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闽东北民间流传着这句民谣,道出了屏南民间戏曲的历史状况与广泛影响。</p><p class="ql-block">屏南素有“中国民间戏曲之乡”、“民间戏剧博物馆”美称,可谓实至名归。谁也无法想像,这个人口不到20万的山区小县,竟然流传着七种地方戏曲。其中屏南四平戏、平讲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地方戏曲中,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省级10名,县级18名。</p><p class="ql-block">“四平提线木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要一代代传承下去。”46岁的陆绍灿世居岭下乡谢坑村,从15岁跟着父亲陆丕峰学戏,到登台表演,30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这个信念。</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活了一方文化。戏曲需要区域环境、区域文化来承载。然而,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地方戏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四平提线木偶如何求得生存,前途堪忧,困难重重。</p><p class="ql-block">四平提线木偶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陆则起,土生土长的屏南人,从事地方戏曲挖掘、研究、抢救、保护长达14年之久,对地方戏曲研究情有独钟,对屏南四平提线木偶更是了然于心。</p><p class="ql-block">“屏南四平提线木偶,与众不同,特色鲜明。”陆则起说起来头头是道,它以班社形式存在,为信仰而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个戏班都尊奉道教闾山祖师,又同时信奉梨园教。每个艺人均有法名,偶班有坛号。木偶艺人为道士,被尊称为“先生”。从宗教文化内蕴看,其宗教功用已超出一般戏剧。而屏南旧俗,凡遇人戏班、木偶戏班同场地演出,人戏班都要先拜“木偶老爷”;木偶戏没有开场,其它戏不敢响锣,木偶班未歇锣,别的戏不敢先收场。</p><p class="ql-block">“四平提线木偶在演戏市场上,保持了原生态。农村人的许愿、还愿,小孩‘过关’、老人过世‘做大夜’,都要邀请‘先生’做法事。以祈求安康、家族兴旺、驱邪避鬼。”</p><p class="ql-block">“在表演艺术上,保存了宋元以来提线木偶的余绪。线只有7根,又叫‘金钱傀儡’,非常古老,早间仍叫‘傀儡戏’。”</p><p class="ql-block">“在腔调上,以四平腔作为演唱声腔,具有四平戏的特点。”陆则起说,四平腔属弋阳腔戏曲声腔体系的一支,属高腔系统,唱腔、道白均有“土官话”及“中州韵”。音乐曲调主要由唱腔音乐、法事音乐、排场音乐三部分组成,其唱腔音乐中以四平戏曲牌为主,是闽剧、京剧的源头之一。</p><p class="ql-block">“在表演剧目上,为章回式传统说唱本。有《隋唐演义》、《三国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等。一个剧目,最短演一两天,最长可演一个月,演连台戏。”</p><p class="ql-block">“在行当上,保持着较古老的傀儡艺术体制。偶身有三十六身,取‘三十六天罡’之义,舞台由18根竹子围成,叫十八罗汉,舞台具有神性。”</p><p class="ql-block">“陆绍灿兄弟的木偶班,以家族式传承,‘两个人,一台戏’,保存的比较完整,规制比较古老,‘角色没变、木偶没变、声音没变,’艺术性、科研性价值很高。”陆则起说,木偶班在表演艺术上是提线技法,前台一个人表演提线,并包揽木偶所有角色做、唱、念。后台一人操作鼓、板、锣、铙、钹等5种乐器。“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上下互动,群众喜欢。”</p><p class="ql-block">历经沉浮、盛极而衰</p><p class="ql-block">屏南四平提线木偶,虽历经沉浮,却也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自然法则。</p><p class="ql-block">“屏南四平提线木偶,明朝末年从浙江传入,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发展最为迅速。”陆则起说,当时,全县有棠口、安溪、孔源、熙岭、圪头、周地、降龙、路下、谢坑等7个乡镇19个村都办有提线木偶戏班,但现在仅有少量班社遗留。现在,只有谢坑村的四平提线木偶戏班还在屏南与建瓯、政和的乡间上演着。</p><p class="ql-block">同样,谢坑村的提线木偶戏班,也逃脱不了起起落落的命运。“表演木偶,是农村人的手艺。稻谷割完了,就到外地卖艺挣饭吃。”班主陆绍灿说,文革时期,戏停演了。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生活变好了,又挑着担子去演出了。</p><p class="ql-block">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屏南四平提线木偶重新换发了青春。(转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