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今,儿童读物中存在“儿童不宜”的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警惕。孩子长大起来,能读的书多起来,与此同时,书中包含“不宜”内容的可能性也高起来。对于那些存在暴力、情色或其他低俗价值观问题的作品,把它们剔出孩子的阅读圈,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有些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可能只是尚不适合较低年龄的孩子阅读,或者作品的确有可挑剔之处,问题却又没有那么严重。本周,大一班家长朋友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共读的谨慎与技巧。</p> <p class="ql-block">家长朋友都感同身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收获:通过本次阅读,让我们了解到了如果发现不适合幼儿阅读的内容如何去解决的这一策略。</p><p class="ql-block">第一,故事是讲出来和写出来的,而非天生如此。</p><p class="ql-block">第二,故事是可以重新讲和重新写的,而非必定如此。</p><p class="ql-block">第三,故事是我们可以进行褒贬和评判的,而非唯一的榜样。</p><p class="ql-block">这三个观念的带入,对于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成熟、理性的阅读观,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p> <p class="ql-block">编辑者:大一班王煦尹家长</p><p class="ql-block">素材提供:大一班家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