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访师情

火韦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底,得知我51年前教过的学生、现为美国高级科学家的樊平要跨洋万里访师信息后,我在激动、高兴之余,又不免担忧,因为儿孙远在异域,我孤身一人在赣如何接待远方贵客?于是我在几个学生群中发了帖子,告知了这一消息,介绍了樊的简况和来赣的目的、时间等,征求对接待的意见。不想反响极大,好评如潮。大家说,半世纪了,远隔大洋彼岸,还专程飞来探访老师,堪称杏坛罕见的、值得赞颂的尊师典范;表示希望见见这位成就斐然、重情重义的学长。</p><p class="ql-block"> 在樊平来访的三天里,我这里的学生们热情参与接待,有的主动驾车接送,有的陪同游览,有的订餐陪宴,出现了师生同心协力共迎贵客的生动场景!</p><p class="ql-block"> 赣州是一座建制于西汉初年,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宋城。 </p><p class="ql-block"> 三天里,在樊平的学弟学妹们参与和帮助下,我们游览了中心城区的名胜景点。我们一边叙旧,一边游览,樊平还结识了一个又一个新朋友。使得这次访师之旅既饱含了师生肝胆相照、深情厚谊的温馨,又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历史韵味!</p><p class="ql-block"> 在三天的活动中,这里同学都称呼樊平为学长。因而以下行文中称呼参与活动的学生为学弟学妹。</p> <p class="ql-block">  樊平是我从教初广西都安高中58班学生。这是该班1974年的高中毕业照,我是该班的班主任。因拍毕业照时参加的教师较多,因此我就站到学生中,最后一排第七、第八人就是我和樊平,而第四排正好站在樊平前面的女生,芳名曲珍玲,也即他后来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与都安高中58班班干部的合影。第三排左第一人是樊平,第二人是我。樊平聪颖过人,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按现代说法,绝对堪称学霸。他担任学习委员。前排左第一人是曲珍玲,担任文艺委员 ,还是学校文艺宣传队骨干。而第三排左第三人是兰英思,担任劳动委员,毕业后显露才华、成长迅速,担任过都安县县长。</p> <p class="ql-block">  樊平高中毕业后至今的半个世纪里,尽管山遥路远,通讯手段受限,一直与我保持着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  我与樊平上一次见面是1994年。那时他在南宁师范学院任教。我们全家赴广西探亲经南宁,吃住全由樊平包了。这是在他家的合影。照片中两位女士,一是他妻子,一是他小姨,也都是我教过的学生。樊平说,他们一家有三人是我的学生,足见我与他们家情谊的深厚。</p> <p class="ql-block">  樊平1999年41岁时获得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第二年举家远渡重洋移居美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之间情深谊笃的篇章并未因远隔大洋而中断,而是继续谱写,他们夫妇对我的关心与问候如初。</p> <p class="ql-block">  这是樊平从美国发来的他们夫妇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樊平夫人曲珍玲堪称活到老、学到老的模范。她在工作、家务繁忙中,以超强毅力坚持刻苦研读,终获硕果 。2018 年3月,在她61岁时获明尼苏达州美国中医学院东方医学博士学位,她与樊平成为了一对令人称羡的博士夫妇。</p> <p class="ql-block">  樊平参加了妻子的博士证书颁发典礼。这是夫妻俩在颁发现场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佳音传来,我立即欣然命笔发去了长篇祝贺帖文《喜闻珍玲获博士学位有感》。文中有一段话赞誉:“一个在不惑之年获颁博士学位,另一个在花甲之年获颁博士学位,这真是一对在科学高峰的攀登上竟相吐艳、比翼双飞的传奇夫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年樊平发来的夫妇俩在美国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樊平告诉我,他现在美国加州硅谷最大的城市圣荷西市,任职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研发部门,职务是高级科学家,主要研究工作方向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医学临床诊断技术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综前所述,我与樊平是师生、也是朋友、亲人,更是知音,深厚情谊维系超半世纪。岁月悠悠,淡化不了师生厚谊;关山重重,阻不断访师深情。李白诗云:人生贵相知。我半世纪来最贴心的学生知音不辞万里来访,怎能不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11月15日15:00樊平乘机抵达赣州,下榻于明珠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我在樊平抵达的第一时间去酒店见到了他,时隔29年我们又重逢了。