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从万泉河边走出的音乐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符兹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张,是从万泉河边走出的音乐家。</p><p class="ql-block"> 1968年,15岁的张松康从广州随着知青上山下乡的潮流,到了海南农垦东平农场。由于他年纪小,个儿不高,一张圆圆的娃娃脸,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张。返城后,他成了赫赫有名的羊城音乐家,但人们还是叫他小张。</p> <p class="ql-block"> 弯弯曲曲的万泉河从五指山像一条银带飘逸而下,流经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从琼海的博鳌入海,中途流经东平农场近10个连队,润泽着两岸肥沃的大地。万泉河和红色娘子军的神奇故事,常常成为东平人引为自豪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美丽的万泉河流经东平地段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张在海南一待就是10年。</p> <p class="ql-block"> 初来乍到,小张被分配到万泉河边的红旗队割胶。橡胶当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农场的主产业就是种植橡胶。农场地处丘陵山区,工作、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割胶工人每天凌晨1点多钟就要起床,披星戴月,头戴胶灯、背着胶篓(胶刀)、肩挑胶桶,按照割胶、待胶、收胶、挑胶的流程,到当天10点钟左右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收胶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艰难困苦的劳作,饱经风雨的老职工都感到吃力。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张面对素味平生的割胶活儿,硬是挺过来了。后来,小张发表在杂志上《难忘海南的割胶回忆》一文,既现实又浪漫,富有诗情画意地写道:清澈、湛蓝的万泉河在明月照耀下水面闪烁着银光,沿着静谧的万泉河畔上山,经过崎岖的羊肠小道,便到橡胶林段。我们从小山头的最底下那条环山行的胶树割起,拔胶线、整胶舌、摆胶杯,手握胶刀“噌噌”地沿割线行进,下刀、行刀、收刀的操作都要符合规程,乳白色的胶乳随即渗出、缓缓流入胶杯。300多株胶树割完了,风华正茂的我们也累得腰酸背痛。何况割胶中还要受蚊虫的骚扰,山蚂蟥的叮咬,毒蛇的袭击……真是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曾经割胶的万泉河边红旗队的胶园)</span></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一年,农场体制改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三团,表现出众的小张被调到深山老林的高峰队,在那里担任上士和后勤班长,经受新的磨练。高峰队是农场海拔最高、离场部最远、生活条件最差、新开发的连队,主要任务是开荒种襐胶。从万泉河畔的山脚到连队几公里都没有通公路,人们出入行走都是徒步,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扛肩挑上山。山下是遐迩闻名的万泉河和正在兴建的牛路水电站,连队驻地没有水井,喝的都是山沟水。连队请人打的一口井,因山高无水源而以失败告终。于是小张就专程跑去向牛路岭水电站的技术员请教,回来以后和其他知青一起,苦干加巧干,终于挖成了一口水井,解决了职工饮用干净水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高峰队的山猪岭)</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张从小喜爱音乐,有音乐的天赋。在开荒大会战中,为了活跃气氛,小张发挥自己的特长,填词谱曲创作了合唱歌曲《高峰战歌》:“举红旗,向前进,高峰战士意志坚……”每天领着大伙儿在工地上传唱,鼓舞了士气,加快了生产进度,受到了团部领导的多次表扬。在高峰队艰辛的劳动锻炼中,小张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成了高峰队团支部发展的第一批团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张在高峰队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天生有才必有用。1972年小张调到团部文艺宣传队担任笛子演奏员。小张总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业余时间别人聚在一起打牌时,小张就见缝插针,抓紧向其他乐手请教,学习演奏二胡、扬琴、小号等中西乐器,后来团部给宣传队买来了手风琴,从此小张就与手风琴结缘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兵团二师三团宣传队在演奏,拉手风琴的是小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兵团二师三团宣传队乐队部分队员留影。后排左二为小张)</span></p> <p class="ql-block">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小张在宣传队内先后担任演奏员、乐队队长、宣传队长。宣传队队员多来自广州、海口、潮汕、湛江地区多才多艺的知青。随着兵团体制的撤销,恢复农场建制,落实知青回城政策,很多知青队员都先后离开农场。一时宣传队人才匮乏,只好招农场中学初、高中毕业的职工子弟。毕竟这些新队员基础差,小张既耐心又严格培训这些新生力量,从头开始,将吹、拉、弹、唱、演的多种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教给他们。严师出高徒,这些新队员很快上路,参加琼海县的文艺汇演还获得了第一名。1976年,小张报考海南农垦文工团,在众多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调到海南农垦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和手风琴演奏工作。在文工团里,小张一如既往,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器乐和乐理知识,还接触到了钢琴,各种音乐技艺也愈发娴熟,成了崭露头角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张和手风琴有解不开的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和东平农场宣传队队员在三江围海造田时留影。队员大部分来自职工子弟)</span></p> <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小张结束知青生涯,从海南返回广州。</p> <p class="ql-block"> 回城后小张在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当会计、担任部门经理。