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河岸边是故乡(18)一一下董寨村

平安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第十八期 下董寨村</span></p> <p class="ql-block">  下董寨村位于娘子关镇政府西5公里处,温河流域的下游,阳(阳泉)井(井陉)公路和国道307复线分别从村南和村北贯村而过,全村面积12.19平方公里,400多户, 900多口人。村民主要有董、李两大姓。</p> <p class="ql-block">  下董寨,以其深厚的文化传承和悠久的历史印迹(如正月十六的跑马和董卓垒的传说)而出名,其峻峭挺拔的地势和奇特规整的村貌布局,令人惊叹。它是历史文化名镇——娘子关镇的一个古村寨和重要景点,确实值得一探。</p> <p class="ql-block">  下董寨村四面环山,坐北朝南,温河之水由村南石崖下的龙潭流过,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连接晋赵两国的重要通道。据考证,汉末并州牧董卓曾在此凭险设关,屯兵建寨,世称“董卓垒”。 董寨古有三道寨门,即东门、西门、北门,东门犹为重要,是西进太原的必经之路。整村坐落在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上,十几丈高的悬崖,陡峭直立,呈半圆型状圈围着村庄,不得不佩服古人村落选址的好眼光。</p> <p class="ql-block">  村中笔直的一条大街直通东西,分东街、中街和西街,东西两阁遥相呼应,东供观音,西奉关帝。大街两边南北门户相对,多为二进院落,其基本布局是:大门连巷道、前院、二门、里院、影壁和正房(南向院落为南房),许多院落还有东西配房,骡马圈、牲口棚等,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北方建筑布局风格。</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下董寨人,战时守关御敌,平时习武务农,民风淳朴、剽悍刚强。下董寨村逢正月十六举办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跑马排。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信使传递信息,后演变成正月十六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跑马表演,源于古代驿马驰骋。每当边塞事急、地方有灾或有其他要事,信使便沿驿道驰马急奔向朝廷告急。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公务差使演变为纯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  关于跑马排的另一传说是,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朝,是当时驻扎在娘子关的唐军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它流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欢庆五谷丰登、祈祷国泰民安的庆祝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六这天,下董寨村的村民,身穿各种古装服饰,身背“公文”,披着写有“国疆事急,速报京师”、“十万火急,不得阻行”、“关隘驿站,一路放行”等字样的红带,骑裸马在村里一条长100米、宽约4米的青石巷中循环奔跑,喊声震耳,惊险动人。我曾两次去拍过跑马活动,现场确实壮观,本已狭窄的街道两边挤满了看“红火”的人们,屋顶上也站满了人,街道中间撒上了“炉灰渣”,以防马儿打滑。锣鼓声响起,“信使”一手拽着缰绳,一手挥鞭赶马,马儿疾驰而来,锣鼓声、人们的喊叫声、马蹄声,加之马蹄踏起的烟雾,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8日,下董寨村村民委员会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2021年11月10日,下董寨村(休闲旅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期部分文字资料来源网络,下期为第十九期,介绍坡底村,敬请关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