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姐夫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他没有学过手艺。</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个关中农民,除了会种地,还必须要会点啥,毕竟土地是最会亏待他们的,辛苦一年,刨去化肥农药种子钱,所剩寥寥,碰上年景不好,常常还倒贴!至于播种拔苗除草收获之类的辛苦费,那就更不用提了,一分耕耘收获负数是对他们劳动最不公正的回报了。</p><p class="ql-block"> 入不抵出的土地工作者为了生存就必须除了会种地之外再会点木工、瓦工、油漆工、修理工……之类的手艺,三百六十行,起码得两样,毕竟土地是靠不住的,维持生存的几个钱必须得靠手艺才能赚得。</p><p class="ql-block"> 可是姐夫偏偏没学个啥手艺。</p><p class="ql-block"> 虽然三四十年前渭北一带的老农民,对读书考大学的事情还不是那么看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他们对幸福的朴素理解,面对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后的种地工作,肯吃苦能吃苦的老农民们大都把孩子腾出来出门学手艺去了!手艺人是人才,即使遭“饥荒年馑”,也总会有手艺人的一碗饭,爱孩子,为孩子计划长久的谋生策略,是父母们最长远最无私的打算了。</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姐夫家穷,父母没有为他们考虑那么多。他们家娃多,房少,没有劳动力。弟兄五个,姊妹七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农业合作社时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姐夫一高中毕业,就挣公分补贴家用自食其力去了!</p><p class="ql-block"> 还好,那样的时代,人们哪怕天天红薯包谷做主食,哪怕高粱把人吃得拉不出来,“三观”都没有任何改变,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品重于天!娶媳妇嫁女,就图个娃实实掐掐,本本分分,能吃苦会劳动,该娶的都能娶上,该嫁的都能嫁了!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朴素的时代淳朴的农人!因此姐夫家五个儿五个媳妇,家丁兴旺!穷不可怕,人品不好才是人们那时候择偶的大忌。姐和姐夫的婚事就由老父亲慧眼识人,快乐快速地拍板了!</p><p class="ql-block"> 结了婚,贫穷的日子就由俩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承担了,娶媳妇的新房要腾挪出来给兄弟用,分家另起炉灶是父母们必须执行的规则命令。没有违拗,一穷二白他们没有恐惧。</p><p class="ql-block"> 姐夫一个人兼几分工,白天本村学校里教书,晚上打胡基(过去盖房垒墙用的)卖。责任制包产到户了,耕种土地,种烤烟致富,日子忙得鬼吹过,孩子!房子!日子!每一样都需要姐和姐夫全力去挣!教书匠民办教师养活不了的日子,姐夫就大胆的开拓创新了,高中毕业,能拉二胡能打算盘会算账的他就不甘贫穷地去奋斗了!每年农活忙时,姐就腾出姐夫去烟站做临时工下苦挣钱去了。至此,姐夫的手艺里多了一门技艺_____算账的。</p><p class="ql-block"> 算账挣钱的日子过了成十年,烤烟从我们县域被撤销了,烟站也没了生意,除了种地之外姐夫又开始自己学习新的手艺。</p><p class="ql-block"> 姐夫的字写得好,毛笔字也写得好,到他家看看,一个房子里,玻璃,几案,书法书籍,笔墨纸砚塞满了整个屋子,东家装个玻璃,姐夫会裁会装,五毛一块,方便邻里。红白喜事,写个对联,自编自写,出笔出纸,不厌其烦。爱写字,写得好的姐夫就这样在谋生中练字,每年过年赶集会卖对联,为盖房子挣来了一砖一瓦。</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幸来一趟合阳,浏览一下墙体,上面的广告字大多是姐夫书写,从县南到县北,从县东到县西,两米多的墙,一米见方的字比比皆是。十多年了,我们不知道他写过多少个了,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有人有约,如今七十岁的姐和姐夫基本不会拒绝,尽管儿女们反对,尽管兄弟姐妹们劝停,但是姐夫面对他这个新的手艺——写字确实是爱的执着!不想停,不愿停不能停。</p><p class="ql-block"> 凡是请姐夫写过墙体广告或者村牌文化墙的人都知道:荆师傅的字颜色正,不掉皮不脱色,风里雨里耐得时间很长,过三年,达五载。字好,料真,人实在!</p><p class="ql-block"> 哦,对了!姐夫除了会种地,会算账,会写字之外还是裱糊匠,油漆匠,1989年我们结婚的新房粉刷裱糊都是姐夫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想想老父亲把姐姐嫁给姐夫的标准——勤劳能吃苦肯学习能奋斗!感觉很对,也很幸运!</p><p class="ql-block"> 祝福姐姐姐夫晚年康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