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行系列美篇】</b></p> <h1><b>浙江衢州素有“南孔圣地,东南阙里”之称。阙里(音quē lǐ),为孔子居住的地方,应该指的就是曲阜孔府孔庙。孔子家庙“普天下唯二焉”,一在曲阜,一在衢州。中国北方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孔庙在兹无可厚非,后人为何将地处中国东南地区的衢州称为孔氏后裔的第二故乡,使得浩荡儒风流传至今?仅此典故,就值得到衢州一探究竟。</b></h1> <h1>癸卯深秋,跟随着学生们研学旅行的脚步,漫步在衢州街头。</h1> <h1>衢州的大街小巷,银杏树叶,一派鹅黄,十分养眼,特别是在书写着“国学文化”的府山街道新桥街。</h1> <h1><b>孔子文化公园</b></h1> <h1>这里的府山公园历史悠久,是历代府衙、府学、寺庙、园林建筑集聚之处,人文汇萃,钟灵毓秀,聚集了衢州的文化,自古便是文人骚客踏访之地。</h1> <h1>府山公园又称“孔子文化公园”,其北门正对着衢州孔子家庙。</h1> <h1>一座巨型的孔子塑像,屹立在公园边上。或许,在孔子文化公园里,可以找到衢州“东南阙里”的奥秘。</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府山公园的钟灵塔</h3> <h1>这是一座以孔子雕像为主的儒家文化公园。走进公园,到处可以见到儒家学派的石刻、碑文,就象走进了儒家博物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讲学石雕像</h3> <h1>高耸如云的钟灵塔下,一组孔子讲学石雕像,雕刻得栩栩如生。</h1> <h1>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从汉武帝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其思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h1> <h1>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一代圣人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庙堂,最初仅有草屋三间,这就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家庙。</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阜孔庙大成殿</h3> <h1>后世为了纪念孔圣人,在世界各地建起了2000多座孔庙。但是,能够被称为孔氏家庙的却只有两处,其中一处就建在孔子老家山东曲阜。后世帝王的不断加封,使得曲阜孔庙的规模不断扩大,以皇宫规格而成为了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刻的孔子语录</h3> <h1>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取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仓惶南渡,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这就是岳飞在《满江红》里泣血书写的“靖康耻,犹未雪”所描述的场景。</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学旅行到孔庙</h3> <h1>据史载,居住在山东曲阜孔庙的孔子第48代世孙衍圣公孔端友,不愿做亡国奴,于宋建炎二年(1128年)背负着孔子及亓(qi)官夫人的楷木像,率族人离开曲阜,随南宋皇帝赵构南迁。</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与其亓官夫人的楷木像</h5> <h1>这里的所谓“楷木像”,雕刻的是孔子老爷爷和亓官夫人老婆婆,这是我现在才知道的一段真实的历史。</h1> <h1>据说孔子去世后,他的三千弟子们在坟前结庐服丧三年才依依不舍,挥泪惜别。但子贡不忍离去,就在孔子墓旁筑茅屋,又守了三年。子贡采林地之楷木,精心雕刻了孔子和师母亓官氏坐像。这两尊楷木像均高不过2尺,孔子身着长袍大袖,手捧朝笏;亓官夫人长裙垂地,形象生动。孔子死后,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祭祀孔子之庙堂,孔子夫妇楷木像就供奉于此。后世在孔庙大成殿为孔子塑像时,参照的就是子贡刻的这尊孔子像。此后,孔子夫妇楷木像一直被历代孔子嫡长孙保存在曲阜祖庙,直到北宋灭亡。</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衢州水亭门之夜</h3> <h1>儒家大型沉浸式演出再次点燃“水亭门之夜”。在衢州水亭门演出的实景剧《东南阙里》中,形象地演绎了孔子后裔“第二故乡”和第二座孔氏家庙的来龙去脉,以及后来“东南阙里”和“南方圣地”的缘由。</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南阙里》实景剧</h3> <h1>《东南阙里》演绎的依然是,北宋末年宋都汴京陷入金兵之手后,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48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负“楷木像”率族人随高宗南下。