干一行爱一行,销售茶叶,鉴赏茶汤,钻研茶艺,担任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理事,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茶知识,在电视台录制播出了关于茶文化的专题讲座,在媒体上开辟了“茶艺”专栏。小张还担任广东省珠、心算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省小学生珠心算大赛的副裁判长。小张也喜欢下围棋和摄影,在 2010年获得“围棋业余3段”的资格证书,摄影作品参加全国地产界举办的《“我爱我家”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之余,音乐仍然是小张业余生活的全部。小张心爱的乐器室里,摆有钢琴、手风琴、小号、中号、圆号、长号、二胡、古筝、葫芦丝等铜管乐、民乐20多种乐器,琳琅满目,每天一有空他便陶醉其中。小张还遍访名师,甚至拜访过著名钢琴泰斗刘诗昆,接受过大师的耳提面命,受益匪浅,技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饶人,退休后的小张,聪明“绝顶”,一览无余,但照常活跃在各种舞台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小张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除了精通多种中西乐器的演奏,还自学了音乐院校的乐理、视唱练耳、作曲、合唱指挥、配器等专业课程。曾荣获中国·天津首届“伯笛杯”线上全国手风琴大赛中老年展演组独奏组一等奖,小张担任团长的广州羊城手风琴艺术团,参加第三届深圳·宝安国际手风琴艺术周,荣获乐团展演组金奖,小张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等。从事儿童音乐教学30多年,多次担任省音协组织的音乐考级老师,为“广府学堂”举办音乐讲座,义务为大众普及音乐知识。他擅长组织、指挥各种类型的大合唱,担任广州金之声合唱团、西关大屋合唱团、广州知青合唱团等多支文艺演出队的合唱指挥与伴奏,还曾受邀到香港、澳门给业余合唱团作艺术指导,其团队参加比赛多次获奖。2014年亚洲国际艺术交流大赛中,小张指导的学生梁治获铜管乐小号第一名。2019年春节,小张参加广州电视台举办的《G4幸福晚晴春晚》大型综艺节目,负责现场指挥大规模的“百人手风琴团队”,奏响新春第一曲。2023年10月,在岭南幸福村小张个人器乐演奏欣赏会上,小张带去了13种乐器进行表演,吹、拉、弹样样精彩,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被《羊城晚报》盛赞为:广州有个“康师傅”,十八般乐器样样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在广州指挥“百人手风琴团队”)</span></p> <p class="ql-block">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张“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他说:“玩音乐可以陶冶身心,又能结识很多朋友,能在社会公益活动、宣传活动、技能推广活动中,把所学、所长传授他人,奉献社会,发挥余热,非常开心,退休后的生活也很充实。”</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获全国中老人组手风琴独奏赛第一名的证书及奖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荣获广东省音协优秀音乐家奖)</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张是从万泉河边走出的音乐家,从万泉河到珠江,感恩是一种情怀,乡愁是一份深深的思念,我在这头,我的心在那头。他不忘农场第二故乡的蹉跎岁月,曾多次回访农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回访农场的部分知青在高峰队与原队领导留影。前排左一为小张,左二为原队领导张汉芬,背景为知青曾经住过的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小张受知青的委托,从广州带着照相机、摄像机,风尘仆仆回到东平农场,走遍农场的各个连队,将知青曾经工作的连队、昔日同甘共苦的老职工、居住的茅房瓦舍、开荒种植的胶园……一一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光碟赠送给知青场友,了却知青们怀念第二故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海南农垦总局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接受邀请回访的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地区、国外的知青,包括政界、教育界、文艺界、企业界、商界取得成就的知青代表以及兵团时期的劳动模范、先进分子近300人。小张就是被邀请的代表之一。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当年的“兵宣”(兵团宣传队的昵称),再现他们的风采。老姑娘队员重跳当年花季年华时的《胶林晨曲》:“五指山下春来早,胶林深处歌声高,晨风阵阵银灯闪闪,星星伴我挥胶刀……滴滴胶乳化彩云,飞跃群山到北京……”舞姿依然轻盈优美,谁敢相信她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小张等手风琴手为表演唱《劳动号子》伴奏,还有手风琴小合奏,喝彩声不绝。</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正值广州知青到东平农场上山下乡45周年,小张跟随广州、海口、湛江等地知青100多人回访东平农场,在乘火车、汽车返农场的途中,知青们就温酿着一台回农场联欢的文艺节目。回到农场,各知青就分头回自己曾经和老职工相处的连队,小张回到了高峰队。时过境迁,高峰队已经通硬板化公路,乘车到连队后,小张就到老职工家串门,寻找当年开荒种植的橡胶园,更不忘他和知青们挖的水井。连队已用上了自来水,但在小张离开高峰队以后,这口水井还是清泉长流,他打来井水,捧起甘甜的清泉畅饮为快。当晚,知青们在牛路岭水电站的多功能厅里,举行了文艺联欢晚会,小张用手风琴等乐器为整个晚会节目伴奏。一曲《永远的情怀》:“劈开荒野林莽,曾点亮胶灯闪烁,啊,崎岖风雨路,我们一起走过……青春的岁月已远去,留下深深的情怀……”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歌声带回知青和场友们昔日难忘岁月一幕幕的回忆;《志在宝岛创新业》《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合唱声响彻万泉河上空,经久不绝;小张手风琴独奏《牧民歌唱毛主席》,优美的旋律,时而像飞驰的骏马强壮有力,时而像广袤的草原悠扬舒缓,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小张和妻子专程回到东平,指导琼海市民族中学(原东平中学)的10多名学生和职工子弟学习西洋乐器小号、中号。在10多天的传艺中,他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使学子们较快地掌握了小号、中号的基本吹奏方法和技巧。