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九国租界”之称,分批授予了历史风貌建筑近千幢的保护铭牌,据了解近代共有200余位名人及政要在天津留下过寓所、足迹和故事,是中国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 世纪钟</p> <p class="ql-block"> 解放桥</p> <p class="ql-block"> 天津环球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先分区域来看一下天津名人故居一览表:</p><p class="ql-block">天津市和平区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故居、溥仪旧居、孙殿英故居、吉鸿昌旧居、段祺瑞旧居、马占山旧居、北洋总统徐氏旧居、顾维钧旧居、曹汝霖旧居......等;</p><p class="ql-block">天津市河北区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梁启超旧居、曹禺故居纪念馆、冯国璋旧居、王卓然旧居......等;</p><p class="ql-block">天津市河西区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 张勋故居、朱启钤旧居、桑志华旧居、王郅隆旧宅......等;</p> <p class="ql-block"> 钟楼公园</p> <p class="ql-block"> 秋林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天津名人故居众多,在历史文化街道的游览中随意途观,就看到了及参观了一些名人故居纪念馆或旧宅的建筑,整理介绍一下这次2023秋季天津游玩的值得去观光游览的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张学良故居(少帅府)</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8号</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西洋集仿式洋楼,以西洋巴洛克风格为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前楼为一座三层灰色洋楼,修建于1921年,原为旗人贝勒所修,</span>后楼建于1926年,两栋楼共有42间楼房。<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24年张学良以张寿懿(张作霖五夫人)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距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所建筑占地面积1003.64平方米,建筑面积1418平方米,造型美观、豪华、大方。此栋洋楼底层入口有带窗的三跨暖廊,室内面积宽阔,装修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均系用菲律宾木料。二层平台柱子、栏杆上均有精美雕刻,柱墩上饰雕花盆。楼前有小花园及喷泉。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于1924~1931年在此居住七年。</p> <p class="ql-block">历史风貌建筑的故居特色</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汉族,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30年任南京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该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坡屋顶,混水墙面建筑外立面属折衷主义风格。少帅府一张学良故居,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能代表中国近代史的名人故居</span>。故居经过了两年的复原和修缮,无论从音乐,装修,家具,服装等各个方面都立体展现了当年张家生活的原貌,让参观者从踏入博物馆那一刻,就穿越回民国时代,旧景重现,品味历史。少帅张学良可以说是为中国近代史而生的,在他的一生中共有三次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除了"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外,第三次是什么时候呢?传奇少帅张学良将军90岁后到美国夏威夷定居,为什么不能返回到大陆故乡呢?张家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又是从何说起?他与赵四小姐的传奇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未丽叶",为何到了64岁才与赵四小姐共结连理呢?张学良将军生命中有很多传奇数字密码,如两个四十六年、两个三十六年……</p><p class="ql-block"> 想要探寻少帅为中国近代史而生的传奇之谜,就来故居内参观游览,揭开传奇少帅一生的生命密码。</p> <p class="ql-block">修复历程</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故居于2009年开始进行复原和修缮,修缮小组拜访了国内知名的张学良历史研究专家和天津文史专家,并请到了从台湾回大陆寻亲的张学良侄子,以及张家在津的后人等做为修缮顾问。故居修缮花费两年时间,原景重现少帅当时的生活场景。现故居里展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保留有少帅的生活用品,包括床、桌椅、家具等都完好地摆放在房间里。</span>除了逾百件留下的老物件以外,也有赵一荻亲属捐赠的赵一荻画作,张学良将军后人捐赠的书法作品和少帅纪念虎威军刀等。故居于2011年修缮完毕,耗资千万,以旧景重现、品味历史为主题,全景重现民国时期天津文化和张学良旧居的风貌,给百年历史看天津打造一个城市不朽的文化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故居景区购票须知</p><p class="ql-block">一、门票价格:成人 80元/张</p><p class="ql-block"> 学生 60元/张</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 35元/张</p><p class="ql-block">二、优惠措施:</p><p class="ql-block">(一)优惠票:60元/张</p><p class="ql-block">优惠票适用对象:</p><p class="ql-block">1、1.2-1.4米儿童(含1.4米);</p><p class="ql-block">2、60-69岁中国老人(凭身份证);</p><p class="ql-block">3、记者(凭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p><p class="ql-block">4、在校就读的学生(统招大专、本科凭学生证,研究生除外);</p><p class="ql-block">5、旅行社团队的司陪人员、导游、旅行社经理(凭从业人员资格证)</p><p class="ql-block">退役军人:35元/张</p><p class="ql-block">免费票</p><p class="ql-block">免票适用对象:</p><p class="ql-block">1、身高1.2米以下儿童;</p><p class="ql-block">2、70岁及以上中国老年人(凭老年证、身份证);</p><p class="ql-block">3、残疾人(凭伤残证);</p><p class="ql-block">4、现役军人(含军休干部)、残疾军人</p><p class="ql-block">三、相关规定略</p><p class="ql-block"> 看来票价偏高。