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三晋从军地

胡 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襄汾县、汾城公社、吉县、南村坡、临汾这些地方在我心目中的份量足够大一一它是我人生的出发点;它是我的军旅营地;它是我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1970年12月27日,我们新兵驻进训练营地襄汾县汾城公社,到1984年底离开临汾市,我在晋中南地区战斗生活了15个年头,可以说是听着“迷糊戏”(实际叫“眉户”曲,流行于晋中南的地方剧),吃着小米饭走向人生远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山西到如今已有40年了,时空在流逝,思念却没忘,当年新兵“打地铺”;359(部队)货场“装卸工”;南村坡窝居土窑洞,一幕幕摸爬滚打的经历,犹如从军交响乐,上演在这片黄土高原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重走故地从军路,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一愿望终于在2023年11月7日得实现一一在亲友陪伴下,用三天时间,分三站探访了当年部分军旅驻地,回来后,整理一个纪实文图美篇,现转发给战友们以及对军旅人生感兴趣的众亲们,分享我们曾经“一样的好年华奉献在这里……”的追忆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南村坡里寻故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月7日下午,我们从延安驱车赶往山西吉县靠近黄河“壶口”上游不远的一个叫南村坡的地方(现在叫“克难坡”,我曾于上世纪1972年至1973年随部队驻扎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到南村坡170多公里,全程跑高速,于下午4:00左右经过当年我们部队兄弟团建设的黄河大桥进入山西境内,然后沿黄河向上游方向(北)行驶,在车载导航引导下40分左右抵达南村坡。下车后环视周围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形地貌,尽管50年过去了,稍加辨认即可看出物是与当年的变化区别来。天色渐晚,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民宿”住下来,巧得很,这家民宿窑洞后边百十米远的一些荒废窑洞,看着眼熟很像是当年轮训队的驻地,经向主人了解得以确认,我赶紧趁天还没完全黑下来,越过一个小沟坡抵近观察了一番,没错,就是当年的轮训队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家“民宿农家乐”主人叫郭锁森,是原团部驻地生产队队长之子,今年58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家原来住在我们团部附近,后来团部区域要开辟“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景区,被政府动迁出来了,安置在现在地方,也就是当年团轮训队前边与运输连驻地的中间高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郭整个就是活地图部队通,他对当年驻军“了如指掌”,聊天时,我说“我是359部队的老兵,回来看看。”他立马说“4785”,我连说“对对对”,我们在议论当年部队驻地时,他一口报出15连驻哪里,加修连在哪里,还指着他家前面山沟对面的许多窑洞说“那就是汽车连么”,聊着聊着,他提到了我们部队在他们那里“整出个‘老胡’来,可出了名啦……”(“老胡”指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部队在此驻防期间,9连班长韩承斌帮助一个叫胡天佑的老人找到老首长周恩来,1971年国庆节被邓颖超邀请进京并受到周总理接见的事)我当即从车里取来手机,将储存在手机里当年《工程兵报》报道他说的‘老胡’给我们重机连作报告的图片打开给他看,他很开心,我问他“你见过‘老胡’吗?”他说“老胡成了名人住县城去了,没见过。”聊着聊着一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老郭老伴喊吃饭,这才打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饭吃的是小米稀饭、馒头、蒸红薯、炒鸡蛋等地道的农家饭,认识是缘份,住下就是一家,我们四位加上主人两口六人一桌,边吃边聊好不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饭后,我独自一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围着老郭家周边散步,努力辩认着地形地貌,逐渐有了更清晰的确认一一老郭家完全坐落在当年轮训队的地盘上,他家朝向是坐西向东,南边坡下就是当年轮训队的伙房,伙房西南数十米远有一块小平地,那是当年轮训队的猪圈,现在整个轮训队的地盘全归他了,种上了苹果树和花椒树,原来队部的两眼窑洞成了他家的储物室。我当年住的窑洞紧挨着队部南边第一眼,洞口被坍塌下的土堵住了三分之一,月光下,百十米远直线距离,清晰可见黑漆漆的半个洞口,在夜色清凉寂静中,一丝沧桑伤感油然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对轮训队印象深刻,要追溯到上世1973年上半年在轮训队的一段生活经历。我曾经在《当兵重机连》一文中有过叙述,摘转赘述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一、升班副,当“教员”……这段轮训队经历,有三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件事,训练不严肃挨班长罚站。当时我所在班的班长杨方连,四川兵,个子不高,脸黑黑的,四川方言很重,嗓门大,性格豪爽,也很幽默。