</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南阙里》实景剧</h3> <h1>宋高宗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因孔端友跟随皇帝住跸(音zhù bì,专指皇帝外出小住)有功,高宗特赐居衢州,敕建孔氏家庙。</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南阙里》实景剧</h3> <h1>这位带领族人上前接旨的,就是孔子第四十八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孔端友仿曲阜规制重建孔府家庙于衢州城。由此而后,衢州便有了第二座孔府家庙。孔氏家族遂分为南北两宗,南宗嫡裔扎根于衢州,繁衍生息八百多年。</h1> <h1><b>孔氏南宗家庙</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由此走向了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h1> <h1>孔氏南宗家庙的庙门,为一座单体歇山顶建筑,在石须弥座的围墙衬托下,显得威严庄重。</h1> <h1>庙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字的"衢州孔氏家庙"额,字体苍劲有力。正门两边一对石狮,显示出圣地的尊严。</h1> <h1>庙前设有"金声"、"玉振"、"棂星"、"大成"四门。前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其中金声门,改为现在的观众入口。</h1> <h1>金声门进入是家塾所在,目前建有贵宾堂等建筑。</h1> <h1>贵宾堂内保存有南孔家庙的模型:建筑分为孔庙、孔府及后花园三部分。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以3条轴线布局。东轴线上有孔塾、崇圣门、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上有孔庙大门、大成门、甬道、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h1> <h1>往右手边的拱形门穿过就到了孔氏家庙的中轴线。</h1> <h1>最大的看点就是中轴线上的主殿大成殿。</h1> <h1>从大成门进入,可以上佾(音yì读“义”)台,那是祭祀孔子时歌舞的地方。</h1> <h1>紧接佾台的孔庙主殿大成殿,是庙内的最高建筑,高23米,长和宽各9米。大成殿为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代建筑,在殿内还悬挂着清代雍正皇帝亲笔提的“生民来有”的牌匾,殿阁雄伟,气势不凡。</h1> <h1>清康熙皇帝撰写的“万世师表”匾额,悬挂在大成正殿上方。殿内正中是孔子坐像,两旁侍立着其子(伯鱼)及其孙(子思)像,横梁上悬有十余块历代皇帝御书匾额。</h1> <h1>大殿两侧列有钟鼓。</h1> <h1>孔庙中轴线两侧还有圣泽楼、五支祠、六代公爵祠及思鲁阁等附属建筑。</h1> <h1>圣泽楼内存放皇帝和朝廷给于孔裔的文墨和赠品。</h1> <h1>六代公爵祠。祠祀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南孔的衍圣公。</h1> <h1>五支祠。内祀有孔氏五支之祖。更重要的,这里陈列着孔子第五十二世嫡孙、南宗末代衍圣公孔洙让爵的故事石碑。</h1> <h1>南宋与金的割据和对峙,导致中国的长期分裂,也使得孔子裔孙南北隔离。这种同时并存两个宗、两个衍圣公的分裂局面长达150多年之久。在元世祖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为了统一孔子世家,下诏“江南衍圣公入觐,命归曲阜袭封”。</h1> <h1>南宗衍圣公孔洙以衢州有家庙,有五代先祖的陵墓为由,请求朝廷让他率已经南迁在江南的众多族人,继续在衢州奉祀孔子等列祖列宗,并恳请皇上将衍圣公爵位赐予曲阜的族弟孔治。元世祖被孔洙让爵的品格打动,同意孔洙的请求,废除了南宗的正统地位。</h1> <h1>思鲁阁是一座曲阜孔庙没有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房,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室。那具稀世珍宝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就存放于此阁。阁内还竖有目前南孔最有价值的"镇庙之宝"——先圣遗像碑。</h1> <h1>先圣遗像碑正而刻有"先圣遗像",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名作,真迹由孔端友随驾南渡时从曲阜带来。碑上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16个大字。孔子像有真人高,衣冠佩剑,威而不猛,恭而安之,帮助后人直观地了解孔子的真实相貌。</h1> <h1>穿过狭窄的通道走向后花园。