</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旧居:</p><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83号</p><p class="ql-block"> 赤峰道83号是一幢三层联排小楼,楼体上绿底白字的“张爱玲旧居”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过往游客纷纷在此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4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p> <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的贵族府邸。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廷重(张志沂)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黄逸梵(黄素琼)是新式女性。</p> <p class="ql-block">1923年,父亲在津浦铁路局谋得一英文秘书职位,父母和姑姑张茂渊由上海搬到天津。</p><p class="ql-block">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p><p class="ql-block">1927年,在私塾读诗背经的同时,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还写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快乐村》。</p> <p class="ql-block"> 张爱玲和弟弟在天津</p> <p class="ql-block">1928年,父亲带着张爱玲姐弟由天津回到上海。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1930年,在母亲的坚持下进美国教会办的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同时改名为张爱玲。同年父母协议离婚,张爱玲随父亲生活。</p> <p class="ql-block"> 张爱玲,作为李鸿章的外孙女,也继承了家族的文学天赋。她在天津度过了六年的时光,这段时光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童年往事和家族历史都有所记载。</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作品</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被誉为天才女作家,她的作品呢,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自称一派,《色戒》《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色戒》拥有众多的粉丝第一炉香,被改编成了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金锁记,茉莉香片,倾城之恋,半生缘红。</p> <p class="ql-block"> 她的作品深受家族传统的熏陶,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张爱玲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誉为“民国文坛红玫瑰”,与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天津的张爱玲故居,见证了这段家族历史,也承载了张爱玲的童年回忆。她在这里度过的六年,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家族的文学传统对一个作家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张爱玲</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张爱玲是身居简处,几乎与世界隔绝,仅与几个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保持着很少的联系,有些喜欢张爱玲的人,便探测张家附近的垃圾桶、日居家等,以垃圾的内容来看张爱玲的日常生活,来揣度张爱玲的生活喜好,日常的各项事宜等。</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去世</p><p class="ql-block"> 直到一个人死在了公寓中,几天后才被公寓管理员发现,一颗璀璨的文学巨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陨落 。</p> <p class="ql-block"> 张爱玲旧居可以免费进去参观,但有时游客过多,受房间及院落的条件限制,其数量不能太多。</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故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46号</p><p class="ql-block"> 故居称为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主要分为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两个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梁启超故居</p> <p class="ql-block"> 修复后的梁启超故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设有书房、起居室、家族纪念室等十二个展室,展示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信息。故居看完之后,其书斋“饮冰室”自然也是不可不观的,这是梁启超晚年开展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地方,《中国文化史》、《儒家哲学》、《辛稼轩年谱》(未完)等著名文章都诞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期间来到梁启超纪念馆。利用35分钟时间,详细参观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梁启超与近代中国》。</p> <p class="ql-block"> 总书记在旧居一楼大厅听取了天津市风貌建筑保护情况的介绍,叮嘱:"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p> <p class="ql-block">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改革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1873年出生于广东新会,他自幼聪明,17岁便中举。后来师从康有为,学习了很多西方先进思想文化,逐渐成为了康有为的高足弟子和得力助手。早年梁启超学习经史,擅长八股,12岁便考中秀才,17岁便中举。在接触到西方文化后,他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宣传变法。</p> <p class="ql-block"> 饮冰室书斋</p> <p class="ql-block"> 1912年在结束了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过国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当年,这两所住宅是民国初年梁启超购买周国贤旧意租界西马路空地所建。民族路寓所为意式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建于1914年。