有一天,他组织我们进行队列训练,下口令“向右一一转”,有个兵听错口令向后转了,发现转错,又自行转了回去(按规定转错了,要报告,经允许后方可纠正),杨班长训斥道“哪个让你转过来的”,这个兵又转过来,杨班长又问那个兵“我让你往哪转的?”那个兵说“向后转”,杨班长说“转你个头啊,我让你向右转,你转哪去了?”那个兵说“我转过去了,你又让我转过来的”杨班长既生气又好笑“你个糊涂蛋子,我让你向右转,你向后转,我不让你转过去,你又转回来……。” 他们这样转来转去,把大家也转糊涂了,惹的全班人笑的肚子疼,笑过一阵子,杨班长严肃起来了,不让笑了,宣布继续训练。可是刚才的那个逗乐场景,老是刺激精神痉挛,我就是憋不住地要笑,被班长警告几次,还是止不住地笑,班长恼火了,让我到窑洞旁边面壁罚站,站在那里还想笑,就这样一直站到训练结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件事,上山打野鸡弄的遍体鳞伤。那时,部队驻地的山区里,有不少野鸡野兔,节假日里,常见有干部们背着枪,到山上去打野。找个星期天,我跟队部文书孙忠本(刚从我们班调到轮训队当文书)要了20发子弹,背上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就跑去七沟八梁打野去了。山西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看着直线距离百十米远的对面,要想过去,则要一下一上跑好几里路才能到达。几道沟壑跑下来,累的够呛,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只母野鸡(公野鸡有大花尾巴),隔着山沟在对面崖边觅食,我选好位置卧倒,朝它踞枪瞄准开了一枪,野鸡不知是中弹了还是被弹着点击起的土块打着了,就看它在原地扑腾,我兴奋地飞快跑下山沟再爬山坡,为了抢时间,我抄近道攀爬一个陡崖,就在快到顶的时候,脚底土块塌方,连人带枪一下就坠向崖底十来米高,幸好被山坡上一丛荆棘挡住才没掉到沟底,弄的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所幸无大碍。等找到了野鸡负伤的地方,它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大半天时间过去了,一只野鸡也没打着,只能扫兴而归,返回途中,一只乌鸦飞过来,落在我前方的一颗大树树稍上,呱呱地叫个不停,令人讨厌,出来了一天,野鸡没打着,还摔的浑身疼痛,正想找个靶标出出气呢,我就地举枪瞄准击发,还真打着了,乌鸦应声掉下,跑过去拣起掂量了一下,轻飘飘的没得份量(乌鸦被子弹头贯穿以后,内脏都抽空了),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大半天的“战果”就是这只倒霉的“替死鬼”黑乌鸦,无奈,一脸沮丧悻悻而归。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件事,聆听孟宪卿副队长训斥“熊兵不吃发糕”。轮训队的伙食,历来都不怎么好,越是饭菜不可口,浪费现象就越严重,泔水缸里,时常会见扔弃的大块大块的粗粮发糕。周日晚上,全队例行点名,进行一周队务讲评,队长讲完话,副队长孟宪卿接着发言,讲评他分管的伙食和卫生问题,严厉批评了浪费现象,讲到有人往泔水缸里扔弃发糕,他有些激动,按耐不住情绪,提高嗓门训斥道“这些熊兵不吃发糕,你想吃什么?”一句“熊兵不吃发糕”的批评,没想到竞成了战士学员调侃孟副队长的噱头,“熊兵”反成了孟副队长的绰号,战士学员们老远见孟副队长走来,就会俏俏地相互提醒“熊兵来了” 。 多少年后,再见这位已升任总参兵种部企业管理局局长师职老领导时,还会跟他开玩笑,提及当年“熊兵不吃发糕”那段难忘的轮训队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幕幕往事,如梦似幻却又真真切切地将我们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这片山沟沟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11月7日,时隔50年,故地重返再回南村坡,还是住窑洞,恰似人生又轮回,辗转反侧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8日早饭后,我们要前往景区探访老驻地,与老郭告别并与他夫妇俩在门前合影留念。临行前把他家自产的苹果、红薯每样都买了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 我与老郭头夫妇在其门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 老郭家前边(东)原运输连驻地。箭头所指处是“景区”通往管头山、吉县的老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 老郭家后的原轮训队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4 红色箭头所指是我当年在轮训队住的窑洞,黄色箭头所指是队部窑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进入景区“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必须要经过“克难城” 遂洞(面向东)。这里平整出一个停车场,还设有一个收费亭,门票35元,对我们这些65周岁以上的人免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这个山洞(东西走向)是通往景区的唯一通道了,原先老部队驻扎时辟有一条绕过该山体从南边进入的道路,现已被封堵掉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景区内车辆禁止入内,我们只好徒步过“克难城”遂洞进景区,出了洞口第一眼见到的是位于右侧(北)的石屋“杨经略祠”,抵近一瞅,铭牌上注明是阎锡山崇尚古人忠烈之举,而专建的祠堂。