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敦煌二中 七(10)班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研学</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4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是难忘的一天!今天,是我们进入初中、来到七(10)班这个大家庭的第一次集体外出活动,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前往莫高窟研学!这一天,会深深地印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我们乘着大巴车前往向往已久的莫高窟。根据安排,我们班要先参观洞窟,然后再观看数字展示中心的电影。一路上,同学们有着期盼,有着渴望,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大家心里都在思索着怎样记住讲解老师所讲的要点,脸上满是激动、期待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敦,大也;煌,盛也”,意为盛大辉煌之意。自2100多年前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两关:玉门关、阳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起,敦煌就成为丝绸之路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门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裂缝,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00多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 敦煌石窟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无疑是一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值得每一个热爱艺术和历史的人去深入探索和赏析。它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排队进入数字展示中心,等待观看两部电影《千年莫高》、《梦幻佛宫》。</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离不开老一辈莫高人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奋斗。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弘扬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为敦煌人,我们要热爱家乡,学好敦煌文化,秉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将敦煌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