两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幸福,知心的叙旧话儿说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交谈中,樊平讲述了都高百年校庆盛况,赠送给我一本刊载有他撰写的《重温青春岁月》一文的校庆纪念文集。</p> <p class="ql-block">  我与老妻在赣州的一些学生热情参与了接待。这是最早来酒店看望客人,并全程参与陪同的学生赖佳祺与樊平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赖是我的关门弟子,也是自我丧偶后经常来照顾我生活的学生,现任赣州市厚德学校初中英语教师。赖早就听说了樊平与我半世纪的友情,仰慕学长的人品与成就,主动表示会安排好课程,陪同学长三天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教师生涯中一头一尾、一老一少两个最贴心的弟子知音终于谋面了,真令人欣慰。</p> <p class="ql-block">  一些学生主动承担了接送与陪同客人游览的任务。钟元强在客人抵达第一天就驾私家车接送客人,第二天继续驾车接送,并陪同游览。</p><p class="ql-block"> 钟元强是个热心肠,我老妻生前曾多次承他开车陪同去县里游览。老妻离世后,安葬事宜多承他帮忙。</p> <p class="ql-block">  15日晚 ,为樊平的接风宴在小财神客家菜酒店举行。</p> <p class="ql-block">  众多学生参与加了接风宴。有的还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贵客的敬重与欢迎。学妹吕娟为符合客人的口味,专门烹制了都安特色的白切鸡(这里饭店一般没有白切鸡);学妹周红英专门油炸了三大碗赣州点心——薯包米果供远客品尝。</p> <p class="ql-block">  接风宴上,我与樊平都很兴奋,频频为重逢举杯。其他学弟学妹也纷纷举杯送上祝贺与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  两个贴心学生知音为相逢相识干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老妻爱生如子帮助过的好学生曾永春,也是毕业后不忘师恩、来往最密切、探病最勤的学生,他一直把我老妻称为恩师和妈妈,给于晚年病重的老师以诸多帮助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这天恰逢老妻生日。宴席开始,曾永春提议在席者起立,把第一杯酒敬祭给逝去的老师,举杯后到门口将酒洒向地上,遥祭逝者。学生怀念老师的深情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9点,樊平在赖、钟俩人陪同下来到寒舍。我给他们介绍了悬挂在客厅的对联条幅。对联是我为五个孙子撰写的两首嵌名诗。书写者是我在广西任教时的同事、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潘鸿权。潘现任自治区书法协会主任 ,书法遒劲有力、行云流水,力透纸背,有很高的造诣。潘的墨宝使蓬荜生辉,也是我与潘友谊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对联的右联是我长子两个孩子的嵌名诗,藏头四字是名字与小名的琦、璐、腾、飞。左联是我次子三孩子的嵌名诗,藏头三字是名字的辰、朗、晔。</p> <p class="ql-block">  昨日樊平与我一见面听说恰逢师母生日,我去了扫墓,就提出要去扫墓祭奠。我说明墓园路远,天已近晚婉谢了。今日来寒舍,樊平在师母灵前上香作揖,表达了怀念与祭奠之情。</p> <p class="ql-block">  樊平在赣的游览,首先从参观文庙开始。</p><p class="ql-block"> 文庙位于赣州市厚往路东段,清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因县学又为祭孔之场所,故又称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校址。</p> <p class="ql-block">  通往文庙有座状元桥。据传踏上桥走进文庙祈愿就能考场高中,因而得名。桥两旁是两个泮池。</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文庙大成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观看文庙大成殿后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  在文庙前石狮旁的合影。背景是慈云塔,塔下现为厚德路小学。</p> <p class="ql-block">  赣州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898年,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校园环境十分优美。至今保存的光孝寺、夜话亭、廉泉、三潮井、阳明院等众多古遗址。现在是江西省重点中学。</p> <p class="ql-block">  夜话亭坐落赣一中校园內。