这个建筑,记忆中当年是部队的“服务社”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往前走几步,映入眼帘的就是核心景区“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建筑群了(下称“旧址”),也是我梦寐不忘的老部队团部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广场中心环视四周物是,好像环境空间比以前略显局促,仔细看看周边环境确实有很大变化,以“实干堂”为中心的石砌建筑群,由于被一排长大了的柏树严严实实的遮挡,几乎看不到很有特色的黄石墙红漆门窗的模样了,这个“旧址”坐北朝南,在它东边百十米远通往原先三营部和一个机械连的小广场,现在成了一片树林和半人高的荒草荆棘地,所有山体在退耕还林的政策引导下,绿色植被覆盖率很高,荒草野树长满了漫山遍野,这也就难怪给人有空间“变小”的感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南边原来有一个坐南朝北的老戏台消失了,打听一个老环卫工人才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部队撒出后,戏台子被当地大队干部决定拆除,取其材料另作它用了……可惜可叹!真是没有文化可怕,不讲文化更可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调一个工兵师的力量,用两年多时间,将南村坡这个仅有六户人家的弹丸之地,改造建设成了“第二战区司令部”以及山西省政府的所在地,率2万多人的部队驻扎于此,阎锡山嫌南村坡的“南村”二字谐音同“难存”不吉利,亲自将南村坡改成了“克难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建筑群在不同历史时期间,有着不同的时代风貌,后附照片为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5 “克难城”遂洞东口。石砌洞口和匾额“克难城”都是开发景区后装修的,当年是土洞口,到了冬天还被后勤部门封堵做菜窖,储存土豆和大白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6 是“杨经略祠”。杨经略指的是金朝人杨贞,蒙古军队攻金,杨经略筑牛心寨抗敌,兵败后夫人、两子一女及婿,皆先后殉节,他自己则穿好朝服面南向金主叩拜,整衣束发,面朝黄河跳下悬崖。阎锡山非常崇尚杨贞忠烈之举,修缮其墓并新建“杨经略祠”。祠前石楹上刻有“时穷节乃见,身陨道不孤”的楹联。当年,部队驻扎这里时好像是服务社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7 核心景区“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下称旧址)。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全部是石砌窑洞,淡黄色石墙配红漆圆拱门窗,很有特色,壮观气派,1940年至1945年,阎锡山率2万部队以及山西省政府驻扎在这里。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部队奉命驻扎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旧址”不同时期的图片比较一一现在的“旧址”实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8 “旧址”“实干堂”大门洞现时实景特写。门头上方匾额“實幹堂”三字,为阎锡山题写。门洞右侧黑色铭牌上写有“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9 抗战时期广场风貌。红色箭头所指处是新建的“实干堂”西边角,黄色箭头所指是广场上的戏台,这里是“国军”部队集会、阎锡山发号施令的地方。图片转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0 “旧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貌。中间门洞上方匾额“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以及后山住人窑洞清晰可见。此时,广场小戏台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1 改革开放后,“旧址”修缮打造成历史景区供人游览。此时,广场小戏台已被拆除。图片转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2 “旧址”的西侧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3 位于“旧址”西南两处黑色大门带门楼的独立院落。红色箭头所指处叫“赵公馆”(当时的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住所)黄色箭头所指处是“阎公馆”(阎锡山住所)。这两个地方当年有一处是卫生队的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是视频记录下的“旧址”内外概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4 著名的“望河亭”。在这里驻扎过的战友们再熟悉不过了……它坐东朝西,从这里可俯看晋陝两地,山路弯曲直通河边,黄河在这里走向略朝东南波涛汹涌而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5 “望河亭”上看山河,阎锡山一副对联写的绝好“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6 坐西朝东的建筑曾是三营部旁边的机械连驻地,(记不清是一机连还是二机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7 坐北朝南的建筑是当年三营部驻地。现在门前小广场,杂草丛生,寸步难行。