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各宫殿的用途

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故宫各宫殿的用途</p><p class="ql-block">外朝:</p><p class="ql-block">太和殿:举行外朝大型典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保和殿:明代为大典前皇帝更衣休息的宫殿,清朝为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的场所。清朝时也是科举殿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p><p class="ql-block">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物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体仁阁:内务府缎库</p><p class="ql-block">文华殿:清朝举行经筵典礼的地点</p><p class="ql-block">集义殿:皇帝经筵礼毕,就在这里宴请大臣。</p><p class="ql-block">主敬殿:清朝皇帝常于春季在此御经后择日赐筵。</p><p class="ql-block">文渊阁:清朝的藏书楼,曾专贮《四库全书》</p><p class="ql-block">内阁:明清内阁官员处理事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上驷院:掌管皇宫所用之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南三所:清朝时皇子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南三所东面的建筑为御药房和太医院</p><p class="ql-block">御茶膳房:宫中最大的膳房</p><p class="ql-block">箭亭周围的广场:为皇帝皇子跑马射箭的场所,清朝时也是武举殿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武英殿:明朝时曾经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清入关后,多尔衮在此摄政理朝,康熙之后为编辑、刻版、刊印御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咸安宫:清代内廷在此教习八旗子弟</p><p class="ql-block">尚衣监:制作皇宫中的御用服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浴德堂:修书处</p><p class="ql-block">南薰殿:是藏储历代帝后名臣画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灯笼库:存放宫中所用灯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焕章殿:是钦定编纂书籍校勘装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故宫</p><p class="ql-block">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后经多次扩建修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在这里入主的共有24个皇帝。故宫占地共72万平方米,周围环有护城河,河宽约50米。故宫的城墙高达10米,共有房屋9000多间。</p><p class="ql-block">故宫的布局是按“前朝后廷、左祖右社”的传统设计的。“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翼有文华殿、武英殿;“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官为中心,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左祖”即太庙;“右社”即社稷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门</p><p class="ql-block">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从天安门步行往北过端门即达午门。</p><p class="ql-block">午门也称五凤楼,因城门上有五座楼而得名。凡有重大出师征讨、凯旋献俘等,皇帝都要亲临午门举行仪式。午门上设有御座,御座两边设钟、鼓,每逢大典时,钟鼓齐鸣,声传数里,显示了大典的重要和皇家的威仪。</p><p class="ql-block">午门有三个门洞,两侧有左右掖门。中门专供皇帝出入。此外,清代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发榜这一天可以从这个门进出一一次。 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乘轿从中门进宫。其他文武官员则走东门,宗室王公走西门。两旁东西向的左右掖门平时关闭,大典时,文武进士按会考中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不得违反。</p><p class="ql-block">午门前有一个小广场,可容纳二万多人。皇帝在立春这一天于午门赐春饼;端午节赐凉糕;重阳节赐花糕。一派地道的封建农业社会习俗。</p><p class="ql-block">太和门宏伟壮丽,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之处。门前一对青铜狮为明代所造,造型精美生动。太和门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失火,第二年重修,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过太和门即是三大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p class="ql-block">太和殿是故宫最宏伟的大殿,又称“金銮殿”。