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过虔州(今赣州),慕名造访当地名贤阳孝本,两人相处甚欢,游祥符宫,观廉泉并在此谈心至深夜和作诗。因此后人改廉泉亭为夜话亭。</p> <p class="ql-block">  廉泉在夜话亭旁。刘宋元嘉时,一夕霹雳,忽水涌出,时郡守以廉名,故名之为廉泉。</p><p class="ql-block"> 廉泉水质纯清,以往周边居民常年在此取水饮用,自有自来水后方停止。井中水面离地面仅半米左右,蹲在井边伸手即可触及水。学校安排大扫除时如恰逢自来水停水,学生都会提桶从井中取水。</p> <p class="ql-block">  光孝寺被誉为“赣南首刹”,民间有“先有赣州光孝寺,后有韶关南华寺”之说。 </p><p class="ql-block"> 这是赣一中负责校史馆的老师正在向樊平讲解光孝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三潮井每天三次涨潮,非常有规律,时辰一点都不差,天天不误。由此,三潮井,三潮井,人们就这样叫开了。</p> <p class="ql-block">  福寿沟修建于北宋时期,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并继续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自建有福寿沟以来,赣州不论洪水多泛滥,从未发生水淹城现象。赣州被誉为不淹的城市,福寿沟被称为城市排水的奇迹。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过福寿沟,许多备受水淹之苦的城市也组团来访取经。</p> <p class="ql-block">  正在福寿沟博物馆内陪同参观,讲解工程近千年来排水护城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福寿沟巧妙地设有水窗,既能将市区内污水排入江中,又可在江水暴涨时自动关闭,防止洪水倒灌淹城。博物馆内用实物与图示介绍了水窗的科学原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纪念刘彝功绩的雕像前留影,地上蜿蜒的沟线是福寿沟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魏家大院为赣州老城区现存最大的清代家族民居建筑群,赣南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汇聚客家建筑的精华。多角度、多形式展现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情景。现在,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福字由赣南客家推崇的三种动物以及田字共同组成。三种动物是蝙蝠、鹿和鹤,分别寓意福、禄和寿。而田是客家人勤于农耕谋生的根基。这福字图反映了客家人农耕劳作的勤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客家人节庆日子舞狮的套具。</p> <p class="ql-block">  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明代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p> <p class="ql-block">  灶儿巷保留了清代以来的房屋建筑和路面。鹅卵石路面就是古时赣州街巷路的样貌。巷内房屋大多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建筑范围。</p> <p class="ql-block">  董府是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民居,府內为三厅四天井结构。现辟为餐厅,供游客既可进餐,又可观赏古代民居风貌。</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会发现灶儿巷两头牌坊上题写街名的趣事:牌上有三种写法,巷西南牌坊上书写“灶儿巷”,而东北牌匾上一面书写“皂儿巷”,另一面的“灶”字为繁体字,写成了“竈儿巷”。三种书写法意在让人更深层次了解街巷文化内涵与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寿量寺,位于赣州市区中山路。五代后梁百胜年防御使卢光稠,因阖宫疾疫所困,请名医、占卜均无效果,于是请僧人道城,道诚圣手将其治愈,卢光为致谢捐赠东宅花园,并派人兴建成寿量寺。</p> <p class="ql-block">  在寿量寺大雄宝殿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寺内大榕树干上挂满了香客祈福的各式各样的红绸条带。可见该寺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建春门,位于老城区古城墙东北部。建春门名称是比照汉魏洛阳城东城门的名称而来的,寓意春天节气由东部季风携来。</p><p class="ql-block"> 赣州东河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已有8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古浮桥上留影多张。</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岸边留影,可显浮桥全貌。