当年这里是部队集会传达Z央文件和看电影的地方,在这里先后聆听王荣贵政委传达过两个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文件:一个是某“老人”写的表示“永不翻案”的信;再一个是毛爷爷回复福建李庆霖“寄去300元,聊补无米之炊……”的信。还是在这个场地,观看过朝鲜著名影片《卖花姑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箭头所指处,记忆中就是当年我们重机连的进出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记录了我请环卫师傅带路,寻找三营部门前的小广场和进入重机连的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8 从“旧址”俯看山下,当年加修连的驻地近在咫尺(红色箭头所指处)。地盘像是比以前大了一些,据了解,前些年这块地盘上盖了一个养老院,后来开不下去了,就拆掉了,但是平整后场地留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19 “旧址”前的山坡,山间小道,据说是阎锡山驻扎时,开辟专供阎取用山腰泉水之道。接泉水的石砌水池现在还完好无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记录的是当年我们部队建的蓄水池。现在地方上改建后仍在用。它位于山上团部到山下加修连的半山腰间,我们重机连每个班每天都有战士轮流值班往返近两公里到这里来担水,用水程序是清水先洗漱(晚上是先洗脸再洗脚),污水蓄起再浇灌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南村坡寻访,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找到我的老连队重机连的驻地位置。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还请了向导,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可以进得山沟里的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回忆,当年我们连进出通道是在三营部的东边且比较宽敞,但是现在的地形与我的记忆相差很大,现场看到三营部东侧几乎紧挨着山体,通道很窄小且被当地人改造用推土机挖断了路,更为麻烦的是此地50多年无人开发利用,导致杂草丛生,荆棘满地,长得有近人高,不带锹刀工具开路,根本无法通行,我几次试着通过,均未成功,无奈之下,只能退却留下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0 告别南村坡,路过老部队建造的黄河大桥时,特地停车致敬,拍照。大桥至今巍然屹立,仍是晋陕跨越黄河的重要通道。142团功德无量!8名战士牺牲在建挢工地,他们名垂青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汾城营地见旧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8日,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南村坡,驱车走新建的高速公路驶往第二个目的地我的新兵训练营地一一襄汾县汾城公社(现在叫汾城镇)。当年我们那批江苏新兵1800多人,组成一个新兵团,全部塞在不大的汾城镇里,地方各单位院落差不多都被借用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本打算走管头山那条老公路前往汾城的,因老郭头告诉我“老路只能通到吉县,前面路坏了过不去”,我们只好走高速赶往汾城,这样要多绕些路,南村坡到汾城130公里,下午4:00左右,我们从汾城镇北口驶入镇区,路过一所“襄汾县汾城镇小学”时,我眼前一亮,因为前几年有战友来访过,拍照为证说当年我们新兵八连住的“棉花加工厂”现在建成了“汾城小学”,寻思着这地方莫非就是?车辆继续向西前行驶了百十米向右一拐弯见着一个不大古门楼,挺眼熟(门楼虽小,进得门内却有大“乾坤”,待后交待),行驶到门楼前再向左拐弯,一个标志性建筑物立刻映入眼帘,我情不自禁的惊呼“就是这个鼓楼!”对这个鼓楼,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曾经在《印象新兵连》一文中是这样描述我与鼓楼之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span><b style="font-size:20px;">身着戎装第一照</b><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有了基本的军人素养。 3月上旬,新兵开始佩戴领章帽徽。星期天,新兵们穿着佩戴有领章帽徽的军装,请假外出到汾城集镇上臭美照像去。新兵外出规定是:三人为一批次,准假2小时,轮流出去。汾城镇上的照像馆老板很会做生意,为新兵拍照选择了一个汾城镇地标性建筑一一镇中心一座古城楼和老砖塔作为背景。摄影师将那种老式三脚支架的照相机架好,在拍照者位置做个记号,拍照开始,摄影师连同照相机一起被一块大黑布包裹着,只听不停地喊着“下一个,下一个”伴随着球状气动快门“咔嚓”声,一个个鲜活的新兵就被机械地拍摄出千遍一律的模式照片来了,根本没有一点摄影美学可言。照片,每份价格是一毛五还是2毛钱?记不大清楚了,每份照片规格是120胶卷6x6cm的黑白照片2张,还有一张底片,需要加印照片,份外再加钱。新兵照像的人多,排起了很长的队伍。因为天冷,绝大多数新兵都是穿军大衣拍照。轮到我拍照时,也是穿着军大衣上场,跟其他人不同的是,我的军大衣是披着照的,自我感觉这样“有派”。