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的行程的第八天,我们将去巴塞罗那,很多人都期盼着呢,在巴塞罗那我们要呆2天,准备在这实现一路上都在盼望的买买吃吃逛逛</p> <p class="ql-block">再去到巴塞罗那前我要先去西班牙最美小镇潘尼斯科拉,潘尼斯科拉位于西班牙著名的港口城市巴伦西亚以北,小镇中有灰色岩石建造的古屋、棕榈树、蓝天、碧海,小镇周围都是成片的橄榄树和杏树林,一派地中海明媚的景色。以西班牙最古老的史诗《熙德之歌》改编的电影《熙德传》就曾经在这里拍摄,电影中出现的潘尼斯科拉古堡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潘尼斯科拉它被欧洲人称为“地中海 遗落的明珠”被定义为“橙花海岸的古老坐标”,更有着“瓦伦西亚的直布罗陀”“西班牙 的圣托里尼”和“海上城市”的美誉。大火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六季中的奴隶湾“弥林港”在 此全景拍摄。其实,它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 是一座繁荣的港口城市,小镇的名字意为“一座 岛屿”,历史上曾作为摩尔人的要塞,腓尼基人</p> <p class="ql-block">潘尼斯科拉就坐落在从橙花海岸伸向地中海的一片灿烂的陆地上,自罗马时代小镇就已经是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后来为摩尔人所占领,并成为摩尔人的战略要塞。历史上腓尼基人、希腊人都曾经来到这里和当地人进行交易,当年的港口就在今天村庄的北部。小镇的名字源自罗马时代,意为“一个岛屿”。直到13世纪末,这里成为西班牙腾普拉爵士的领地,也正是他在这个小半岛上建造了后来闻名于世的潘尼斯科拉城堡以及周边的防御城墙。而历史上著名的教宗本尼迪克十三世,1411年从法国的埃维尼翁离开,来到了这里,并且一直到1429年退位,这位教皇都居住在潘尼斯科拉。在本尼迪克以后,菲利普二世执政期间在本尼迪克十三世建造的城墙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加固。塔楼、军火库和精壮的士兵形成了当时潘尼斯科拉强大的防御体系,并在城墙上架起大炮以对付那些北非海盗。在城堡和小镇周围的城墙等防御工事建成后,立刻引起周边地区的效仿。</p> <p class="ql-block">在13世纪末,也就是摩尔人退离西班牙不久,腾普拉爵士出资修建了这座城堡,城堡就位于整个小镇的制高点上,我们登上城堡从这里可以俯瞰小镇完美的全景。高大的城堡均以当地盛产的岩石建造而成。历史上,小镇居民依靠城堡的保护多次逃脱海盗的侵犯。到了19世纪初,这里又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战争,战况也相当激烈,曾经出现了万门大炮齐发的场面。此后便再没遇到过争端。虽然当年小镇和城堡都在这次战争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城堡早已经过了多次修整,来到潘尼斯科拉城堡已经看不到当初那场战争所留下的任何残缺了。</p> <p class="ql-block">城堡上的防御窗口,从这看出去的景色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在潘尼斯科拉能够给人以遐想的不仅是这座中世纪城堡,还有城堡周围美丽的地中海风光。小镇上的街道都十分狭窄,但是景色却十分美丽。同地中海其他地区的房屋一样,这里的房屋也被涂上白石灰,即使在深深的小巷中的房子也不例外。走在这样的狭窄的街道上,抬头看看夹在房屋间的蓝色天空,很容易便让人忘却了现实,以为自己置身于童话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古堡周围是白色的小镇,有着地中海边所有小镇的浪漫特质,白墙外种满艳丽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原住民的小商店里的商品精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随意坐在街头喝杯咖啡,聊聊天,大概就是度假最好的模样啦!适合自由行在这里小住几天,慢慢享受阳光,懒散的漫步在这迷人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只能享受这片刻的温馨和浪漫,喝上一杯小酒,吹着海风,和团友们一起说笑,感受一下这异国风情,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就驱开车二个半小时去往巴塞罗那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巴塞罗那不得不说说鬼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个名叫雷乌斯的小城。小时候的高迪体弱多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因为患有风湿腿疾,他每日只能坐着,也没有其他小朋友与他为伴,所以他每天都安静地沉浸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中,不管是动物或者是植物他都能坐着观察一整天。大自然就是他的老师,这也许就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青年时期的高迪性格一样孤僻,在学校里面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学习上他并不是十分拔尖的,但是他画图画的好,他最早期的绘画作品就是学校杂志社手抄本上的插画。