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读书会204期

淡雅随心

<p class="ql-block">  晴好的天气,晴好的心情,天气好,心情好,人静,物简,心安,致远。</p><p class="ql-block"> 坐在十一月浅冬的时光里感受季节的变化,比起金秋时节,冬多了萧瑟,却也于清明中更见通透,多了一份豁达,于疏朗中更见悠悠情致。你可以围炉馨香、发呆,也可如今夜自在逍遥,我们煮一杯暖茶,读一本好书,让书帮你推动生命的齿轮,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脚下的路,散发着光芒。</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光阴浅浅淡淡,一岁有一岁的风景,一站有一站的体验,即使冬天,树木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仿佛在告诉我们,所有美好都会如期而至。知足常乐,深深懂得,淡淡释怀,静静的爱着,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月圆是花,月缺是诗,仰首是春,俯首是秋,人生路上,顺其自然,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第十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身体像车一样载着魂魄,它们能不能不要分离?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不能像婴儿那样的纯粹呢?像玄镜照心一样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不能让心灵没有瑕疵呢?爱民治国能不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呢?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不能守住雌柔宁静呢?明白四达,能不能不用心机诈术呢?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p> <p class="ql-block">  这章主要阐释了修心为道“玄德”的方法是内心的放空、虚静。在这个乱花迷人眼的社会,人性的弱点不足以去抵抗世俗的诱惑,人会变得拧巴,精气外散而心乱。老子给出了方法,一方面要心神合一,神不旁求远觅、摒除杂虑、不消耗自己,将意敛藏归内、反观内照,呼吸相依、才能正心而神定、安于当下,阴阳相和才五脏六腑调和滋养。</p> <p class="ql-block">  老子又提出“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当一个人神形如婴儿般柔和松弛、天真无邪的状态下,才能心无杂念,达到内心的这种空明纯净。</p><p class="ql-block"> 又如玄镜照心,时时清洗心镜,去除污垢,依着纯净的本心站在高处,看到真实的世界,看清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一个人突破自己的禁锢,才能成为一个有力者,向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  再以理性思维驾驭感官,使自己本心不受根尘污染,远离贪嗔痴,才能清静安宁,心无挂碍,抱朴归一,这就是最高深的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德经》十一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译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十根辐条插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章通过无形存在与有形存在的对比,引导人们思考无形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万物的边界,无是它的作用,有和无两者同出而异名、对立存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p> <p class="ql-block">  老子通过空杯,风箱这些形象让我们悟道。杯子中间是空的,才能盛水,风箱中间是虚空的,才能有风鼓出。人也应该放空自己的内心,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我们身体中看不见的无的部分一一人的思想和精神。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突破狭隘的视野和领域,去更深入的领会“无是万物之始,无之以为用”,无为、不争、不盈、不言之教,是为了达到有为、居上、中用、让民自我化,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是道。</p> <p class="ql-block">  这些无中生有所包含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力量,绵绵若存,老子将无这一范畴层层下灌,“无”才是众妙之门。</p> <p class="ql-block">  时光有冷暖,处处有清欢。十一月在轻铺慢转中结束了。愿生活的甜,盖过冬天的寒,你我心存明灯,内心丰盈,回眸浅笑,未来可期,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艳阳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