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圣祠

驾驶员

<p class="ql-block">张仲景博物馆(即:医圣祠)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现占地面积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p> <p class="ql-block">至1991年,中央、省、地、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对医圣祠进行大规模修复建设工作,共建九级石阶十丈,仿汉子母阙一对,大门一座附东西陪房各三间</p> <p class="ql-block">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阙在汉画馆里已经见过了)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一对紫铜朱雀相向展翅。</p> <p class="ql-block">在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正门上方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3.5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副对联。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7]</p> <p class="ql-block">医圣祠建筑风格为仿汉建筑群,大殿则为清代四合院式砖木建筑。现总占地面积11429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中国医药学,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邃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六角碑亭:碑亭里矗立六块石碑,有毛泽东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有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有周恩来的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医圣祠撰写的碑记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为医圣祠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针灸穴位女灰陶人。陶人为女性,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穴位,四肢己残缺,是东汉晚期制作的医用人体模型。</p> <p class="ql-block">《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白云阁藏)木刻版。为陕西中医研究院米伯让先生遵从其师黄竹斋先生遗愿,于1981年捐献医圣祠,该木刻版呈长方形,共151块,分别放于三个栗色木箱内,每块阳文反刻,从左至右共21行,上下读,满行19字,是《伤寒杂病论》完整的木刻版,文物价值、学术价值甚高。</p> <p class="ql-block">咸和五年(330年)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该碑圆额长方,长方座。碑文楷书阴刻上下读一行十一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边刻双线勾勒卷草纹,碑额刻有莲花盖、莲花托,碑的下部有莲花座。碑阴无字。碑座后有一从右至左读隶书四字“咸和五年”,明证张仲景墓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东西长廊各30间附角亭一座,石刻张仲景组画54幅和历代名医评赞镶入东长廊内,石刻历代名医画像112幅镶于西长廊内,双层六角碑亭一座。</p> <p class="ql-block">张仲景塑像,面容睿智刚毅,表情坚韧恬淡,表现了他的果敢追求,不慕权利,忧百姓之忧,劳百姓之劳,为民着想的高尚境界。</p> <p class="ql-block">张仲景名机,河南南阳人。是中国汉代著名医学家,史称“医圣”。相传东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守,曾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后成为名医。他家宗族有200余人,汉献帝建安年间,不到10年,死去2/3, 死者又以伤寒病居多。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惨死的情景。张仲景十分同情人民的遭遇,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群众治病,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全书除病理论证外,还有施治397法,120方,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祖国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流传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都是他的原著。三国时名医华陀看到张仲景的书后非常称赞。</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张仲景扩建的新馆,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但也基本完工,期待早日与大家见面!</p> <p class="ql-block">网红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