</p> <p class="ql-block">  骑楼,亦作排楼、牌楼。三种说法,“骑”字最是因为它是凌空的甬道,有如骑马之驾势。这些骑楼,均为商业店铺,上层可生活居住,下层可做买卖。</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20年代以来,赣州城区商店遍建骑楼。骑楼成为赣州街区的闻名遐迩的特色。文革后,骑楼被陆续拆除,仅保留少量。近年来为发展旅游,政府拨巨资重建。照片中的骑楼是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标准钟这一带解放初期是市中心,故在显要地段建筑了一栋西式钟楼。因四面有记时的大钟而被称为标准钟。标准钟一共六层,高20米,是当时赣州市的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十龙聚龟”雕塑的设计深入挖掘了赣州山水和历史文化。由于赣州古城的轮廓像一只大乌龟,所以雕塑的底部为一只象征赣州古城的青铜巨龟,上部的三条巨龙寓意章江、贡江、赣江三江汇聚古城,龟背上七条小龙象征上游七条支流。寓意着龙腾盛世、绵延流长,是赣州城标志性的城市雕塑。</p> <p class="ql-block">  木栈道是近年来沿着江边两岸修筑成的,已经修筑好的绵延有六七公里,成为市民休闲散步、观赏江景和跑步锻炼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黄金广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三江大酒店设了欢迎樊平来赣的欢迎宴。</p> <p class="ql-block">  欢迎宴由学妹陈华做东(照片右者)。她特别重情义、报师恩,对我俩老关怀和帮助颇多。最让家人感动的一幕是,她冒着疫情高峰的风险,参加了亡妻的出殡,并在火化时与我家人一起流泪行跪拜礼。</p><p class="ql-block"> 这次闻知樊平来赣访师,她热情参与,并慷慨资助。她操办了这桌盛宴,并邀请她的朋友李莉(照片居中者)协助招待客人。她品格高洁、处事得体,广获好评。</p> <p class="ql-block">  学弟夫妇向陈华敬酒,感谢她不辞辛劳盛情设宴,表示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做人处事!</p> <p class="ql-block">  席间,樊平与我聊了许久都高58班同学事。他说,这次来赣也是代表都安的同学,尤其是58班同学来探望老师,并转达了同学们希望我赴都安重聚的愿望。我感谢同学们的盛情与惦念,也很想有生之年再去一次都安,再看看都高,看看当年的同事们,看看教过的学生们。我俩都热切期待着。</p> <p class="ql-block">  参加欢迎宴的有四位赣州四中的老师,是我老妻生前关系密切的同事。我举杯向他们表达敬意与感谢。</p><p class="ql-block"> 几位老师说,50多年前教的学生万里访师,这是学生高尚品格和情操的体现,也是老师育人成功的硕果和价值!他们感叹,若是他们也有这么好的学生就太幸福了!</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两位老师与我同历史专业,有着较密切的交往。男老师夏若明,女老师廖莹。这是他们举杯欢迎远客,祝贺我们师生半世纪情缘。</p> <p class="ql-block">  我两个关门弟子的风采。学妹孙昕是我退休前教最后一届的学生,学弟赖佳祺是我退休后返聘教最后一届的学生。俩人都因接待远方学长而有幸相识了。</p> <p class="ql-block">  17日的游览活动与接送事宜,学妹陈玉珍、学弟赖化冰热情主动的承担了。两人都是老妻生前看重的学生,毕业后来往较多。陈在2021年3月与曾永春一起邀老妻去赣县赏樱花,这是老妻生前最后一次游览,留下了永远的珍贵纪念。陈为15日的接风宴定了餐,参加了陪同用餐。这天又与赖一起热情参与活动,体现了她待客的真诚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日游览从八境公园开始。</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八境公园大门对面我灵山庙黄氏老宅中。展开客厅正中悬挂的神龛画,可知黄氏家族的繁衍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在八境公园的鲤湾塘边细说公园开辟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福寿沟的水流进塘里,塘中有窗口排水到江中。</p> <p class="ql-block">  赣州东、西、北三面环水,从晋代开始在江边筑城墙,一是为了御敌,二是为了防洪。为了通行,各个方向的城墙都开辟有城门,以利城内外人员往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北门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穿过北门,就到了龟角尾公园。</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位于章江与贡江交汇地带的江畔。 赣州古城始建于晋代。现保存较完整的砖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城市防洪、城市建设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游览中,知识渊博的学弟让学长观察城墙砖上的铭文,并说明这佐证了城墙历史悠久,是宋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位于八境台下的龟角尾公园。