17岁那年高迪去了巴塞罗那,之前他曾是一个铁匠的学徒,但是这段学徒生涯为他后来作为建筑师熟练掌握铸铁材料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以至之后他很多的建筑作品之中的铜铁材料就成了他的点睛之笔。高迪说过:“我有感受事物和看到空间的本领,因为我是铁匠的儿子,是会把平面变成立体的人”。</p><p class="ql-block">1873年(21岁)他考上了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1877年(25岁),高迪在这所建筑学校毕业的方案是一所大学礼堂设计,方案出来后,老师们都各持己见,有些认为这是很好的设计,有些则觉得他不按常理出牌。就连学校的校长曾经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1878年(26岁)高迪获得建筑师文凭,同年,他就读于巴塞罗那大学建筑学院,并先后在多所建筑事务所实习。</p><p class="ql-block">高迪本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修建圣家族大教堂的时候才刚过而立之年,他觉得圣家族大教堂就应该按照圣经形容的那样去塑造,以此来昭示整个基督世界,使世人信服耶稣的存在。他真的是无比虔诚,他用了44年的时间来建造这所教堂,最后的12年里他几乎穷其一生的精力在这所教堂的建设上。他每天祈祷、去工地巡视、周末做礼拜,凡是与圣家族大教堂不相关的事情他都漠不关心。他一生唯一的知己古埃尔(Eusebi Guell,1846~1918,纺织业大亨)死后,加上米拉公寓最后与雇主不欢而散的结局,他谢绝了所有邀请他做私人住宅设计的有钱人,一心扑在圣家族大教堂上。</p><p class="ql-block">高迪仅仅只有过一段短暂的罗曼史,但是最后那个女子却选择了一个普通人。之后他终身未娶,或许他重来没有体验过男女之间的恋情,也或许加上他本身对设计的热爱和执着,所以他将一生的时间都专注在建筑设计上了。对于他来说,建筑是雕塑、是诗歌、是交响乐,也是他值得相伴一生的人生“伴侣”。或许也正因为高迪没有妻子的打理,他的穿着十分随意,走在大街上就像一个邋遢的流浪汉。1926年(74岁)6月10号,正当巴塞罗那的民众都在为有轨电车通车而全城欢庆的时候,他却被电车给撞到了,他那流浪汉的形象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最后在贫民医院里凄然离世,幸亏一个老太太认出他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才没有被草草埋葬。这就是安东尼·高迪,一位天才而又平民化的建筑大师。</p> <p class="ql-block">他所有的杰作都在巴塞罗那,没来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奇才,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杰作之一米拉之家,我们也只能外观一下</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CASA MILa)建于1906年至</p><p class="ql-block">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区里的Eixample 扩建区、格拉西亚大道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是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层住宅,1层顶楼(阁楼),1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2个正门入口。它的外观呈波浪形的,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搭配宽大的窗户,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在我看来,它的外观更像是蚂蚁的巢穴。外观上虽然各种扭曲,但是还是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具代表性的,也是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之一。米拉之家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形制,流线型的外墙和扭曲如同海藻般的阳台栏杆,使得整座建筑线条十分柔和,既没有直线也没有棱角。设计师高迪用曲线,创造出各式灵动的生命,赋予冰冷建筑以温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o,1904—1906)</p><p class="ql-block">由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设计,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是建筑设计历史上经典之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是高迪完成度最高的新艺术自然主义风格建筑。这座公寓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共有6层。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房子内部的设计秉承高迪一贯的风格,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高迪曾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他认为大自然界是没有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公寓的门、窗、屋顶、天台全是大波浪形的曲线,地面和天花的线条都是无比圆润,甚至房间内的灯具和一些家具也是高迪亲自设计的,以便与房间本身的风格相协调,使房间的布置更趋于高迪最初的设计。