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雨量

海曙中心小学 404班 俞楚窈

<p class="ql-block">秋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天气预报说是小雨,一整个白天却是艳阳高照,到了晚上,突然倾盆大雨……那小雨、中雨、大雨到底是如何评定的呢?</p> <p class="ql-block">《科学》书上说,可以通过测量降雨量,通过记录并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来确定降雨量等级。那我也来试试,自己制作简易雨量器,把雨水收集起来,然后测量,到底下了多少雨?</p> <p class="ql-block">先准备制作简易雨量器的工具:塑料水瓶(选取瓶身是竖直的)、白纸、水笔、尺子、剪刀、胶带纸。</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把瓶口部分剪掉,使瓶口和瓶身大小一致,既方便存储雨水,也有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对着尺子,画出刻度表,我以0.5厘米为一个刻度,方便读取数据。</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把刻度表贴在水瓶的外壁上,因为瓶底不是完全平整的,所以0刻度的线要贴高一点。刻度条外再贴一层透明胶带,起到防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四步:加水至0刻度线,视线与液面平行。</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步:把雨量器放到没有遮挡的户外。这次我做了一大一小两个雨量器(小的是1号,大的是2号),也想看看雨量器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好了,现在万事俱备,就等下一场雨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宁波秋天的天气真好,一直都没有下雨。一直等到11月10日,早上8点开始,终于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雨不大,毛毛细雨,看到雨量器里,雨水都挂在内壁上,然后一点点滑落到瓶底。</p> <p class="ql-block">下了1小时,可以看到1号雨量器里的雨水明显增多了,现在差不多有0.3厘米,也就是3毫米。</p> <p class="ql-block">同时间,2号雨量器里的雨水增多的不是很明显,大概有0.1厘米,也就是1毫米。</p> <p class="ql-block">我也记录下每个小时时间段,雨量器的刻度。</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雨下到10点之后就停了,一直到晚上24点,就没在下过了。统计了今天的降雨量,1号瓶是4mm,2号瓶是2mm,根据“降水量划分标准”,24小时内降水总量在0.1~9.9mm,是小雨。</p> <p class="ql-block">11月11日下午3点,天又开始下雨了,今天的雨明显比昨天大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雨量器里的雨水,增加的很明显,雨水顺着内壁,快速的滑落到瓶底。</p> <p class="ql-block">下了1个小时,到下午4点的时候,1号瓶里已经有接近5mm的雨水了。</p> <p class="ql-block">2号瓶里的雨水也差不多有4mm多,不到5mm。</p> <p class="ql-block">晚上7点多的时候,雨突然下得很大了,能够很明显的看到雨水如注。</p> <p class="ql-block">到晚上8点,可以看到今天下午开始下的雨,到了现在,两个雨量器里的雨水都有10mm了。</p> <p class="ql-block">到晚上24点截止,看到两个雨量器的刻度都在12mm。按照“降水量划分等级标准”,今天的降雨量达到了“中雨”。</p> <p class="ql-block">对照天气预报的降水量,从11月10日20 时到11月11日20时,我测量的降水量是 9mm,和天气预报显示的,宁波的降水量是0~10mm 的数据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通过实验证明:我们可以通过自制的雨量器在下雨的时候测量雨量,记录并对照“24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来确定降水量的等级,也就是小雨,中雨,还是大雨。另外,雨量器的大小并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