坛上鼎高5米,直径4.1米,重达8吨,仿照西周时期大克鼎,采用青铜铸造。2005年鼎在南京铸成后,沿客家先民南迁路线运抵赣州,矗立在纪念坛上。铜鼎三足,寓意客家人的大本营立足于赣闽粤三省,即赣州、泉州、梅州。</p> <p class="ql-block">  樊平在仔细观察鼎的材质、工艺以及鼎上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  纪念坛石碑前的珍贵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八境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据史载,八境台建成后,郡守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遂命名为八境台。后世各地模仿,将当地旅游胜景归纳为八景,如燕山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八境台下讲解赣州有哪八景?介绍每景的位置及特点。</p> <p class="ql-block">  正在阅读悬挂于八境台一楼的苏东坡八境诗。</p> <p class="ql-block">  赣江由章江与贡江汇合而成。龟角尾公园就是两江汇合处。这里是观看两江汇合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两江汇合处建有合江亭。亭前留影别有意韵。</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波光粼粼、帆船穿梭的美丽江景。</p> <p class="ql-block">  走在古城墙上,感受赣州宋城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  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于2004年在赣州召开,赑屃驮碑上刻有大会铭记。</p> <p class="ql-block">  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5年2月离开赣南,7月辞去这一职务,前后长达6年之久,在赣南他主要有三处住所。此处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多平方米。现旧居内有蒋经国在赣南主要事迹陈列,蒋氏夫妇卧室,三个保姆及孩子的寝室。</p> <p class="ql-block">  在旧居内陪同参观。</p> <p class="ql-block">  右图中墙上悬挂的是蒋经国年轻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参观蒋经国当年的卧房。当时赣州富贵人家使用这样的床架。</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上客天下酒店吃粤式小吃。 </p><p class="ql-block"> 席间,樊平与我探讨了明春陪同我返都安事宜。</p> <p class="ql-block">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因此闻名天下。</p><p class="ql-block"> 如今郁孤台下已开发为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蒋经国旧居、四贤坊、军门楼、爱莲池、古城墙和郁孤台等众多历史人文古迹汇聚于此,成为赣州吸引游客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这天晚餐是樊平来赣的送别宴,安排在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內的客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这家餐厅点菜的方式不是填菜单,而是摆出菜样品,顾客看中哪个菜就抽出样品旁筒中的菜牌。菜牌抽取齐后交给服务员,就会按菜牌上菜。樊平和学弟学妹一起饶有兴致的点菜。</p> <p class="ql-block">  大家共同举杯祝贺樊平访师之行圆满,并祝明天返程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  学弟赖佳祺和学妹肖莉举杯再次向学长表达敬意!期待他再次光临赣州!</p> <p class="ql-block">    晚餐结束,大家陪同樊平共赏历史文化街区的夜景。街区夜色阑珊,华灯绽亮,色彩斑斓,迷人夜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夜游中的合影。 </p><p class="ql-block"> 我们陪同樊平登长台阶来到郁孤台前。可惜郁孤台夜间关闭了登台通道,无法登台俯瞰全城夜景。灯光又暗淡,无法摄影留念,为一憾事。</p> <p class="ql-block">  夜游中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陪同游览者皆为老妻的学生。右边第一人为吴冬华,是赣州人民医院的眼科主任医生。老伴生前患眼疾,一度失明。经吴多方治疗,视力恢复。