</p><p class="ql-block">巴特罗公寓的入口和下面二层的墙面都故意模仿溶岩和溶洞,上面几层的阳台栏杆做成的假面舞会的面具模样,屋脊如带鳞片的兽类脊背,屋顶上的尖塔及其他突出物体都各有其怪异形状,表面贴以五颜六色的碎瓷片。巴特罗公寓(Casa Batllo)的外墙缀满了蓝色色调的西班牙瓷砖。这座6层楼建筑 目录怪异,它的露台设计像骷髅头,柱子像⋯•根根骨头,屋顶则像满布鳞片的鱼背</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公寓与高迪设计的其他建筑不同,它的外墙全部是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装饰的,一种奇诡的颜色组合,远望去颇像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盘,但色彩很和谐,萨尔瓦多•达利曾经将这面外墙比喻为“一片宁静的湖水”。</p><p class="ql-block">目录</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安东尼奥.高迪的杰作后我们在感恩大道上一边欣赏进入圣诞月的街景一边开始购物</p> <p class="ql-block">带着任务来到巴萨之家.满足小球迷的要求,一路上都在问好久到巴塞罗那,看到我发给他的图片高兴坏了</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除了包包便宜点,感觉首饰化妆品和三亚免税店差不多,所以啦也就逛逛啦,不能买买那就逛逛街,看看夜景呗</p> <p class="ql-block">虽然离圣诞还有一段时间,感觉欧洲已经在享受节日的快乐了,大街上人潮拥挤,彩灯闪烁</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行程的第九天,我们今天要参观圣埃斯特凡教堂和奎尔公园这也是安东尼奥高迪的杰作,但是票约在下午,我们上午依旧在巴塞罗那逛,上午曾曾带我们来到哥伦布广场,哥伦布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哥伦布而建,碑顶上是哥伦布的雕像,他面朝美洲新大陆方向。基座四面的浮雕分别表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过程。离碑座不远就是一个喷泉,犹如一道60多米宽的巨大瀑布。广场在维修,我们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就这解散自由活动了,队友兵分几路各自活动,摄影爱好者一组,吃货一组,老年人一组开始了各自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5个女的组成的吃货团,3个老阿姨跟着2个会英语的小姑娘走街串巷,寻找美食</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热闹的二手市场</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大麻是合法的,这些小店就是大麻制品,有大麻糖果、饼干等等</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巴塞罗那凯旋门作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用红砖砌筑,属于摩尔复兴风格。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巴塞罗那欢迎各国”,背面的门楣石雕名为 “Recompense”。相反的带状装饰包含一个名为“报应”。凯旋门的顶端装饰着西班牙其他49个省的省徽。</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凯旋门地处通往城堡公园宽阔大道的尽头。这座凯旋门修建完成后被作为当时世博会的主入口,每个进入世博会展区的人都不会错过这座建筑。孩子们在阳光下追逐着五彩的泡泡,童年这样真的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俊男美女们激情四射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巴萨之家,又给买了一个笔袋,昨天那家店没找到</p> <p class="ql-block">经过我们几个小时的穿街走巷终于找到我们想吃的了,2个小美女负责点菜,3个阿姨负责吃,这是我们在西班牙吃的第二次美味佳肴这餐下来我们花费180欧,5个人还是有点小贵,但是味道真的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吃完美食我们又徒步来到圣家族大教堂,这一上午从九点半开始到2点,中途除了了吃饭坐下来了,一直都在赶路中</p> <p class="ql-block">老远就看见了这绝美的建筑—圣家族大教堂,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圣家族大教堂是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4岁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20世纪50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2021年11月29日,圣家族大教堂圣母楼封顶,点灯仪式在同年12月8日举行。