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陇川一小第六届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之古诗教学篇</p><p class="ql-block">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优化古诗词的教学教法,促进我校教师积极钻研新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使年级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陇川县第一小学举行了以“诗海竞舟 词韵芳华”为主题的语文教学竞赛之古诗教学大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比赛由一至六年级各推选一名语文老师参赛。赛前,各年级认真组织备课,集体磨课,发挥出年级智慧力量及高效课堂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参赛教师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彩的课堂现场,为我们呈现了六节各具特色的诗词课堂,真可谓“各领风骚诗词间”。</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万小来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诗,是一节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师做到以诗引入,以诗悟愁,以诗升华,层层深入以读悟诗,整节课书声琅琅,学生熟读成诵,整个课堂浸润在浓浓的诗韵之中。</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申婷娟老师执教的《夜宿山寺》一诗,扎实开展字词教学,随文识字,识字懂诗,不仅让学生的生字识记得到落实,并且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在读中体会诗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王印老师执教的《凉州词》一诗,紧扣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体会“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通过学法回顾和迁移,自主合作学习爱国诗《夏日绝句》,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邵珍玲老师执教的《画》一诗,抓住古诗的教学要领,在课堂上和学生猜谜语、做游戏、赛古诗,采用以师生承读、男女生分读、小组比赛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带领一年级学生叩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 </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董连香老师指教的《望天门山》一诗,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通过字理识字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句大意,运用“古诗学习四步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指导学生拓展学习古诗《望洞庭》,感受不同诗人借景抒情的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李兰老师执教的《石灰吟》一诗,在课堂内引领学生融入到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通过课前调查、现场创编、当堂背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领会石灰品质,在议中发现石灰英雄,在品中塑造高尚品格。</p> <p class="ql-block"> 各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用“读、背、唱、演”多种方式,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点燃了国学经典的学习激情。</p> <p class="ql-block">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李兰和万小来两位老师凭出色的表现荣获一等奖,董连香老师荣获二等奖,王印、申婷娟、邵珍玲三位老师荣获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教务主任尹湘玉老师从文本解读、诗词韵律、教学方法、审美体验等方面对六位参赛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充分肯定了六位参赛教师的精彩表现。</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聚焦“古诗阅读教学”课堂,探索“古诗阅读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我校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也促进了语文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