只有在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元旦、冬至、皇帝生日时才在这里举行大典或大朝。它是中国现存最华丽的一座大殿。大殿正中为龙座,龙座四周有六根沥粉金漆大柱,天花板上饰“双龙和玺”彩绘,正中为藻井,藻井穹隆圆顶之内饰卧龙。殿内砖地光平如镜。大殿外南端东侧有计时器日晷,西侧有嘉量(量器),象征皇权的公正平允,另有铜龟、铜鹤一对,象征龟鹤千秋。</p><p class="ql-block">太和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廷:</p><p class="ql-block">乾清宫: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交泰殿: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坤宁宫:明朝和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皇后居住的地方,雍正之后为祭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养心殿:明朝和清康熙年间为宫中造办处,雍正之后为皇帝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东西六宫:为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东六宫(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p><p class="ql-block">西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p><p class="ql-block">慈宁宫:明清两朝太后所居</p><p class="ql-block">宁寿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乾隆年间改建作为乾隆退位后养老所用,慈禧万年也曾一度在宁寿宫居住过</p><p class="ql-block">寿安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p><p class="ql-block">寿康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p><p class="ql-block">英华殿: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p><p class="ql-block">重华宫:乾隆大婚后所居住之地,后为过年时皇帝诏赐大臣赐茶宴联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毓庆宫:清朝皇太子,皇子所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奉先殿: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p><p class="ql-block">斋宫: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p><p class="ql-block">雨花阁:佛堂</p><p class="ql-block">畅音阁:帝后听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漱芳斋:帝后听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延庆殿:立春时,皇帝九叩迎春为民祈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天穹宝殿:宫中道教活动的场所,祭祀所用</p><p class="ql-block">建福宫:收藏珍奇文物的贷方</p><p class="ql-block">北五所:明朝时为低级嫔妃和宫女所住的地方,清朝初期为皇子所居,后皇子搬住南三所后被改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p><p class="ql-block">茶库:管理存放各种茶叶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p><p class="ql-block">缎库:管理存放各种绸缎衣料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为皇帝、后妃娱乐休闲的花园,其中包括的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p><p class="ql-block">御花园</p><p class="ql-block">御花园在坤宁宫北面,原名宫后苑,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建筑多为明初旧物,有钦安殿、绛王轩、延晖阁。花园东北面有“堆秀”山,山上有御景亭,每年“九九重阳”,皇帝必来此登高望远。花园北面是“顺贞门”,当年选宫女、秀女都入此门。御花园 故宫角楼</p> <p class="ql-block">乾隆花园</p><p class="ql-block">乾隆花园是外东路有代表性的处所,地方虽不大,但既有皇家园林的气派,又具江南秀巧的清雅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古树奇花,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建福宫西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有延春阁、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花园风格不同于御花园的对称严谨,更多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感觉。