主楼为水泥外墙,塑有花饰,异型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建筑面积1121平方米;书斋"饮冰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建于1924年。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梁启超后期著述均于此完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02年10月在梁启超原寓所修建成“天津梁启超纪念馆”,2003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 饮冰室书斋</p> <p class="ql-block"> "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建筑面积949.50平方米.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著作甚丰。他于民国初年在天津河北区意租界民族路购得一块地皮,于 1914 年建成一所住宅,此后又建一所书斋 饮冰室,住宅为二层西式楼房,前后共有两幢。前楼为主楼,带地下室。一、二层各有 9 间居室。</p> <p class="ql-block"> 整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东半部为梁氏专用,有小书房、客厅、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属住房。后楼为附属建筑,有厨房、锅炉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前楼与后楼有走廊、天桥连接。整所建筑面积 1100 余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异形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整所建筑相当讲究,有花园、汽车房、传达室。</p> <p class="ql-block"> 梁启超纪念馆距离2号线地铁建国道站很近,游览观光需购门票,成人票10元/张,优惠票5元/张。</p> <p class="ql-block">袁世凯故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p><p class="ql-block"> 严格来说,这里算不上是袁世凯的故居,因为这幢洋楼是在袁世凯去世两年后的1918年才竣工,袁世凯并没有真正住过这幢豪华宅邸,只是其家人住过,准确地来说,应该称之为“袁氏宅邸”,不过人们还是习惯以“袁世凯故居”来称呼。</p> <p class="ql-block"> 袁世凯的故居位于原奥地利租界内,奥租界金汤二马路,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间(1908)廉价买得一块地皮,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委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p> <p class="ql-block"> 这所楼房设计特点是:有所谓“稳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p> <p class="ql-block"> 在故居门口,摆设了袁世凯故居展览馆标识牌,有其历史故事介绍。参观门票50元/张,优惠票30元/张,价格较高。</p> <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溥仪故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p><p class="ql-block"> 溥仪天津故居位于静园内,最初名为乾园,是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宅邸,1929年7月至1931年11月,溥仪曾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在此居住,并将其更名为“静园”,寓意“静观变化,静待时机 ”。</p> <p class="ql-block">历史风貌建筑简介</p><p class="ql-block"> 静园建于1921年,原名乾园,为原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私邸。1929年至193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居乾园,改名静园,取"静观以待变"之意。1931年溥仪由此出逃到大连。翌年登上伪满洲国"皇帝"宝座。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建筑群围合感很强,体量组合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游览票价目单:</p><p class="ql-block">全票:20元/人;半票:10元/人</p><p class="ql-block">人工讲解服务(中文):</p><p class="ql-block">1.深度讲解服务:200元(1-5人),6人及以上每增加1人加收40元:</p><p class="ql-block">2.普通讲解服务:100元(1-5人),6人及以上每增加1人加收20元;</p><p class="ql-block">手持语音导览器(中/英/日文):使用费20元/台(押金100元/台)</p><p class="ql-block">微信语音导览(中文):使用费15元</p><p class="ql-block">门票优惠政策</p><p class="ql-block">【免票政策】</p><p class="ql-block">1.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伤残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有效证件依规享受优先、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2.残疾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可免票参观,须成人家属陪同;</p><p class="ql-block">3.70周岁(含)以上老人凭老年证、身份证可免票参观,鼓励成人家属陪同;</p><p class="ql-block">4.离休干部凭《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可免票参观,须成人家属陪同;</p><p class="ql-block">5.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可免票参观,须成人家属陪同;</p><p class="ql-block">6.随团导游凭本人导游证和派团单,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半票政策】</p><p class="ql-block">1.60周岁(含)-69周岁(含)游客,凭身份证享半价优惠;</p><p class="ql-block">2.6周岁(不含)-18周岁(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价优惠,购票时请出示身份证和学证;</p><p class="ql-block">港、澳、台等入境青少年凭《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均可享受半价优惠。</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故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粮店街</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故居是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呈“田”字形的老四合院建筑,内设花园和西式建筑风格的“洋书房”,用于李叔同休息和习字作画、接待来客之用。