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结构预计将于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纪念之时完工;装饰工作预计将于2030年或2032年完工。圣家族大教堂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1984年,圣家族大教堂的一部分与高迪在巴塞罗那的其它六个建筑作品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而为了圣家堂,高迪宁愿倾家荡产,甚至付出他的生命,只为完成这座他理想中的教堂。对于高迪而言,他并不想复刻大众心中的同款,他想要的是“新时代的第一座教堂"。但可惜的是在他离世之前,并不能一睹这座他心中完美的新时代教堂的真容,不过在跨越3个世纪,历经139年光阴后,这座大教堂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圣家堂中高达138米的圣母玛利亚塔终于封顶</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被18座高塔环绕,融合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哥特式风格,到三面描述基督「诞生」「受难」「荣耀」三大人生篇章的外墙,再到内部如自然森林般的交错纵横,高迪始终以"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的艺术思想来诠释这座他理想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而看那外立面繁复精致的浮雕,以及庄严肃穆的宗教故事,说实话,除高迪之外,没人能把这些宗教内容能够如此完美的融入到建筑中。</p> <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为何要在遍地教堂的欧洲,去耗费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修建?这值得吗?或许唯有亲眼看见圣家堂的真迹,你才会明白潜藏在背后,足以让3个世纪的无数匠人为之努力的意义在哪。</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如树枝的交错穿插,还有装点了</p><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在阳光下映射后的斑斓,更显梦幻、华彩、绚烂。</p> <p class="ql-block">这样由彩色玻璃透过来的美轮美奂的光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大厅里大家都忍不住在低声喝采🎊</p> <p class="ql-block">在高迪的操刀之下,他将原本严肃的宗教故事通过精细、宏大的设计浮现于人们眼前,也使得整个建筑更显得是承载着上帝之意的天堂世界。而正是他那极强的美学设计,因此他也被人誉为”建筑史上的但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圣家族大教堂我们又来到高迪的又一杰作奎尔公园,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并由高迪设计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1914年[1]。1922年,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是他对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建筑技术的杰出创意与贡献的见证。包括奎尔公园、奎尔宫、米拉公寓、文森特公寓、神圣家族教堂、巴特里奥公寓和奎尔住宅区的地下教堂。我们能有幸看见4处已经很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迪在奎尔公园他和母亲还有侄女居住的粉色的家</p> <p class="ql-block">奎尔公园,本来是富商奎尔在巴城西北荒野处筹划的高级住宅区,这项造镇计划让当时的人兴趣缺缺,只造好「公共设施」的部分,成为今日以眩目的碎马赛克拼贴及入口的糖果屋闻名的公园,高迪自己在公园里的粉红色宅第住了二十五年。据传当时他不许情侣进入他的公园谈恋爱。</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有大量的陶瓷马赛克装饰,包括石阶、石柱和弯曲的石椅等,都是由瓷砖拼贴而成,色彩鲜艳</p> <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丰富。公园内有多个造型奇特的喷泉,其中包括一个环形和圆规的组合、一个蛇和加泰罗尼亚徽章上红黄条纹的组合和一个高迪的龙,其造型为巨型蜥蜴。</p> <p class="ql-block">奎尔公园是巴塞罗那耀眼的景点之一,也是高迪众多作品中关于园林设计的典范之作,这是一处人工景观看上去比自然景观还要自然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建筑精美。公园内的百柱厅是一个有86根陶立克式立柱支撑的建筑,中空型的立柱除了支撑屋顶之外还具有导水泄洪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堪称是世界第一长度的座椅。长椅用石砌成,形似波浪蜿蜒曲折。表面用马赛克碎片随意拼贴,图形各异且隐含寓意。长椅根据人体力学设计,靠背弯度恰到好处,让人坐在坚硬的石椅上却感到十分惬意。长椅设计时兼顾到不同的对象,外弧为单人座,内弧略为宽大的情侣座,这种独特的设计别有一番情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