真感谢吴的辛劳治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8日,是樊平结束来赣访师行程返回的日子。一大早,我就到了酒店与他话别。8:20学妹陈华驾车来送去黄金机场。陈华说,老师就别送了,我保证安全快捷将学长送到。我坚持要送,说:这么有情有义的学生,与他多呆几十分钟也是幸福享受啊!我还是坐上了车。</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与樊平抓紧说叙旧话题。我们真希望时光慢走些,车子慢开些,让我们多待会儿,知心话再多说些……</p><p class="ql-block"> 8:46车到了机场T2航站楼前,我们下车依依惜别。</p> <p class="ql-block">  结 尾 语</p><p class="ql-block"> 樊平归去了,但他那感人的铭师恩、重情义的真挚与美好留在了这里,他代表都安同学送来的问候和关心留在了这里,得到了人们的赞颂。</p><p class="ql-block"> 樊平万里访师之举,给我带来了欢笑,带来了信心。自老妻离世,我深陷哀伤中难以走出。有人赞曰:樊平万里访师,描绘出一份横跨两个国家跨越五十多年师生情的诗情画意;而众多学子的热情助力接待,使这份诗情画意更加绚丽夺目,闪亮感人!这诗画卷犹如一股强劲暖流,“春风吹绿江南岸”,让我那冰寒内心温暖了,复苏了,感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桑榆为霞尚满天!芩参诗曰:“人生大笑能几回?”这三天是老妻离世以来我最开心、最美好的三天。有知情者言,我在这三天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万里访师之举,在这里产生了榜样激励作用。虽然樊平与众人初见皆觉陌生,但三天下来真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效应。有学妹说:“学长从业卓有成就,待人感恩尽礼,半世纪了还跨洋访师,高风厚德、侠义热肠,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有当教师的学弟说:“万里访师启示我如何敬业,如何爱生。能培养出像学长这样的栋才与君子,才是育人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万里访师之举,架起了两地学子沟通的友谊桥梁。樊平与这里学弟学妹相处融洽、愉快,与一些人结识成新朋友。都安58班同学对访师活动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美红言:樊平把瑶山儿女的善良、纯朴、感恩之心带到了赣州;赣州的学弟学妹们以客家儿女的大方、热情、好客用心款待。英思言:名师出高徒!佩芳言:师生情谊如春风化雨,百花竞芬芳!德宁言:师生一场,不负遇见,愿美好永如初见。翠萍言:恩师情谊似海深,隔山隔水传佳音。两地学子远隔千里,皆未谋面,但已心意相通,共鸣点赞。相信今后两地学子的情谊必将得到增强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附 录</p><p class="ql-block"> 樊平返回美国后发来情深意长的感怀帖文,附录于后: </p><p class="ql-block"> 赣水悠悠,师生情长</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赣州之行感怀</p><p class="ql-block"> 我与高中班主任黄老师五十一年前的那次相识,仿佛是时光隧道里的一抹记忆。今年在赣州的再次相聚让这段往事在心中重新绽放。黄老师和他在赣州的学生们以热情的笑容和真挚的友谊将我融入他们的世界。大家相聚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片空间中静止。回忆起当年的点滴,心头涌动着对曾经岁月的怀念。黄老师的关怀和教诲,如今在岁月的深处变得更加珍贵。</p><p class="ql-block"> 在赣州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了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关心和友爱。我们回忆了高中的点点滴滴,感慨了时光的飞逝,祝福了彼此的幸福。我们也谈论了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展望了未来的计划和梦想,寄托了各自的希望和愿望,相约了再次相见。</p><p class="ql-block"> 在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引领下,我们漫步于赣州的古城区,犹如穿越时光与赣州千年的文明历程相遇。赣州各处的名胜如珍珠般点缀在这次相遇的美篇画卷上。历史名胜的深沉底蕴与师恩、友情交织在一起,使这段短暂的相聚更加难忘。这段美好的经历将成为我永远的珍藏!</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是我人生中的一位重要导师,也是我永远的朋友。我感谢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盛情款待,感谢赣州的热情好客。我希望有机会再次来到赣州,再次与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相聚,再次感受赣州的魅力和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