后因年久失修、住户繁杂等原因,在原址上重建了“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大家可以在馆内细细体会李叔同大师“二十文章惊海内”的璀璨一生。</p> <p class="ql-block"> 赵朴初题字:李叔同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1880-1942。生于天津,圆寂于泉州。他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第一个将西洋画介绍到中国;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创办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第一个使用漫画制作广告;最早在中国使用五线谱作曲;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合唱歌曲;第一个使用锥形刀进行篆刻;第一个在中国举办文明养花。</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是近代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和近代四大高僧之一,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也是称为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全面开花的人,在39岁剃度为僧,被后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故居里通过多个展厅,向我们展示了李叔同书法、音乐、篆刻、西洋美术、话剧等多方面成就。复原了李叔同起居室、书房和洋书房、花园等。</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名人纪念馆,非常值得游览参观,而且还是免费不需购票。</p> <p class="ql-block">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现为纪念馆。旧址占地面积 3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混合结构,二层建筑布局不对称,转角处设有塔楼,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旧址原为清末湖北提督张彪的私人宅邸,建于1915年,津人惯称“张园”。中国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末代皇帝溥仪都在张园居住。1935年日本驻屯军强购张园后将其拆除,在原址重建了二层楼房作为日军司令官官邸。</p> <p class="ql-block"> 1949年至1953年,中共天津市委在此办公。1949年6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迁入,与市委机关合并办公,开展工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重点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作为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场所,承载着解放初期津沽大地的红色记忆,完成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见证着天津人民这段艰辛曲折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充分挖掘和发挥革命旧址在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张园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园于1916年建成,是清末湖北提督张彪的私人府邸。1924年12月,孙中山先生北上在津期间曾居住在张园。1925年2月至1929年7月,末代皇帝溥仪曾居住在张园。1935年,驻津日军强购张园后,改建成现存楼房,作为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官邸。1947年,张园被用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1949年1月23日,中共天津市委迁入张园;同年6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迁入张园,与市委合并办公:8月11日,市委正式对外公开并挂牌。张园成为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地址。</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7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购票须知</p><p class="ql-block">全价票:30元/人 半价票:15元/人</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周二一周日 9: 00-16: 30</p><p class="ql-block">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p><p class="ql-block">【免票政策】:</p><p class="ql-block">1、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伤残军人、离退休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消防从业人员凭相关证件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2、残疾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3、70周岁(含)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4、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5、随团导游凭本人导游证和派团单,可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半票政策】:</p><p class="ql-block">1、60周岁(含)-69周岁(含)游客凭身份证享半价优惠;</p><p class="ql-block">2、身高1.2米以上的大、中、小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和研究生、博士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可享半价优惠;</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陕西路55号</p> <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陕西路,这是一处破旧不堪的大杂院老建筑,都知道阎锡山在山西有豪宅旧居,在天津的旧居却很少被提及,因为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他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四大股东之一,控制了北京、天津、察哈尔、绥远四块地盘,估计是那个时期,阎锡山曾在天津短暂住过。</p> <p class="ql-block">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山西五台河边村(现属定襄县)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人称:山西王。