除此之外他还给教师、学生开办钢琴基础知识讲座,专门为东平中老人合唱队进行指导,传授演唱、弹奏技巧。他联袂学子,在民族中学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展演汇报会,共同展示了小号、中号合奏,小号独奏,钢琴演示等,给广大师生和观众献上了一场精湛的音乐艺术大餐,让人们大饱眼福。在演唱会上小张将带来的6件铜管乐器全部捐赠给学校。在教学之余,小张还抽空到红旗队寻找他知青生活的“故居”和曾经割胶的胶园,可惜往日的茅草宿舍已被楼房替代,爱恋的那胶园已被更新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在东平辅导职工子弟演奏小号。右为小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张将带来的6件铜管乐器赠送给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南•博鳌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在琼海市博鳌举行,小张是艺术节手风琴比赛的评委。艺术节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前的喷泉池周边举行了千人手风琴大合奏,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小张也加入了演奏的行列,琴声整齐嘹亮,伴随着多彩的水幕似舞者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余音经久不绝。无人机拍摄了壮观的场面,上网外传,反响非凡。参加艺术节后,小张和妻子又再次回访东平,打算再次对东平的学生、职工子弟进行音乐、器乐培训,无奈新冠疫情来袭,他们匆匆拜访老职工、老朋友就惋惜离开东平。</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9日,是广州知青首批离开广州到东平农场上山下乡55周年。小张和他早已组建的东平农场女生(知青)合唱团,邀请兵团时期负责管理宣传队的干部、原农场领导、从国外回来的原宣传队队员、场友汇集岭南艺术室,举行纪念活动。小张说:55年前的今天,我们广州知青过海跨山到东平农场,从此展开新的人生旅程。啊,知青之路,岁月如歌;知青情结,魂牵梦绕。我们是永远走不散的东平好友,愿各自多珍重,共享夕阳红!在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里,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引吭高歌。在小张的手风琴伴奏下,知青场友们演唱《我的祖国》《久久不见久久见》《打靶归来》等歌曲,跳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舞蹈,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他们纪念活动的信息和视频上传粤海知青网,备受赞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纪念知青到东平55周年,知青、场友留影。后排左一为小张)</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举国同庆国庆75周年日子里,小张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返了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原国营东平农场,第二次到琼海市民族中学(原海垦东平农场中学)义教。小张说:我是原东平农场的广州知青,近10年的农场生活,不仅磨砺了我的意志,更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我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追求。如今,我带着这份深情与热爱,用音乐这把钥匙,试图打开山区孩子们心中那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张在为琼海市民族中学师生上音乐公开课)</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小张仿佛化身为一位魔术师,将带来的8件乐器,描述学习音乐的现实意义,讲授音阶、音准、音调的常识,讲解西洋乐器、民族乐器的区别,将钢琴的庄重、手风琴的悠扬、口风琴的灵动、口琴的清新、中号的浑厚、小号的激昂、二胡的哀婉、笛子的清越,一一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原本抽象晦涩的音乐理论,化作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然后,小张用带来的全部乐器逐件演奏中外名曲。当《牧民新歌》的旋律在手风琴下流淌,学生们仿佛看到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牧民们欢歌笑语的场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响起,那如泣如诉的曲调,又让人感受到了命运的坎坷与不屈;而小号激昂的《红色娘子军舞曲选段》,则是对那段革命岁月最直接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音乐公开课中,小张用手风琴演奏《牧民新歌》)</span></p> <p class="ql-block"> 这节特殊的音乐公开课,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朋友将这一切摄制下来,以《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公开课》为题发布于网络,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都赞张老师以音乐之名,传递了感恩与回馈的知青情怀,更有人呼吁这样的教学活动应多多益善,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艺术的滋养,让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小张的义举,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提醒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 <p class="ql-block"> 知青生涯锻造了小张坚毅、乐观、阔达的性格,赋予小张“芳华”多彩的人生。《广州日报》曾以一个版面的篇幅,推介了大众欢迎的“社区人物”——张松康。推介词写道:“张松康,粤海知青的代表,他多才多艺、精力充沛,热心公益,是一个认真书写夕阳人生、活得有滋有味的知青大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粤海知青网采用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纪念知青赴东平45周年联欢晚会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公开课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本美篇的部分资料、视频、相片由小张—张松康提供,谨表示衷心的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