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删除键

怀瑾握瑜

读麦家《人生海海》随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题记:人生海海"取自闽南的方言,意思是"人的一生犹如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起伏伏,漂泊不定,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要好好活下去。</b></p> <p class="ql-block">  都已经起了睡意,却又被透过窗帘星星点点月光吸引了,便还是按耐不住的起身,踱步到窗前,拨开遮挡视线的的窗帘,手指仿佛触碰到岁月带给它的斑斓褶皱的痕迹,厚重低沉。</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初冬还未深邃,屋子里安详温暖,窗外的世界空旷寂静,一轮孤冷的白玉盘的月亮,如水银一般,泄满楼宇,甬路,树木……干枯的树叶清洁工来不及清理就铺满甬路,层层叠叠的,大大小小的,着一身雪白光亮毛发的野猫喵喵的叫着觅食,猫踏在枯叶上也会发出咯咯吱吱的声响,在这样的冬夜里格外凸显的孤冷刺耳。梧桐树上光影倾泻而下,已发黄发干的叶片,在灰色的树干上挣扎着纠结着一副无处可逃的样子,不甘愿逢冬谢幕也暗藏来年生机。猛然的就联想到麦家《人生海海》笔下的爷爷老巫头的话“村子的一年四季,像人的一辈子,春天像少小的孩子,看上去五颜六色,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实际上好看不中用,馋死人;夏天像大小伙子,热度高,精气旺,力气日日长,蛇虫夜夜生,农忙双抢(结婚生子),手忙脚乱,累死人;秋天,像精壮汉子,人到中年,成熟了,沉淀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高云淡,不冷不热,爽死人;冬天像死老头子,寒气一团团冒,衣服一件件添,出门缩脖子,回家守床板,闷死人。”眼前的景象不就是我如下的光景吗?人到中年,便收敛锋芒毕露,撇去那些浮华一梦,荣辱不惊,一切归零。也像极了半枯的树干,经历过半生风雨,身上虽是满目苍穹,但只要你坚韧自己的奔赴,就能生出枯树逢春的能力。即有春风得意的摇曳,也有落叶飘零的暗沉,看见过枝繁叶茂的历历,深藏起斑斑驳驳的岁岁。领读了世事无常,你便不敢如年少时那么放肆疯癫,当初的诗和远方一直在岁月中穿梭迷离,就是没看见过她真正的模样,有的只是生命滤过的一次次张望。回首来时路,曾经输给过心态,也曾经乱了阵脚,可生命只是长度,生活才是宽度,我们可能决定不了自己的长度,但可以主宰自己的宽度,生活的种种才是归途。于是我们与行行色色的人相互协作,拆盲盒,打地鼠,参透前路的暗藏玄机,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也会把哑巴亏吞进时刻风云变幻的胸腔里。人生海海,“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 月色正好,薄雾浓云,但风一起,雾被吹散了,光色也似乎淡了,但还是舍不得睡,干脆又翻开《人生海海》,眼前浮现出“上校”的传奇一生,他当过国民党的军官,打过日寇,他是派到上海潜伏的军统特务,为了民族大义,为了除鬼杀奸,翻云覆雨的窃取情报,甘愿出入烟花场所,甘愿承受被女鬼佬在他小腹上刺字的屈辱和践踏 ,这也成为他人生悲剧的祸根,面对世人的怀疑,谩骂和诽谤,他没有辩解过一句;他因汉奸的出卖,被日本人的俘虏,锒铛入狱,集中营挖煤,艰难度日,他没有放弃过丝毫;他也当了解放军的军医,在烽火连天的抗美援朝前线冲锋陷阵,救死扶伤,他没有犹豫过片刻;他也是麻醉师林阿姨眼中一见倾心的人,却阴差阳错的擦肩而过,林阿姨因爱生恨受他人怂恿和利用向政府举报,害他开除军籍,无奈返乡,他没有计较过半分;他顶着“太监”的贱名,惨遭红卫军迫害,折磨,欺辱,唾骂,当世事的残忍冲破他人生最后的防线后,疯癫半生……“上校”明明是最好的人,明明就是英雄,他有兄弟情义,有家国情怀,有医者仁心,有爱情坚守,却屡遭陷害,浮浮沉沉,一生飘渺。“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敢活才需要勇气”。</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人生海海》中的上校,是我们这一代父辈的原型,他们身上有我们没有的真实和隐忍。面对时代的变迁,我们确实聒噪浮夸,惺惺作态,俨然已褪去父辈的朴实无华和诸多技艺。其实“生活真的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我疯狂的在我时光机里搜索,我能记住的生活的样子,其实只是母亲手里的一日三餐,她是生活的魔术师,在她的手中经营的三餐四季熠熠生辉。