军阀混战时期,阎锡山不参与争斗,一直搞山西的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还是联共抗日。</p> <p class="ql-block"> 但1940年阎锡山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谈判,达成双方合作、日方为阎锡山装备30个团的口头协议。从此走上了联日反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后来中共多次劝阻无果,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阎锡山名列第32。他统治了38年的山西太原被攻破后阎锡山跑到了广州,新中国成立后,跑到了台湾,客死他乡。</p> <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拥蒋也反蒋,联共也反共,抗日也通日,自称是“在三只鸡蛋上跳舞,可见其圆滑处事可谓到了极致,暂且不评论其人,但历史告诉我们,心正念正事才能正,得民心者得天下。</p> <p class="ql-block">段祺瑞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38号</p> <p class="ql-block"> 段祺瑞在天津没有房产。1926~1933年在津期间寓居日租界宫岛街(今和平区鞍山道38号)。这所住宅是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吴光新(段的妻弟)的私产。约建于1920年,整所建筑有主楼、后楼、平房等均为砖木结构。该楼是后让于段居住,故被人称为“段公馆’,是当年天津日租界最为豪华的私人公馆式住宅。</p> <p class="ql-block"> 段祺瑞故居东沿蒙古路,南临鞍山道,西临河南路,北抵万全道。包括主楼、后楼、平房等建筑,整座住宅共有楼、平房74间,总建筑面积3458平方米。其中,主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欧洲庭院式古典风格建筑,建筑面积2429.21平方米,造型雄伟壮观,首层正面中间部位突出,上十磴台阶为门厅和柱式外廊;二楼正面设屋顶平台;三楼背面东西角各有平台一座。顶部为多坡屋顶。原在顶部有一八角凉亭,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 段祺瑞(1865—1936)自芝泉,安徽合肥人,早年随袁世凯创办北洋新军,1916年袁死后任北洋政府总理,成为皖系军阀实权人物,1920年被直系军阀击败下台,来津在此楼隐居,1924年直系军阀失败,段再次出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又被冯玉祥赶下台,从此回津作了寓公。</p> <p class="ql-block">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段祺瑞被直系击败,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因为直系的失败而被奉系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制造了屠杀爱国学生的“三一八”惨案,不久即被冯玉祥赶下台。他先是寓居天津意租界二马路20号,后迁居日租界宫岛街即今鞍山道38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特务在天津大肆网罗政要人物,准备利用这些人在中国建立汉奸政权,段也在日本特务开列的名单之内。为避免与日本特务接触,段移居上海,1936年在上海病死。</p> <p class="ql-block">程克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进步道36-40号</p> <p class="ql-block"> 程克(1878—1936),字仲渔,河南开封人,同盟会会员。1912年6月任北京政府内务部参事兼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后升任内务部会议事务局局长,总统府咨议,当时的他年仅34岁。1914年6月任陕西汉中道道尹。冯国璋主政北洋政府时期,他先后任司法部总长、内务部总长。曹锟当政时期,又任财政总长。1924年9月辞职后寓居天津,当了十年寓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1935年,程克接受国民政府委任出任天津市市长。至1936年病逝,为期不足一年。</p> <p class="ql-block"> 程克的天津故居,位于今意式风情区内进步道36-40号,在梁启超故居饮冰室的西南侧。程克故居建筑面积690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楼顶部装饰有欧式浮雕,整体呈现意大利田园式建筑风格。2006年,天津市在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工程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历史旧貌。</p> <p class="ql-block">曹锟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进步道48-50号</p> <p class="ql-block"> 曹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62-1938),</span>字仲珊,天津人。他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大总统,在天津有四处豪华住宅。在进步道的曹锟旧居是其中一处住宅,前后共两幢二层带地下室的小洋楼。临进步道的甲楼为主体建筑,高坡楼顶,入口处由三连圆拱券与爱奥尼克式廊柱构成,立面墙式讲究。</p> <p class="ql-block"> 曹锟早年前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曾任北洋军第三师师长、直隶督军兼省长等职。1923年收买了国会议员从而被选为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在两军交战之际,从热河前线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将曹锟囚禁于中南海延庆楼,并通电全国,主张罢战言和。11月2日,曹锟被迫宣布辞职。1927年以后,长期寓居天津。芦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曹锟在天津的四处豪华住宅:</p><p class="ql-block">其一,在河北五马路、黄纬路,叫“曹家花园”,这所住宅原系买办孙中英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所建。1922年转卖给曹锟后又大兴土木,增建廊庑、亭池、岛榭,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别墅。占地面积200余市亩,楼、平房4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其二,在英租界19号路(今和平区河北路211号),1922年建,有前后两道院。前院建中西结合二层带地下室主楼一座,砖木结构,高台阶;后院建三座二层小洋楼,并列建一座花墙将前后院分开。三所小楼中右侧是少爷楼;左侧为小姐楼;中间是宾客楼。靠两侧院墙建两座条形带地下室小楼,是男女佣人住房。中有一个地下室建有水牢(男牢)、旱牢(女牢),整所住宅共有楼房78间,平房27间,建筑面积237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其三,在英租界43号路(今和平区洛阳道45号)。1923年建,为西式二层砖瓦楼房,带地下室,共有楼、平房42间,建筑面积1153平方米。主楼前檐有四棵钢筋混凝土立柱,塑有花纹。