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刘家大崮山顶拍了一组石灰岩卧牛石群。我感觉很美!这一块块石灰岩石,犹如一群劳作一日,力乏卧地的耕牛,仿佛能听见它们津津有味的反刍,仿佛能听见它们起伏着身体,粗气喘息的声音。它们卧地憩息,等待主人的召唤,开始下一轮的劳作。这片原始的地貌,独具魅力,给人美感。</p><p class="ql-block"> 其实美与不美,只一念之差,全在于自己的心态,出自内心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这些窝牛石看上去像极了青牛。</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进展历程中,牛是劳动人民经过驯化而来的重要劳动力。牛有其优秀的品格,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不畏劳苦,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牛和劳动人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人们常常把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人比喻老黄牛。要求共产党人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p><p class="ql-block">横眉冷对千夫指,</p><p class="ql-block">俯首甘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元代杨果,</p><p class="ql-block">《老牛叹》</p><p class="ql-block">老牛戴月原上耕,</p><p class="ql-block">耕儿怒呼嗔不成。</p><p class="ql-block">瘢疮满背股流血,</p><p class="ql-block">乏力不胜空哀鸣。</p><p class="ql-block">《老牛》</p><p class="ql-block">草绳鼻穿系柴扉,</p><p class="ql-block">残喘无人问是非,</p><p class="ql-block">春雨一犁鞭不动,</p><p class="ql-block">夕阳空送牧儿归。</p><p class="ql-block">《病牛》</p><p class="ql-block">耕犁千亩实千箱,</p><p class="ql-block">力尽筋疲谁复伤?</p><p class="ql-block">但得众生皆得饱,</p><p class="ql-block">不辞羸病卧残阳。</p> <p class="ql-block"> 任何历史时期,都需要有一批老黄牛精神的仁人志士。也总会有许许多多敢为人先,砥砺前行的勇士。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比如,刘家大崮的刘艳红,一辈子守护边疆的魏德友,抗日英雄武善桐,以及千千万万为革命捐躯的革命先烈,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将士。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美的东西,人们习惯了花草树木,才子佳人。其实,根据不同属性,不同类别,不同视角,不同时代,构成美的因素也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美,也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观和志趣。比如唐朝人以胖为美,现代人以瘦为美。比如,山峰的美,包括雄、奇、险、秀、野、幽、怪。人们常常用瘦、漏、透、皱、丑、拙、顽、奇、秀、险、幽、清的方法来欣赏奇石根雕。有时候,丑是一种美,越丑越美。</p><p class="ql-block"> 原始的才是真实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任何经人工雕琢的,都比不上原始之美。一片原始的处女地会给人别样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曾去过蒙阴县岱崮镇,那里是崮乡,是崮山最密集的地方,但由于开发旅游事业,有些原本美不胜收的崮山惨遭破坏性开发。动用大型机械挖崖填沟,修建栈桥长廊阶梯道路……,甚至修建假崮山,原本美丽的原始地貌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让人深感切肤之痛,给大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开发旅游,应当以保护自然为前提,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破坏青山绿水为代价。如此庞大的工程,这么长的栈道长廊其实都是为了一尊叫神佛崮的小山头,那座小山头因像一尊神佛而得其名,非常险峻。它的美,离不开周围山体的烘托,离开了其它山体,就失去它本来的魅力和美丽。这些长廊栈道取代了原本比长廊栈道美上百倍的山体,大有喧宾夺主之负面影响。当这些栈道长廊抵达神佛崮时,神佛崮已只不过是一堆石头而已。让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我曾到过沂水的锥子崮。山体上被建造了无数个台级和多道山门,锥子崮山顶也被用水泥和砖石修补了自然风化的崮顶,崮顶加了避雷针,已失去了锥子崮本来的雄伟和险奇。因无利可图,开发商已不见了踪影,山上的大门铁将军把守,人们要再像以前那样攀登锥子崮是永远不可能的事,锥子崮已遭到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破坏。</p><p class="ql-block"> 山是因为美才带来了噩运,又因开发才被破坏。当开发商无利可图时,原本美丽的山峦即成废墟,再也找不回大自然赐予她的美姿。这座山的主人也不再是这片土地的百姓,被“闲人免进!”。这样惨遭噩运的山,何止神佛崮,锥子崮?……</p> <p class="ql-block"> 发展旅游事业,应当以保护自然为前题。崮山也是有生命的,亿万年以后,随着时间长河的逝去,崮山也可能会老化消失。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哪怕它不再是崮。</p> <p class="ql-block"> 这类原始地貌,由于人类的乱开乱采,已所剩无几。我曾在沂水港埠口村南,崔家峪北部村庄偶遇过这种大片的石灰岩原始地貌。那里的决策者制定公约,明文规定,那些原始地貌不得任何人开采,他们认为,那是村里的风水,是村里的魂,开采了就是破坏了村子的风水。其实风水不是迷信,是自然科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的村子因为破坏了风水,灾祸频繁,不得不采取措施补偿,自然一旦破坏,再想回去,谈何容易!我们呼吁,我们不应以毁灭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为代价而谋求发展,更不应以破坏青山绿水为代价而满足自己的贪婪和私欲,不应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否则,其后果必定是得到大自然的相应的回馈。</p> <p class="ql-block"> 凡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不会打着发展的幌子以破坏青山绿水,破坏原生态为代价来谋取私利,满足贪欲。那必定是吸老祖宗的血,抽老祖宗的筋。这样的决策者必定是井底之蛙,不见天日。所作所为是徒劳的。留给后人,留给社会的必定是愤慨,遗憾和唾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