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子冀老兄走了近五年了,我当时曾写了一篇文章《插队五十周年青春祭》纪念他。如今,尽管子冀兄已逍遥于另一个世界,可我还是要完成一个曾经的承诺——给子冀兄和他住过的老窑画一张画儿,以告慰兄长在天之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4年我离开学校到一家公司上班,从教学科研一下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许多东西要从头学起。当年大学里的电脑还是DOS系统,公司里已经安装上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熟悉和推广无纸办公及工程项目概预算的业务当中。离开农村后,去电台工作、上学、留校任教,环境不断变化着,我也一直这样忙碌着,似乎知青的往事已经成为过去,没时间回想。只是对城市的政治氛围和复杂的人情关系许久不能适应,有好几年常常梦回陕北。1995年的一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有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儿"找我,自我介绍是曾在宜川插队的北京钢院附老高二的王子冀。他说在电视《难忘黄土地》专题纪录片中,看到我重回陕北担水“找感觉”的镜头后觉得很投缘,便辗转打听找到我的公司。原来那是一年前我还在公司员工试用期时,公司老总王保钢特例批准我请假参加了延安邀请北京知青回访的活动。中央电视台全程参与并拍摄制作了专题片《难忘黄土地》,王桂华导演曾在计划之外带着一个摄影师跟我回村拍了一些镜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兄的到来让我们彼此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可以说王保钢、王桂华、王子冀是曾经改变过我生命历程的三个贵人,从此开启了我工作之余丰富多彩的后知青时代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司有规定试用期是不让请假的。可当年收到这张邀请函,一下激起了我强烈的思乡之情。插队近七年,离开陕北已18年多的我准备豁出去了,哪怕被除名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我们公社只有我一个知青名额)。当我硬着头皮拿着邀请函去找王总时,王总不仅痛快地批了我的假,还说去多久都没关糸。冲王总这句话,我只在村里呆了三天,没有参加大部队的后续活动就赶回公司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和子冀对知青运动有许多共识和感受,陕北有"文出两川(延川、宜川)"之说,而两川又有明显的不同特色,延川是延安以北的老红区,地貌为纵横交错的沟壑与干燥荒芜的山峁,平地很少,交通不便,从而更贫穷、闭塞;而宜川地处高塬,除了吃水困难,相对富裕,那里曾是阎锡山部队驻扎过的白区,也是河南逃荒落脚之地,文化更加多元。共同的插队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自有聊不完的话题。我给子冀看了当年拍摄的上百张照片,这也让子冀萌生了共同编书的的想法。他也给我看了他仅有的三张老照片,一张是同学在火车站送别子冀,一张是子冀在黄河边的留影,还有一张就是他一直住着的老窑洞(大部分知青都住上了用安家费修建的知青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我与子冀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从插队到个人生活与情感的经历。"别太把自己当个什么人,也别不把自己当个人” “如果找不到北,就回趟陕北"这是我们插队后的共同感受。关注社会最底层的受苦人,不做让受苦人指着脊背骂的事,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子冀可是红色背景出身,并曾在组织部工作,但为了这底线,子冀九十年代初辞职弃官而去,在深圳经商两年,可他又不是昧着良心赚钱的主,索性回京卖了城里的房产,一门心思做自己想做的事——真实记录知青年代那段历史。史铁生不只一次说过:"如果共产党的干部都像王子冀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送给我一本《回首黄土地》,他是这本书的主编之一。这本书是我认为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好知青文集,文集不仅仅是收录了史铁生等优秀知青作家的文章,真实记录了当年北京知青在陕北高原留下的青春足迹,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里许多知青作家的视角更多反映的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乡亲们,这本书的主基调不是什么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是:"不堪回首,却要回首……",三十年前能有这种清醒认识的人很少,至今热衷于知青活动却没有这种认识的人却依然很多!所以《回首黄土地》必然成为评价和反思那个年代的弥足珍贵的史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还给了我一部他根据同名文集编创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回首黄土地》的剧本,导演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潘欣欣导演,他父母都是早期延安鲁艺的,所以潘导对陕北有特殊感情,他1988年在拍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前,体验生活时,还与路遥同吃同住成了好友,且因该片的成功获得飞天奖。子冀邀请我参与这项工作,有幸认识了潘导,并成为该电视剧策划之一和责任编辑(负责文案的编辑录入),开始了后知青岁月更加有意义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把《回首黄土地》书中的优秀文字全部编入了剧本中,成为了精典的台词。在潘导倾情执导下,陆晓娅的"老善娃",马宗和的"那婆姨",毕昆的"邢荣儿",王小强的"来蝉儿",李建平的"冬女"等书中人物都活了起来,剧本还溶入了其他人物的生活轨迹,如王新华的"米如怀",顾君德的"为民娘"等等。