推动我校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辅助作用,其推进重要意义在于服务教育改革、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及服务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即信息技术有助于“四个服务”。结合以上实际情况,我校本学期共开展50节(其中13节青年教师诊断课、14节支教教师优质课、11节民族中学组送教县级教研活动、12节课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研磨课)和本学期我校教师县级荣获“优质课”43节,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题教研系列活动,通过系列开展听评议课教研活动的优秀做法和教学经验分享交流、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不断总结、整理归纳,不断突破和探析“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最终总结出符合校情且行之有效能够突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型的课堂模式暨“四导归二”+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的总结成果模式)。</p>

课堂

学生

我校

教师

教育

作业

教学

学习

班级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