乾隆十分喜欢这个花园,经常会小住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宁寿宫花园:为宁寿宫的相配的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清朝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花园:是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的每个宫殿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太和殿</p><p class="ql-block">太和殿(明代奉天殿和皇极殿)俗称“金銮殿”,高35.05米,东西高63米,南北35米,占地面积超过2380平方米。长宽比为9:5,这意味着九五之尊。该地区是紫禁城宫殿中面积最大的宫殿,其形状也是最高标准和最宏伟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太和殿是紫禁城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紫禁城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整个大厅装饰华丽,雄伟而华丽。太和殿是皇上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里庆祝皇上的加入,生日,婚礼和元旦等。</p><p class="ql-block">太和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p><p class="ql-block">中和殿(明代叫华盖殿和中极殿)是紫禁城的三大厅之一,位于太和殿后面。中和殿高27米,平面布置,宽3间,深3层,四面有走廊,铺有金砖砌成的地板,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色琉璃瓦只有一个屋檐,四个角带有尖顶,中间有一个镀金的屋顶。四个脊的顶部都聚集为尖头形状,并在其上安装了镀金青铜球形冠状件。在体系结构方面,它称为四角积点类型。</p><p class="ql-block">中和殿内室</p><p class="ql-block">中和殿</p><p class="ql-block">中和殿在太和股后面,规模较小,每逢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先在这里休息,接受跪拜礼。明清两代皇帝每年都要到南城的先农坛祭祀,事先也要在这里视察农具、祭文,然后带领满朝文武赴先农坛致祭。皇帝亲自扶犁三推,躬耕垄亩,告示农户不违农时,勤于耕种以盼五谷丰登。中和殿此外,册封皇太后及每年一次的修改皇族的家谱(玉牒),也在这里举行。皇帝偶尔也在这里召见大臣商议要事。</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p><p class="ql-block">保和殿(明代为谨身殿和建极殿)也是紫禁城三大厅之一,位于中和堂后面。宝和殿高29米,平面矩形,宽9个房间,深5个房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黄琉璃瓦双刃斜山屋顶。屋顶中间有一个右脊,前后各有两个竖脊,每个竖脊的底部有一个叉形脊。垂直脊、垂直脊和叉形脊9个。建筑术语称为歇山式风格。保和殿是皇上在除夕给王子和王子举行宴会的地方。保和殿也是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保和殿黄琉璃瓦</p><p class="ql-block">保和殿</p><p class="ql-block">保和殿是“前朝”的最后一座大殿。明清两代,前者册立皇后、太子;后者下嫁公主,均在这里进行并赐宴。每年也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大臣。但保和股最主要的用途是“殿试,就是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人才。保和殿“后廷”为皇帝和后妃及皇室眷属居住之处,除内廷各殿执事太监外,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内。乾清门是“后廷”的正门,门两边为彩色玻璃照璧,别具一格。进入乾清门,后面即是乾清宫。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也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到了清代,这里便成了举行内朝礼拜、皇帝家宴的地方。康熙和乾隆都曾在这里举行过规模很大的宴会。乾清宫于1420年建成,后来毁于火灾。现在的乾清宫为清代所建。这里也曾经是明嘉靖帝寻欢作乐的地方。殿内“正大光明”匾是清代皇帝立储放传位诏书的地方。鉴于以往各朝立储引起纷争的教训,雍正皇帝实行秘密立储。在皇帝生前制立储诏书两份,一份放在身边,一 份放在匾后。待皇帝死后,将两份遗诏拿来对照。无误,按指定人继承皇位。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交泰殿在乾清宫后面,是皇后过千秋节(生日)等节庆大典时受朝贺的地方。鉴于明代宦官专权,顺治帝入关后,下旨太监不许干预政事,并将此旨铸成铁牌立于交泰殿内,以警示皇帝本人、太监和文武百官。殿内还有代表当时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水准的自鸣座钟和计算时辰的铜壶滴漏。它们在计时上准确非凡。“后廷”为皇帝和后妃及皇室眷属居住之处,除内廷各殿执事太监外,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内。</p> <p class="ql-block">内廷</p><p class="ql-block">紫禁城的后半部分称为内院,内宫的大门是乾清门,左右两侧有彩色釉墙。大门内是侯三宫。内部法院的中心是乾清宫,交大宫和昆宁宫。东西两侧分别有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事务的地方,也是皇上和后妃生活和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故宫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p><p class="ql-block">乾清宫位于紫禁城内部庭院的前面。乾清宫是内院的主殿,高20米。宫殿顶部有双檐。寺庙中间有一个宝座,里面有一块“正义而明亮”的牌匾。两端都有温暖的凉亭。乾清宫曾是封建皇上的宫殿。在清康熙皇上之前,这里就是皇上居住和处理政府事务的地方。