把这么多乡亲们的原型编入一个剧中是多么的不易呀!为了准确反映当年知青插队的场景,子冀在完成了初稿后,又专门组织了一些陕北插队的同学连续座谈近40小时征求意见(在北京国安宾馆,基本上两天两夜连轴转,五条烟吸得房间云雾缭绕,座谈结束走出房间的时候都晕头转向了)。在电视剧拍摄之前,潘导和子冀特意组织我们几个老知青和中戏饰演知青的演员座谈,他们没有亲身体验,仅仅看了剧本,这种交流对他们尽快理解知青插队几年的心路历程很有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而电视剧的资金来源更是一大困难。出品人侯元为中央戏剧学院影视部主任,是潘导中戏的同学,因此,电视剧中北京知青角色,他们请了当时三年级的表95班同学出演,作为实习,付费较少,既经济又适合,不仅减少了请明星演员的费用,还更接近当年知青的年龄与气质。饰演老乡的主要人员主要来自西安话剧院和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老戏骨,大部分演员都参与过潘导《平凡的世界》的拍摄,所以片酬也相对低些。其资金大都来自子冀到处化缘和一些知青和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电视剧开拍时,我在公司上班,不可能长期请假随摄影组前往陕北拍摄,子冀则自始自终跟潘导和摄制组一起拍摄。拍摄中有许多令人捧腹的故事,印象深刻的一件趣闻不得不说。因拍摄时是五月中,延安的麦子还没长起来,关中麦子穗已经尺把长了,潘导让子冀想办法去关中弄了一分地的麦子回来。没收割的麦子农民哪舍得卖?子冀就和老乡按产量算账,成熟的麦子一亩地能卖多少钱?最后一分地给了一百元,让老乡连根拔了八大捆运回延安。当时拍的是“丰收在望”,于是把一分地的麦子栽到地里,十来米长三排,作为前景,人们在它后面高兴地边谈笑边走过来。赶紧拍完,又拍了另一场麦子曾经被冰雹砸坏了的戏,特写还用了一袋子冰糖,拍完后被老乡“疯抢”吃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电视剧在给陕北插队知青和延安人民放映时得到很大反响(因某种原因仅几家卫视播出),纷纷赞扬是最真实反映了陕北知青插队生活的影视作品!就连我一些从未插过队的朋友都一再复制光盘传看,这么好的口碑是子冀和我们一道付出得到的最好回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如著名作家陶正在剧评《不仅仅是回忆》中所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只是当年的知青们应有的情感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首黄土地吧。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回一回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世纪之末。在准备迎接新世纪的时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8年完成了电视剧的事,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守望记忆》一书的编辑,这是一本以陕北插队知青老照片为主的图文集。子冀人脉广,认识许多在陕北各县插队的知青,全书近400张照片大多是子冀收集到的。因为当年出版经费很紧张,有的出版社给钱出书还嫌少。所以最初收集照片时就向提供者说明:不论收录几张照片,一律没有版权费,只送两本书。当年知青插队时家里有照相机的就不多,能够带到农村拍照的就更少。绝大多数知青只有一两张照片,而且大多是照相馆在延安宝塔山延水河边的摆拍或没有什么场景的集体照,真实反映知青生活场景的照片很难收集到,可以想像为这几百张照片的收集子冀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从初选的5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近400张,原则上以各个方面反映知青生产生活题材的照片优先,照片的质量放在第二位考虑。有些特别稀有题材的照片,尽管质量不好,我还在电脑上做了后期修版处理,能用尽量用。同样题材的照片不要求太多,以质量好的优先。本书文字内容除了照片提供者的背景说明,还有从知青文学(如《回首黄土地》《插队的故事》等)中摘抄的精美文字,其余是以子冀为主编写的章节说明和穿针引线的工作,使其内容更加完整连贯。书的后面还附有电视连续剧《回首黄土地》的剧照、片头尾词曲,以及延安地区知青名录等,使其不只是一个摄影集,而是与文集和电视剧《回首黄土地》一脉相承的可读性很强的陕北插队知青史图文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在引言中的一段话说得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本书是给我们看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给孩子们看的,不仅仅是了解那一段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我们拿着打印出来的书稿争求史铁生的意见,并邀请铁生为这本书作序。铁生爽快地答应了。读铁生的文字不仅是美的享受,更能带给人们启迪与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铁生在《序》中写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没有必要说我们这一代是不同凡响的,是受过大苦大难是不屈不挠的,是独具理想和使命的。不必这样,因为不是这样。每一代人都是独特的,都必有其前无古人的际遇,有其史无前例的困境、伤疤和创造。 “老三届”或者“老知青”,现在都已步入了人生的秋天。在丰饶宽厚的秋天里纪念春天,顾影自怜和孤芳自赏都太没有味道。秋天,只是把它的落叶和果实合盘托出,无论甘甜还是苦涩,都为了让往日的梦想于中保存,让一代又一代日夜兼程的春天听见秋天的要求:不可逃避的艰难与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春天和秋天都要记住。险路和歧途更是都要记住。感谢当年这些无意的“摄影家”,感谢今天这些有意的编辑者,感谢这些如实的记录。惟愿那一段历史不要在遗忘中作废,不要在沮丧和怨怒中重演,历史要求于人的,永远是思考,是激情,还有祈祷,一样都不能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工人出版社老编岳建一从一开始就非常支持这本书的出版,并成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他当时正编辑的一套《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十本已近收官,特意等着我们的书稿出来编入其中。