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北京同乡联谊会

洋河两岸.马润

<p class="ql-block">偶尔翻开昔日的那些旧照片,那些过去了的情景便一目目浮现眼前,其中记忆犹新的还是那场在北京召开的阳高县在京同乡联谊会。</p> <p class="ql-block">那是十五年前的2008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08年1月12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p><p class="ql-block">京城,虽是寒冬腊月,却是阳光和煦,暖意融融。</p><p class="ql-block">京西一隅,北京市海淀区京翠招持所来了一伙阳高人,来了一伙曾经是阳高的北京人,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举行了一次空前的阳高县北京同乡联谊会。</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乡土情深、血脉相连的感情对接,是阳高县委、县政府承办,县老促会积极组织参与的一次盛会。</p><p class="ql-block">这一活动一经媒体荧屏推出,所有的阳高人和所有阳高籍的北京人为之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犹如石击平湖,千层波涌,涟漪远荡。</p><p class="ql-block">北京,那是什么样的地方,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人如烟海车如潮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拥挤的空气都会稀薄的地方,竟能划上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崭新符号,实在是可赞可叹,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京城的老乡们涌现出的赤诚热情,让家乡人所料不及,会议前期工作的同志们根据联系落实,预计至多能到80人参会,在会议签到簿上却写下近150人的名字。有许多是通讯录里没有辑录的名字,其中有在读研究生,有靠打工打出一个公司,打出一个小老板的个体打拼者,他们就像孩子嗅着气息,扑向母亲,热扑扑地来了。此情此景,又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应该说声谢谢,老乡们,实在久违了!</p><p class="ql-block">家乡赤子,凭着学力,凭着智慧,离开故土,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工作在国家重要机关、科研、金融、国防、院校等部门,他们都是佼佼者,他们都有权威下的凌人,都有资历下的傲气,充裕下的富足,但在这样的场合下,大家竟是那么和睦谦虚的一致,所有的真情倾诉,乡音起处,满堂都充斥着家乡泥土馨香的气氛。平平实实,吐露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情实感。直拙纯朴的方言不小心掺进几句京腔,即刻象做错了什么,谦意地抱一下拳,黠诙一笑,也难贵,他们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已经不易了。</p><p class="ql-block">京城的严冬已被深情融解,大厅的气氛已被乡音烘托。一曲带着浓浓淳香泥土味的二人台乐响在大厅回旋,一句句耳熟的家乡话在每个人心中烙下印记,一桌桌团坐的未曾相识的面孔露出粲然的笑容。大家心情激越,满怀期望,从心底发出同一个声音,祝福着家乡的美好,期盼着家乡和繁荣。</p><p class="ql-block">会议结束了,结束在依依不舍的情景中。手握着手,情系着情,说不完的心里话,诉不完的家乡情,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家乡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混混沌沌的话语声,胜似一段竞采绝艳的闭幕词。</p><p class="ql-block">同乡们,就此打住,你们能有这样的热诚,这样的胸襟已经够了。你们是家乡的骄傲,你们是家乡财富,有你们在,家乡不会沉寂,家乡不会落伍,家乡人不会忘记你们。</p> <p class="ql-block">阳高县在京同乡联谊会的召开,也为在京的老乡搭建了个相互了解的平台。</p><p class="ql-block">住在京城,即使是十足的外乡人,一出家门就得卖京腔,并且还像模像样,因此,即使是十里八村的老乡,在京城的街市上,都是天南海北的同胞。大城市的人都忙,见面只简单打个招呼,从不问饭桌以外的事。这不,平时的熟悉在这里变成惊讶的唏嘘,闹了半天你也是阳高人,彼此间感情进一步重新定位,一声家乡土语的问候让人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马润,网名洋河两岸,山西阳高人,县人社局退休职工。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参加《阳高革命老区志》的编写工作,曾被聘阳高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参加《阳高县志》《阳高年鉴》《中国共产党阳高县历史》的编写工作。在《杏苑》《塞北文苑》《大同晚报》《小品文选刊》等发表散文。</p><p class="ql-block">地址: 阳高县委党史研究室</p><p class="ql-block">电话:13835233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