拍照前,摄影师可能发现我太紧张,面部表情欠和谐,友情提示我“笑一点,笑一点……”我的妈呀,那能笑得起来,有生以来,第一次自主照像,紧张的手脚都不知怎么拿捏架势,脸上的肌肉老是不受控制的在抽抽,结果就照出了一张歪着脑袋,“稍息”着腿,披着大衣,抿着嘴的青涩戎装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军旅生涯第一照;也是我有生以来自主拍照头一回;形象不咋地,却永久珍藏在心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车辆驶入鼓楼停在西南角一家门店前,下得车来环视四周,旧貌如初,甚是欣慰,周边建筑几乎没变,鼓楼整体进行过修缮,墙体上“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的大型书写标语除去了还以原本的清水墙面,鼓楼周围原来的泥土地面全都铺上了地砖,鼓楼周边六、七十年代建设的门面房上方的墙雕店招都还在,赋有时代特色的门头店招,令人耳目一新,店家门头上的墙雕五角星、“五金交电化工门零售市部”、小一点的墙雕宣传口号牌“自力更生”、“支援生產”、“繁荣经济”等字样,更是令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倍感亲切。围绕鼓楼转一圈后发现当地政府发布有一个告知牌,宣称该镇打造两个保护景区:一个是汾城镇古建筑群;第二个是以鼓楼为中心的60年代旧貌商业圈。难怪建筑风貌保存的完美,原来如此,这件事,当地政府办的深得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到达汾城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赶紧张罗着拍照留念,找准当年的位置,按照当年的架势“歪着脑念,‘稍息’着腿,披着大衣,抿着嘴”(没有大衣,把外套脱下来披在身上)拍了一张怀旧模仿照。效果尚佳,只是画面中多出一些小汽车、高压电线杆之类的现代化元素,有点倒味口,但也没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拍完照片,我们抓紧去浏览古建筑群。这个古建筑群就在我前面讲到的那个拐角处,进了小古门楼,一整条街道上以“城隍庙”为中心,全是精美的墙雕石刻的古建筑古民居,看上去至少百十来年未修缮过,城隍庙大门紧锁,从外面可见院内古柏参天,一些古建筑墙雕石刻虽有些破损,但大多保存完好,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高颜值古迹,极少见,极具观赏价值,令人尽享历史的沧桑美感,尤其是摄影人的最爱。这么一个好地方,当年新兵没来过,实在遗憾,客观上讲当年难得请到假进城都是忙于购物逛街,也没有雅兴去浏览古迹名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看来,穷地方也有穷的好处,试想这个古建筑群假如在经济发达地区,恐怕早被开发的“体无完肤”铜臭味十足的“摇钱树”了。正因为缺钱少投入,才使得该古建筑群几乎封存了几十年,原汁原味的保存了原始旧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完了古建筑群,又抓紧赶往“汾城镇小学”探究是否当年新兵八连驻地?到了门口一打听门卫保安,立马得以证实,它就是原来的“汾城棉花加工厂”即我们新兵八连的驻地,保安师傅告诉我们,以前也有过老兵来看过。本想进校内看一看,门卫师傅以学校领导要求严格为由未能应允,我只能隔门与保安师傅多聊一会,了解得知这个院内老房子都扒光了,后边(西)的土城墙作为古迹还保留着,当年我们新兵就是在这个土城墙上头练习射击瞄准的,根据保安提供的路线,我们绕到学校后方拍到了土墙城。另外,我们在学校“邻居”院内拍到了一张建筑风格与新兵八连连部房屋相似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记录的是汾城鼓楼北街街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1 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尽管一样的pose,却已物是人非了,感慨当有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2 背景截图:时间跨度相隔54年,汾城镇鼓楼周边市容建筑物基本没变,店招“五金交电化工零售部”,宣传口号墙刻“自力更生”、“支援生產”,还有远处的塔,都原汁原味地再现于画面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3 当年新兵八连驻地“汾城棉花加工厂”原址,现在建成了“襄汾县汾城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分别54年,故地重游,物是旧貌换新颜,人已少年变老翁……新兵睡地铺,吃“忆苦思甜”饭,包饺子挨批评,训练违纪被罚站,一幕幕历史活报剧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怎不让人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4 现在“汾城小学”后边(西)的土城墙,当年新兵八连练习射击瞄准的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5 左边是当年新兵八连连部房屋,右边是现在拍到的“汾城小学”邻里院内的房屋,当年这里全有新兵驻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意外收获,游览汾城原始古迹,大饱眼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汾城镇原为唐代建太平县,后又改为汾城县,直到1954年与襄陵县合并,才降格成了襄汾县汾城公社。难怪小小汾城有如此厚实的文化底蕴。