清雍正皇帝迁至养心殿,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p><p class="ql-block">乾清宫侧面</p><p class="ql-block">乾清宫乾清门是“后廷”的正门,门两边为彩色玻璃照壁,别具一格。进入乾清门,后面即是乾清宫。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也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到了清代,这里便成了举行内朝礼拜、皇帝家宴的地方。康熙和乾隆都曾在这里举行过规模很大的宴会。乾清宫于1420年建成,后来毁于火灾。现在的乾清宫为清代所建。这里也曾经是明嘉靖帝寻欢作乐的地方。殿内“正大光明”匾是清代皇帝立储放传位诏书的地方。鉴于以往各朝立储引起纷争的教训,雍正皇帝实行秘密立储。在皇帝生前制立储诏书两份,一份放在身边,一份放在匾后。待皇帝死后,将两份遗诏拿来对照。无误,按指定人继承皇位。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p><p class="ql-block">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意为“天地交合、安康美满”。它建于明代,并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建。它是一个带有四个角,镀金屋顶和龙凤图案的方形大厅。在明清时期,这个大厅是为皇后的生日举行生日庆祝活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交泰殿牌匾</p><p class="ql-block">交泰殿交泰殿在乾清宫后面,是皇后过千秋节(生日)等节庆大典时受朝贺的地方。鉴于明代宦官专权,顺治帝入关后,下旨太监不许干预政事,并将此旨铸成铁牌立于交泰殿内,以警示皇帝本人、太监和文武百官。殿内还有代表当时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水准的自鸣座钟和计算时辰的铜壶滴漏。它们在计时上准确非凡。</p> <p class="ql-block">养心殿</p><p class="ql-block">自清朝雍正以来,养心堂已成为皇上在故宫的实际住所。清同治年间,慈禧皇后和慈安第二皇后在养心堂东暖阁听政治。</p><p class="ql-block">养心殿内室</p><p class="ql-block">养心殿在后廷西侧,原建于明初,康熙皇帝死后停灵乾清宫,雍正皇帝搬到养心殿守制,孝期满后,雍正未搬回乾清宫。自雍正至清末,养心殿是清代中后期几个皇帝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大殿。殿前两旁是佛堂,正殿西暖阁是皇帝批阅奏章的地方,再西是有名的“三希堂”。这里原名“温室”,是皇帝看书休息的地方。乾隆皇帝爱好书法,将晋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收存于此,视为三件希世珍宝,故名三希堂。正殿东间是慈禧垂帘听政之处。殿后是皇帝寝宫,寝宫两侧的体顺堂和燕禧堂是皇后和贵妃住室。</p> <p class="ql-block">宁寿宫</p><p class="ql-block">乾隆皇上宣布退位并成为皇上的养恤金殿,内院东侧的宁寿宫耗资110万两白银建造。</p><p class="ql-block">宁寿宫牌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p><p class="ql-block">坤宁宫在紫禁城的“内部法院”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清雍正以前皇后的寝室,两端有暖阁。在清朝,它改为祭神场所。雍正以后,西暖阁是萨满祭祀的地方。其中,东暖阁是皇上婚礼的新房。康熙,同治,光绪三皇都在这里举行了婚礼。</p><p class="ql-block">坤宁宫</p><p class="ql-block">坤宁宫过交泰殿即是坤宁宫,是明代皇后的寝宫。清时,皇帝大婚在这里举行并在此住宿,过二三天后移到养心殿居住。按满族人的习惯,洞房是和祭神的房间紧挨着的。殿内东为暖阁洞房,西为祭神场所。祭神完毕,不分尊卑,一起就着盐吃白煮肉,还把肉放到宫外神杆上设的一个斗里,奉献给神鸟(喜鹊或乌鸦)。传说,是神鸟衔红果授果使视先受孕怀胎,生下了先祖,后先祖遇难,又得到神鸟的帮助,所以满人有祭神鸟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东六宫</p><p class="ql-block">紫禁城东部和西部的六个宫殿是皇上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东六宫包括景仁宫,延禧宫,承干宫,永和宫,钟粹宫,景阳宫,东六宫建于明永乐年间。其中,东太后慈安住在钟翠宫。此外,延禧宫也很有名气,因为紫禁城中唯一的西洋建筑,也是人们口中广泛流传的水晶宫。</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神武门</p><p class="ql-block">神武门是故宫最北的一道门,面相景山。清嘉庆年间,这里曾发生过一起刺杀皇上事件,虽事败未成,也够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p class="ql-block">九龙壁是外东路建筑群最南端的一座建筑,它是这组宫殿正门一皇极门前的一 座大型影壁。该影壁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其特点是与围墙连为-体,九条不同的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它和北海公园及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珍妃井</p><p class="ql-block">珍妃井是又一处闻名天下的古迹,它因为光绪的爱妃珍妃被慈禧谋害于此井而获名。当时年仅25岁的珍妃与光绪一起同意革新主张而触怒慈禧,因此香消玉殒。</p> <p class="ql-block">“后廷”为皇帝和后妃及皇室眷属居住之处,除内廷各殿执事太监外,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内。乾清门是“后廷”的正门,门两边为彩色玻璃照璧,别具一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