</h1> <h1>南府孔庙后花园面积最大的临池的“大中堂”,木结构建筑宽大精致,似为内宅所在。</h1> <h1>后花园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h1> <h1>得名于有朋自远方来的“有朋堂”。</h1> <h1>孔子亦食人间烟火,与麻雀共赏衢州秋景</h1> <h1>山月亭,红尾鱼,艳阳高照。</h1> <h1>古藤、深秋、赏心亭悦目</h1> <h1>衢州街头秋意浓</h1> <h1><b>衢州博物馆</b></h1> <h1>衢州市博物馆南接"烟霞栋宇"的府山公园,西邻史称"东南阙里"的孔氏南宗家庙。</h1> <h1>既有现代气势,又有传统建筑文化的风韵,是一座反映衢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h1> <h1>礼贤江山恐龙1977年发现于衢州江山市礼贤乡晚白垩纪地层中,长约20米,代表巨龙科一新属新种,是我国巨龙科化石的首次发现。</h1> <h1>衢州六千年展览是博物馆展品的主体部分。衢州,古称姑蔑,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h1> <h1>衢州上方镇发现的葱洞遗址,证明6000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活。</h1> <h1>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姑蔑作为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参与了吴越争霸之战。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国,徐偃王弃国南迁,辗转来衢州。南迁的姑蔑族占据了衢州地区。</h1> <h1>衢州历史上的最大的事件,依然是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瑞友率部分孔氏族人南渡,宋高宗赐家衢州。</h1> <h1>东南阙里,南孔圣地,还是博物馆最耀眼的那颗星。</h1> <h1>衢州、江山等地在唐代属婺州,均发现诸多瓷器窑遗址,故名婺州窑,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堪称千古风流。</h1> <h1>从绵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连绵不绝的衢江水运,从两宋时期的群星荟萃到明清之际的天涯墨客,让衢州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h1> <h1>博物馆“天地大棋盘”铜雕壁画,通高17.99、宽12.99米,左上角是围棋仙地——烂柯山风光,代表棋子文化;右下角是孔氏南宗家庙,代表孔子文化。整个画面既是一个棋盘,又是《论语》书页,体现了衢州文化深邃内涵。</h1><br> <h1>衢州博物馆亦是孔子文化传播宝地。</h1> <h1><b>中国儒学馆</b></h1> <h1>衢州中国儒学馆定位于儒学文化的体验中心、展示平台、传承推广中心和儒学典籍的收藏中心,其主体部分就是《东南阙里·儒风天下》。</h1> <h1>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1> <h1>中国儒学馆主题陈列的第一部分是“儒源·孔氏”。这里也有著名的孔子老爷爷和亓官夫人老婆婆的楷木像(可能是复制品)。</h1> <h1>儒学馆陈列第二部分是“儒脉·弘道”。儒学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两千多年来,它以其浩瀚的典籍构筑了中华学术的宏伟殿堂。</h1> <h1>儒学馆陈列第三部分是“儒学·教化”。</h1> <h1>儒学馆称: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人精神生活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但塑造了有“君子之风”的中国民众,也造就了大量能够“为生民立命”的政治精英,同时还培养了很多能够“为天地立心”的知识精英。</h1> <h1>儒学群英像:前排中间是先师孔子,两旁为孟子和荀子,以及朱熹和王阳明。后排有董仲舒、张载、程颐等儒家大咖。</h1> <h1>研学旅行的学生在做作业</h1> <h1>研学旅行的学生在做作业</h1> <h1>充分体现了儒学的教化功能</h1> <h1>学而优则仕?</h1> <h1>经世致用,知行合一</h1> <h1>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h1> <h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h1> <h1>衢州“铁面御史”赵抃:琴鹤清风</h1> <h1>三衢之会:朱熹、吕祖謙在衢州举行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会。</h1> <h1>儒学也要从娃娃抓起?</h1> <h1>东南阙里·儒风天下</h1> <h1>东南阙里·儒风天下</h1> <h1>结尾之处只白描,不作评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