生活可以是5元钱买的那一堆儿拉秧的茄子,经过花式切割,晾晒,按压,慢煎,调味十三香后的茄包,可以是五种不同的辣椒、牛肉、苹果和梨熬制的辣酱,可以是餐桌上至少三种馅料的饺子,可以是春天下地采摘的马生菜晾晒成干后制作的菜团子,可以是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可以是春天的香椿,秋天的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酸甜苦辣。我曾经一度迷茫到底该追逐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母亲早就告诉了我答案,生活本身没有真正的样子,只是看我们能不能把生活当成毕生的乐趣。母亲也是我认为最有见地的老人,心有雷霆,面若平湖,这是人生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我能记住的生活的样子,其实就是母亲嘴里那些通俗易懂的浅显道理。她经常说猫有九条命,应该善待。母亲不养猫,但时常挂念院里那些小野猫,总让我拿些吃食去喂流浪猫,这时总会看一眼糖豆,我养的一只泰迪,叹着气说:“这就是命啊”。因为我不喜欢猫,喂猫吃食这事干着也别扭。直到我在一个雨夜遇到了一只待产的猫,风雨中她已经奄奄一息,我情急之下求助了母亲,她淡定的指点我给猫铺一条陈旧的小被子,在上面撑把雨伞,旁边放上一些吃食,这一套的操作果真救了那只猫和她的四个孩子。我突然顿悟,“人生海海,当一个人心怀悲悯时就不会去索取,悲悯是清空欲望的删除健”。母亲的悲悯是朴实,不求任何索取。母亲还是一个民间“思想家”,她经常说“不比吃不比穿不比谁的房子宽,知足常乐,粗茶淡饭,母慈子孝,便是人间最好的日子。”我觉得是老生常谈,不以为然,不惑之年才有了些认知,背负的越多,就失了初心,生出来诸多不必要的嫌隙,空让自己受罪。后来我发现只要有义愤难平的七七八八的事,只要和母亲讲了,三两句就能让我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潜移默化的引领,已经在我心里发酵,肆意生长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空空而来,苦苦而过,了了而去,潮起潮落,纵然回首,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窗外变得黑沉沉的,对面的楼宇没有一扇窗户亮灯,显然夜已经很深了,书也读到了最后一页。“上校”默默然的结束了最后一次心跳,林阿姨选择用自己最专业的医学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追随他而去。我的心态终于崩啦,如鲠在喉,两串泪珠肆无忌惮的喷涌而出。我想如果“小瞎子”不下流捏造流言蜚语,如果“老巫头”不泯灭良知的举报,如果“小观音”不道听途说相爱相杀,那他们的今天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可惜的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有的只有结果。”在这样的黑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曾经和他们一起同频共振的死了,同时也与这对浴火凤凰一起重生啦。</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战场上,在长津湖寒气逼人的两畔边,埋藏着“上校”和“小观音”的爱情。他明明深爱了,但却不想爱人承担自己屈辱的分毫,宁可被冤枉,宁可当光棍,宁可被叫“太监”,即使被命运推到风口浪尖也不辩驳半句。他从未说过爱,但在他疯癫后,只有几岁孩童的心智,却能穿透凌乱的思绪,描画出那个刻在心上给他写信的女孩,如果不是深入骨髓的情感,又怎会如此念念不忘?“小观音”林阿姨从未体验过爱情的甜蜜,有的只是和“上校”隐秘且短暂的初恋,屡遭拒绝的悲怆和决绝,相爱相杀的错误选择,以及服侍理料“上校”完全瘫痪生活的救赎。他们在一起啦,也许不是人生最好的的时机,一个只有几岁孩童心智,不能料理自己生活的“上校”,一个满负骂名,孑然一身,隐没世事的“小观音”,他们都经历了本不应该背负,却又无法躲避的,生活最严酷的残忍的考验。生活如此让人绝望,他们却如此兴高采烈的活着,相依为命,画画,养蚕,享受孤独留下来的宁静。他们用岁月的刻刀,一笔一划的刻画着人心与人性的尊严和罪恶,谁又能说这不是爱情呢?我哭着,如果人间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情缘,下一世“上校”和“小观音”一定可以好好的爱一场。</p><p class="ql-block"> 梧桐的叶子落啦,即使在下一个春天也找不到同样一片叶子,人生也是如此,永远只有今天和不一样的明天。人生没有删除键,你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会如期而至,所以生活始终比活着重要,当下永远比未知更值得信赖。“人生海海,我们无处可逃,只能握手言和。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