外墙镶黄色瓷砖,内部装饰考究,全所楼房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其四,在意租界二马路(今河北区进步道48-50号),1919~1920年修建,前后共两幢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西式小洋楼,占地面积5.66市亩,共有楼、平房月间,建筑面积246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乔铁汉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0号,在瓷房子旁边。</p> <p class="ql-block">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人们认识了著名晋商乔致庸,同时也深为他传奇的一生所感动。乔铁汉是乔致庸重孙,清末民初时期全国著名的山西祁县商业金融资本家乔氏家族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作为乔家第五代,乔铁汉在天津成长为商业金融资本家。他1905年生于山西,十几岁随父亲乔映霞来到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1924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系,品学兼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为高材生,各方面都很优秀,曾获得华东地区网球比赛的第二名,与张学良是球友。</span>1930年,乔氏家族分家,乔映霞由于生病不再主持家务,主要事务由25岁的乔铁汉主持。分家后,乔映霞时期的“一言堂”制度改为了董事会制。乔铁汉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董事,可因业务能力很强、许多银行业行规只有他知道,因此他的建议几乎都会被采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乔家后人不仅在天津经商,而且还在法租界丰领事路,也叫督军街上(和平区赤峰道70号)盖起一处洋楼。这幢后被称为乔家洋楼的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外檐水泥饰面,正立面以八组双柱承托,呈开放式前廊。中央设入口,二层筑阳台,边缘设水泥宝瓶式空护栏,配以券式门窗。缓坡式屋顶上开天窗,檐部中央筑半圆形山花装饰,两侧各开5个天窗。如今,立面布局规整对称,装修考究,具有西欧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乔家洋楼依然是赤峰道上的一处景观。当年这里一楼为一条敞开的通道走廊,经营票号;二楼为住房,居住着乔映霞、乔铁汉、乔铁民及家人。</p> <p class="ql-block">庄乐峰旧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10号</p><p class="ql-block"> 庄乐峰旧宅位于花园路10号,建于1926年,由外籍建筑师薄赫德设计建造。 该建筑坐东朝西,主楼有四层,为德国庭院式建筑。在入口门厅处有衣帽间,第一层设有前厅、客厅、餐厅、卧室以及举办舞会的大厅。二层环绕大厅设有带栏杆的回廊,站在上面可俯视整个大厅的活动。楼的外檐墙饰面采用暖色调,屋顶是仿法国曼塞尔式。整幢建筑构图完整,外观宏伟,室内装饰讲究。 </p> <p class="ql-block"> 庄乐峰(1873~1949),是江苏丹阳人。庄乐峰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曾担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长,在美商胜家缝纫机公司做买办,是耀华学校创办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旧宅现为天津市幼儿园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龚心湛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64号。</p> <p class="ql-block"> 龚心湛旧宅是皖系政治人物、安徽财政厅厅长、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中国实业银行总理,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耀华玻璃公司总董、开滦矿务局议董事长龚心湛在天津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龚心湛旧居建筑面积936平方米,砖混结构,西式三层楼房,平顶带护栏,有地下室。</p><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3日,龚心湛旧居被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郭文翥旧居</p> <p class="ql-block">地址:天津市河北区胜利路22号</p> <p class="ql-block"> 郭文翥<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51-1926)</span> 充其量只是个小人物。他是安徽省肥东县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秀才出身,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任直隶省满城县知县。民国时期寓居天津,曾租住在天纬路三才里。1920年在奥租界买地建成了这座小洋楼。</p><p class="ql-block"> 当时与他一起搬来建房的,还有两个女儿女婿。其中次女郭金仪,女婿龚心湛,房子居于左侧,就是“七人军事会议旧址”。三女郭金镜,女婿程季华,居于右侧建房。</p> <p class="ql-block">阎家琦旧居</p><p class="ql-block"> 阎家琦故居是原天津保安总队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阎家琦在天津的故居,建于1920年。故居位于当时的里雅斯德道,现今的河北区胜利路401号。</p> <p class="ql-block">张鸣岐旧宅</p><p class="ql-block"> 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号韩斋,山东无棣人。1898年就晚清重臣岑春煊馆,颇得岑的器重,职务也因此不断升迁。1910年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期间镇压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3年任广西民政长,会办广西军务。1915年任广东巡按使。1916年拥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伯。1927年迁居天津,与军阀政客白坚武勾结,日军侵华后公开投敌。1937年12月,参加王揖唐发起的中华佛教会。1942年,受聘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议会议委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病死。</p><p class="ql-block"> 张镈是张鸣岐第三子,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曾主持或参与设计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友谊宾馆、民族文化宫、自然博物馆、新桥饭店、民族饭店、北京饭店东楼、北京图书馆新馆等著名建筑,为新中国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天津的中国风云人物故居,天津旅游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天津的自助游观赏到历史风貌建筑,分享的值得一看的天津名人故居及地址相关信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