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枇杷山书院愉快学习之旅

珊珊

<p class="ql-block">  11月11~12日的两个上午,先后参加了2次由重庆市文化遗产(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承办、由原重大建院教授、原住建部科技司司长李先逵老师主讲的“巴蜀传统场镇类型及活态保护”,以及由西南大学文化地理学院硕士易宇老师主讲的“地图里的重庆历史”等两个方面的专题报告会,ppt文图并茂,讲解生动,收获多多,但自己却久久没有总结完成作业。由于这两个讲座内容实在太多太丰富,若要写好消息报道,必须要复习一下两位主讲老师的内容,特别是李教授无私分享的2个ppt,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来。无奈整天瞎忙,断断续续的学习、抄录了一部分李老师的部分内容,其余知识点都没有再认真的复习一遍。今天上午整理完这两次讲座的小视频资料后,今天傍晚又终于登录美篇,想一如既往,简要完成美篇作业。</p><p class="ql-block"> 11月11日上午李老师的讲座分2个ppt、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名为“巴蜀传统场镇类型地域特色价值及保护”,重点介绍了巴蜀聚落选址原则(要塞、码头、风水)、场镇类型特征(廊坊、云梯、包山、骑楼、凉厅、寨堡、盘龙、水乡)、保护与传承(提升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再认识等等)等内容。而且每个方面,都有巴蜀甚至全国相关场镇的实例图、剖面图等资料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常常让人产生一点就通、茅塞顿开之感。比如去过多次的江津中山古镇(凉厅式)、永川松溉古镇(包山式)、合川涞滩古镇(寨堡式)、雅安上里古镇(水乡式)、乐山五通桥古镇(水乡式)等等,以前都属于“外行看热闹”那种,听后感觉原来老祖先们的营造智慧与技艺,真心是太伟大、太高超了,令人由衷佩服、肃然起敬。下篇名为:“留住乡愁 传统村镇活态保护十要”,从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讲授了何为乡愁、如何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具体措施与方法等等内容,可谓用心良苦、积极支招,对巴蜀大地的传统村落与文化建设等都充满了深情厚意,且有一定可操作性。报告结束后,我们就近午餐,然后从一厂边的小巷一直往江边走,去逛了长江边新修缮改造后的珊瑚公园。</p><p class="ql-block"> 而11月12日易宇老师的讲解则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用8张重庆老地图与新地图,以时间为序,讲解了重庆城在城建、交通、开埠、文化等等方面的前世今生、趣闻轶事、巨大变化等等,时时引来阵阵笑声与掌声。其中第一幅“渝城图”特别精彩,该图原件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作者(绘画者)叫艾仕元,原图尺寸为:248.5*124厘米。该图是一幅记录清末(十九世纪中后期)重庆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的老地图。图中重点标注了码头、商帮、寺庙、城门和衙署等信息,包括数以百计的挑夫、轿夫、纤夫、船工、衙役、200多艘大小船只,以及轿、马等实物,呈现了当时重庆经贸活动的繁荣景象。真的画得好看又精美,绝对高手,易老师对该图重点一一放大展示、解读,解释既有知识性,也特别有趣、好玩。专题报告会结束后,天下起了小到中雨,我们就近到枇杷山书院下的考古咖啡坐坐,吃点东西,参观一下考古咖啡馆内外的独特存设,包括用渝东南、渝东北、渝西、渝中主城四大版块文物古迹名称汉字装饰的咖啡馆立柱等内容,再午休一会,然后又冒雨步行至校友告诉我们的“秘道”,去枇杷山老街巷、民国雕堡、苏联驻华大使馆等老建筑类景点去重走、打卡一番,然后在雨中漫步经市三院(市人民医院)、市文化宫、大田湾体育场、跳伞塔、健康路、二厂文创公园等地步行回家,边走边拍,收获满满而归。最后,还是用我拍的讲座等照片(个别为下载群友拍的),来解读老师们的精彩讲解吧!</p> <p class="ql-block">重大教授、博导李先逵老师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专家领导李先逵 一堂讲座印象深</p><p class="ql-block">重大建院当教授 德勤能绩学优仕</p><p class="ql-block">住建部里兴科技 发现历史与名城</p><p class="ql-block">首届十大古镇里 重庆有三他功绩</p><p class="ql-block">古镇古街古文明 先生先见先探清</p><p class="ql-block">因山就势先人智 两江四岸新风情</p><p class="ql-block">中华何以五千年 江山代有栋梁人</p><p class="ql-block">老师结束有诗词 俺也夸夸李先生</p> <p class="ql-block">西大文化地理硕士易宇老师讲座</p>