建一兄说得好:"希望在于具有民间立场和民间尊严的民间文本",历史是可以随意"文过饰非"的,而老照片是无声的纪实性历史。建一特别偏爱这本书,投出最大精力花费了半年时间修改和润色。我们这本书的封面与其他十册格式统一,但特意选用了全黑色,以示区别这是老照片的图文册。此套书出版后,200多家期刊报社给予了极大的好评,然而因为这套良心书的出版,曾在陕北延长插队的工人出版社副总编陈幼民挨了批,建一兄也提前退休离开了出版社,感谢二位仁兄!更感谢邀请我参与编辑这本书的子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守望记忆》出版后,子冀又提出新的想法:一直以来的知青文学都是以知青的角度看上山下乡,以知青的角度看老乡,应该再出一本以老乡的角度看知青看插队的书。这显然是更难的一件事,因为农村里当年上年纪的老乡剩下的不多了,大部分又没文化,不要说写文章,说点儿当年的事情都不容易。为此,子冀和同在宜川插队的马宗和老兄专门开车回陕北,走访了几个县的老乡和知情人。收获最多的是当年知青教过的学生娃,特别是走出了大山的一代,但他们对当年知青本身的生活了解并不多。我也是从当年村里副书记的口中,了解到知青进村之前的队干会上,为了分配到哪个小队引起的一场争论,才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真是去老乡口中夺粮呀,但最终善良的陕北老乡真心地接纳了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电视剧《回首黄土地》后来又改编为话剧和电影剧本,第一次话剧的演员阵容大部分还是电视剧原班人马,然而正赶上2003的非典夭折了。2016年中国铁路文工团排演,为避免版权纠纷,改名《走过青春》,此剧先在石家庄演出两场,后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两场,场场爆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年同名电影《走过青春》也进入实施阶段,我们曾去陕北选址,由于退耕还林,当年的荒山秃岭已不好找,没塌的土窑洞更难寻。一切准备得差不多了,在延安都开了新闻发布会,最后还是由于出资方不仅违约压低价格还提出了不合理要求,潘导为了保证影片的真实性和质量,宁可不拍也绝不拍烂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潘导、子冀和我在选择拍摄场地过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年11月在延安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条凳上坐的是潘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起来我和子冀真是投缘,我们有太多的共同爱好,我们爱好到处旅游,爱好摄影,爱好俄罗斯歌曲、喜欢看画展……我们多次相约在国内外旅游,旅途中比我还痴迷的子冀一路听着俄罗斯音乐,后来索性让我带上歌篇,休息时现场用谁也听不懂的"俄文"唱两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多次郊游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我和子冀、宗和两位老兄同游西藏时在稻城亚丁,子冀一路吸氧却兴致勃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0年9月11日,我们和铁生等朋友一起到女知青画家邢仪的画室赏画,这恐怕是铁生最后一次出门和朋友们聚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起邢仪画室就快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了。2008年,从未学过画更没画过油画的我,一时兴起画了一小幅油画(从小喜欢画,仅限于铅笔素描)。有一次也是和子冀铁生等去画室看画,我带去小画请邢仪指教。邢仪夸我有天份,我知道她主要也是鼓励我,我自己画时没章法觉得难度挺大,可子冀把邢仪的客气话当了真,比我还有信心。后来我就把画画儿的事放下了,因为心还静不下来,想先旅游,跑不动再画画儿,子冀恨不得觉得我有天赋不画亏了似的,曾多次鼓励我接着画。2014年在世纪坛的知青展上,我给他和他的老窑合了一张影,我对他说,以后画画儿一定给他和老窑画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妒英才,2018年6月11日我刚从希腊回国那天晚上,接到宗和老兄的电话,说子冀刚刚因心梗去世了!不敢相信那样一个活力四射幽默诙谐的子冀兄就这样突然离开了我们,一直还没感到自己老了呀,原来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疫情这三年封闭,我终于拿起了画笔,开始先画电脑画儿找找调色的感觉,后来开始在海边小屋画油画,今年又开始尝试水彩画(北京家里不适合画油画儿)。每取得一点儿进步我都会想到王子冀,每当想到他一直在鼓励我画画儿我都会心痛,我为什么没有听他的话早些拿起画笔呢?!如今当我感觉可以给他画了的时候,他却已不在了,留下了终身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过,不画这张画儿我会永远不安,与其说画这张画是为子冀,不如说是为了还自己一个心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觉得2014年知青展上子冀这张照片照得并不好,所以我挑选了2003年和子冀看邢仪画展时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还是先画轮廓,后铺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冀兄和他难忘的老窑画完了,我镶了镜框送给了子冀的儿子王一,似乎完成了一个宿愿。可我知道,子冀兄念念不忘的何止是这孔老窑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庞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于2023年2月7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