经历朝历代建设,在汾城留下大批古建筑,“城隍庙”古建筑群建于明代洪武二年,自清代以后基本未修过,建筑及街巷保持了原始风貌,古人精细的建筑工艺,精致的砖雕石刻,让人赞叹不已,这么好的地方,当年新兵驻地近在咫尺,竟然没有来过,实在是人生憾事,好在50多年后故地重游得以补尝,亦算辛哉兴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网上搜得一段相关简介,比我走马观花说的全,转来给众亲们浏览一下,也可作为日后旅游攻略腹储,说不准哪天就能用上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26 现在“城隍庙”正门及庙前的影壁和石旗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2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28</span></p> <p class="ql-block">图29</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临汾大院“朱颜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8日,看完了汾城新兵营地,时间已是下午5点了,我们驾车夜行经襄汾驶往临汾,沿途目睹襄汾临汾的变化之大,令人惊叹,行车襄汾城区犹如驶入繁华都市,从襄汾到临汾几十公里的道路,宽敞且全程亮化,进入临汾市区后,难寻老临汾一点旧貌,一路随导航前行,直到车拐入由北向南的平阳北路,如梦如幻般的市容市貌老模样一下子呈现在眼前,道路旧貌如初,只是行道树法国梧桐粗壮了许多,汽车行驶百十米,不用导航,就认出了大院大门,经直停到了就办公大楼前(现在院门和大楼的招牌叫“思麦尔商务快捷酒店”),此时看表时间是19:00。故地重见转眼已经是40个年头了,借着夜色简单观察一下大院环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旧貌沧桑,辉煌不在…… 我们很快地办理好了入住手续,到院外路边小吃店品尝特色面食,晚上借光路灯,我将整个大院看了一遍,为第二天拍摄方案打腹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拿上摄影器材抓紧着在大院各个角落进行拍摄照片和视频,越拍越看越伤感,当年的建筑大都破旧成危房,原蓝球场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形容“惨不忍睹”毫不为过……想当年部队自动手建设的正规大院营区(记得我们团11连还有其他配属分队用了好几年功夫才建成),规划有序,整齐干净,军歌嘹亮,龙腾虎跃,在临汾市名气很大的,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会败落到这个怂样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让人伤感无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记录了办公大楼周边概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0 平阳街上看大院一一两个大门、警通连楼房、大礼堂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1 大门外看城里,旧貌如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2 大门外向北看,旧貌换新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3 办公大楼现今“尊容”。红色箭头所指处,就是这次我住的房间,当年好像是政治处的用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4 我与落户临汾的老乡战友王玉之办公楼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5 办公楼西边楼,箭头所指处是我在40年前离开临汾时的办公室,现在是酒店226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6 办公楼后面的机关食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7 当年警通连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记录的是制药厂、蓝球场、大礼堂的概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8 制药厂房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39 制药厂通往仓库、安装连、运输连、医院的道路,已封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40 远眺当年的老水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图41 大院家属区当年接待家属来队住用带外走廊的房子,所剩无几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重见难别亦难,怎诉这胸中语千万……寻访山西从军地,点多线长时间紧,短短几日,尽管紧赶时间,还是拉下襄汾夏梁、临汾乔李、东赵村这些驻地没得及探访(路过东赵村,但没停留,全都城市化了,据说建了个大批发市场),本想多住几日,多转转看看,尽情释放思念情怀,无奈因是亲友作陪,不便多耽误人家时光,况且我们结伴出游已近两个月了,大家归心颇急,所以只能这样了,粗看一下,留点遗憾,作个暂别,有遗憾就能催生新的企望,祝福第二故乡繁荣昌盛,余生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在临期间王玉之战友全家暨亲友们的盛情款待!感谢结伴同行的亲们宋云峰夫妇照拂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10日,我们在王玉之战友目送下,依依惜别,驱车经临汾鼓楼北路向西跨过汾河大桥上高速开启了返程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故乡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边视频是驱车经鼓楼驶出临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